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工业革命兴起的背景和条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钱乘旦评价近代某一历史事件时指出:这种经济的转向使一些村庄湮没、社区解体,农民要么流落城市去寻找出路,要么无业可做。然而,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和财富,则伴随这声声哀鸣在英格兰社会贫富拉大间距的过程中,不可遏制地增长了,这一事件(     
A.体现殖民扩张的两面性B.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C.助推着工业时代的到来D.造成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对立
2 . 14—16世纪,英国议会制订了11部禁奢法令。其中14世纪30年代和60年代的三部法令,详细规定了全国各阶层的饮食标准,以及各等级尤其是乡绅和城乡中产阶级的服饰消费标准,并禁止进口外国呢布,对15—16世纪的禁奢法令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些法令的实施(     
A.提高了新兴贵族社会地位B.受到了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C.限制了国内外市场的扩大D.助于促进资本的原始积累
2023-01-18更新 | 333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16世纪左右,机械物件成为欧洲对外关系的一个组成部分,欧洲国家给奥斯曼苏丹的礼品中有大量定制钟表,利玛窦在北京也利用地球仪等吸引士大夫的注意。这反映出(     
A.欧洲手工业生产已领先世界B.工业革命推动精密机械制造
C.技术促使欧洲占据发展先机D.欧洲利用航路进行商品倾销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1世纪欧洲城市开始兴起后,其本质发生着从封建附庸向封建对立物的转变。中世纪城市也成为孕育欧洲文明新因素的摇篮。中世纪城市培育和发展了新的政治文明因素,如共同体观念和自治意识、自由和平等观念、民主和法治精神,孕育了市民阶级这一新的社会力量,并预构了近代国家的政治形式。在经济上,中世纪城市培育了新的经济理念,孕育出现代会计制度、现代金融制度和现代公司制度,尤其是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促使欧洲文明在16世纪凝聚成型。

——刘景华《中世纪城市与欧洲文明成型》

材料二   15-16世纪以英国和荷兰为代表的西欧国家开始社会转型,并于19世纪中叶以后依次完成了工业化,缘由是多方面的,主要是西欧在这二、三百年的转型时期,逐步形成与发展了三个社会机制,即社会财富积累机制、产品与要素市场的流通机制、经济活动的法律保障机制。流通机制的形成取决于剩余产品的增加和社会财富的有效积累,社会对富的有效积累又依赖于法律保障机制,而以潜在的个人权利为核心的主体权利观念的形成及实践则是法律保障机制的基础和前提。

——摘编自侯建新《社会转型时期的西欧与中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世纪城市成为“孕育欧洲文明新因素的摇篮”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英国是如何通过“三个社会机制”完成向工业文明社会转型的。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如表是学者统计的17-18世纪英国东印度公司进口的部分亚洲货物价值占比。据表可知,该时期
进口货物占总货物的价值比(%)
1664—16701731—1740年
胡椒20.14.3
茶叶0.029.26
咖啡0.635.35
棉纺织品62.5965.35
A.生产方式决定进口货物价值占比B.英国确立海上贸易的霸主地位
C.殖民扩张推动了消费结构的变化D.工业革命促进东西方贸易增长
2022-06-22更新 | 2594次组卷 | 58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树人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第五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16世纪,包含圈地运动在内的农业革命不断发展。农村采用新的耕作方式和资本主义经营方式,提高了产量。18世纪,农业资本家获得大量财富,需要的农业劳动力日益减少、由此可见,农业革命
A.推动了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B.是工业革命产生的驱动力
C.改变国家传统社会产业结构D.导致了农村人口大量减少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8000年到公元前3500年,世界各地区人民各自独立地发明了农业,人类从攫取性经济转变为生产性经济。在农业生产中,人们开始对日月星辰的活动、气候现象进行观察,积累生产经验。周期性劳动要求人们较长时间居住在一个地方,以便播种、管理和收获。从事农耕和畜牧后,人类第一次有可能生产出超过维持劳动力所需的食物并存储它。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古代史编》

材料二   14世纪末以来,英国的农奴制度走向解体,实物地租逐渐向货币地租转化。15世纪末,圈地运动大规模开展起来,大批农民从土地上被赶走,被迫出卖劳动力。17世纪,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投资农业,推行新的经营方式。18~19世纪,播种机、收割机、打谷机相继发明,英国的农业革新随即完成。

——摘编自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

材料三   20世纪60年代,中国开始对非洲进行农业援助,帮助非洲建设了许多大型农场、水利工程等项目。90年代以来,大批中国农业学者前往非洲,他们研发了适合非洲自然条件的粮食生产技术。马达加斯加种植了中国专家培育出的3种适合当地土壤气候的高产杂交水稻后,产量达到10.8吨/公顷,远高于当地一般3吨/公顷的产量。

——摘编自郑青亭《授人以渔,中国杂交水稻助力非洲国家实现粮食安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农业发明对人类早期文明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14~19世纪英国农业革新的主要表现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简要指出我国对非洲农业援助的特点和意义。
8 . 艺术来源于生活,英国作家笛福创作的小说《鲁滨逊漂流记》于1719年出版,塑造了一个时代的精神,其中许多情节反映了世界近代早期的重大历史现象。下列选项给出的情节,小说中不可能存在的是(     
A.打算从利物浦出发去非洲贩卖黑奴
B.航海来到巴西宣布“圈地”开办种植园
C.荒岛期间仍惜时如金,严格计算和安排生活物资
D.在英国某纺织工场看到用飞梭在辅助纺纱
2022-03-16更新 | 181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第七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2021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名校
9 . 下表是1775年世界部分地区劳动者日均工资状况,据表可知,这一状况
地点日均工资(单位:白银克)
德里(印度)1.7
北京3.9
维也纳(奥地利)3.7
佛罗伦萨(意大利)3.7
英国12
A.展现世界工业化水平存在差异B.推动英国进行技术革新
C.导致西方国家殖民扩张的高涨D.使东方最终从属于西方
10 . 传统观点认为,英国成为工业革命发源地,是因为英国最早具备了技术、市场等经济条件;后来有研究者认为,其主要原因是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又有学者提出,煤铁资源丰富、易于开采等自然条件是其重要因素。据此可知,关于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认识
A.只能有一种正确合理的观点B.随着研究视角拓展而趋于全面
C.缺少对欧洲其他国家的观察D.后期学者研究比传统观点可信
2018-06-09更新 | 13453次组卷 | 18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嵩阳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