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工业革命兴起的背景和条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中世纪晚期英国食品价格低廉,乡村毛纺织业异军突起,消费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有鉴于此,中世纪晚期英国率先告别糊口经济和解决了温饱问题,并将越来越多的支出用于纺织品、住房等其他消费甚至投资。这一变化的出现(       
A.体现了人文主义的广泛影响B.为英国的技术革新创造条件
C.进一步加大东西方贸易逆差D.得益于价格革命和商业革命
2 . 1739年,英国诺丁汉郡起码有4个地主在兴建煤矿场;18世纪40年代,兰开郡的新安煤矿区,大地产更是大最身手。在沃尔河畔的17个煤矿中,有11个属于大地产者1792年,贵族达特茅斯花费1250镑为企业主莫利建立起了厂房。这些现象说明英国(     
A.资本主义原始积累速度加快B.开始工业技术革新
C.经济结构出现了明显的变化D.出现了“价格革命”
3 . 英国经济史专家埃里克·罗尔曾说:“我们不能忘记《国富论》的作者就是《道德情操论》的作者。如果我们不了解后者的一些哲学知识,就不可能理解前者的经济思想。”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也指出,不读《国富论》不知道什么是“利己”,读了《道德情操论》才知道“利他”才是问心无愧的。上述评价主要反映出,《道德情操论》(     
A.主张富国裕民离不开市场B.反对政府过多干预经济
C.倡导发挥资本积累的功效D.注重道德对市场的约束
4 . 钱乘旦评价近代某一历史事件时指出:这种经济的转向使一些村庄湮没、社区解体,农民要么流落城市去寻找出路,要么无业可做。然而,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和财富,则伴随这声声哀鸣在英格兰社会贫富拉大间距的过程中,不可遏制地增长了,这一事件(     
A.体现殖民扩张的两面性B.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C.助推着工业时代的到来D.造成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对立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685年,英国对“所有印花棉布、印度亚麻及所有印度制造的丝绸制品”征收10%的税;1701年规定进口印花棉布非法;1721年法令禁止穿着用印度白布染成的印花棉布衣服,售卖印度棉布完全成为非法行为;1774年法令要求在英国销售的棉布须完全在本国纺织而成。这些做法(       
A.加快了印度社会殖民地化进程B.说明英国致力于推进自由贸易
C.意在以经济手段配合武力扩张D.促进了棉纺织部门的技术革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对于英国历史上的某一事件,在18世纪以前的请愿书里有如下描述:“羊和牛马在赶着上帝勤劳的子民”“自绅士成为畜牧业者后,贫穷的工匠从未快乐过”。该事件(     
A.巩固了乡绅在英国议会的地位B.迫使大量英国人参与海外殖民
C.客观上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条件D.使享乐奢靡之风得到广泛蔓延
7 . 受到14世纪的瘟疫、饥荒的影响,英国的人口在中世纪后期跌至了低谷。直到18世纪中叶,英国人口经历了长时间的缓慢增长,劳动力数量并不充裕,英国工人的工资相较欧洲大陆国家更高。这表明英国(     )
A.政治改革的局限性B.急需提高生产力水平
C.医疗卫生水平低下D.工人劳动强度极高
8 . 恩格斯曾说“英国人……侵占印度,目的是要从印度输入,谁也没有想到要向那里输出。但是这些纯粹由贸易利益促成的发现和侵略,终归还是对工业起了很大的反作用:只是由于向这些国家输出的需要,才创立和发展了大工业。”恩格斯旨在说明
A.殖民掠夺推动了工业革命B.技术革新导致东方对西方的依附加深
C.市场需求刺激了技术革新D.工业革命是一次较为完整的社会变革
9 . 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政治条件是:
A.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确立B.殖民掠夺积累了大量资本
C.大量生产技术和知识的积累D.同于国外市场的不断扩大
10 . 据载,在我国元代即出现了种水转大纺车并在一定地域内大量使用;四百年后的1769年在英国具有实用价值的阿克莱水力纺纱机才定型并得到推广。但前者在中国历史上只是昙花一现,而后者却开启了英国的大工业时代。这说明
A.元代科技水平领先世界B.经济结构影响生产进步
C.政治制度决定科技创新D.科技发展具有可传承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