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工业革命的进程及其发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蒸汽动力在希腊化时代的埃及已为人们所知道,却仅被用于开关庙宇的大门。不过,在英国,为了从矿井里抽水和转动新机械的机轮,急需有一种新的动力。这种需要引起了一系列发明和改进……

——摘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蒸汽机能够提供巨大的动力,资本家可以用一台蒸汽机推动许多台机器,雇用更多的工人,组织大规模的工业生产,工厂制度兴起,工业城市也开始逐渐形成。

——摘自人教版《历史》必修二

(1)工业革命时期,对蒸汽机的改良作出突出贡献的人是谁?他是哪一国人?
(2)材料一所述的以蒸汽为动力的“一系列发明和改进”中,有哪些新的交通工具?(请举两例)。
(3)综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指出蒸汽机的广泛使用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
(4)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科技发展的认识。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工业革命时期,英国禁止技术外流,以维持其工业国家的主导地位。此时,英国全面领先,成为美国的效仿对象,(美国)各州纷纷亮出政策,吸引人才,引进技术。出生于英国的美国“工业革命之父”塞缪尔·斯莱特就是在人才政策吸引下来到美国的。除了拿出吸引技术人才的政策,美国政府还设立鼓励出售技术秘密的专项奖金,并派出间谍,窃取英国的机器图纸和技术。作为后起追赶国家,美国采取了很多手段来获得工业技术,或自己创新,或投资购买,或人才引进,从而突破了英国的技术封锁。

——摘编自韩毅《美国工业近代化的历史进程》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西方国家对我国进行技术封锁,在苏联的帮助和我国自力更生与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相辅相成的情况下,从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初,中国成功地实现了航空、核能、火箭、电子、自动化等现代科技的启动。然而,在国防尖端技术上,苏联的援助并不可靠。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中国共产党坚持不以牺牲主权为代价而妥协,继续发扬革命战争年代的大无畏精神,带领广大干部与科技工作者千方百计地继续研发和探索先进的科学技术。正是由于在引进技术的同时注意消化吸收,新中国才有了自主创新的能力与底气。

——摘编自董志凯《自力更生方针与引进消化吸收创新一新中国科技发展回顾(1949~1978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美国突破英国技术封锁的措施及其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突破外部技术封锁的背景和意义。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美国政府通过贷款、土地赠予等“私人投资,政府援助”的形式,大力推动近代铁路的兴修。1830年美国建成本国第一条近代意义上的铁路,到1840年美国的铁路通车里程已达到2820英里,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南北内战结束后,1869年联合太平洋铁路和中央太平洋铁路在犹他州的普罗蒙特利接轨,成为第一条横贯北美大陆的铁路线。随着美国领土的扩张和西部大开发,西部又先后于1868~1873年、1879~1883年、1886~1891年掀起了三次铁路建设高潮,相继完成了圣菲、南太平洋和北太平洋铁路,到1893年大北铁路建成通车,标志横贯北美大陆铁路线修筑过程的终结,美国全国统一的铁路网逐渐形成。1888年铁路建设达到156080英里。

——摘编于(美)福克纳著《美国经济史(下卷)》

材料二 1876-1949年中国铁路修建情况统计

时期里程(公里)投资主体和方式
1876-1912年91001800清政府拨款、赎回、商办
7300列强贷款直接投资
1912-1927年4000北洋军阀政府利用列强贷款
1928-1937年3700中外合办(官僚资本和西方垄断资本)
1928-1931年900省商合营
1937-1945年1900国民政府采用征用民工、拆用旧轨和滥发货币的办法
1931-1945年5700日本利用掠夺中国的财富和中国劳工修建
900
1976-1949年建成铁路26200公里,期间拆毁3600公里,至1949年大陆剩余铁路仅22600公里

——摘编于金士宣、徐文述编著《中国铁路发展史(1876—1949)》


(1)根据材料一,概括19世纪美国铁路建设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后半期美国铁路迅速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旧中国铁路事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铁路事业发展带来的影响。
4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所谓工业革命,其中包括六个相互关联的大变化和发展,即机器制造为的发展、铸铁业的革命、纺织机械的运用,化学工业的创造、煤炭工业的发达和交通手段的进步。

——【英】诺拉斯《英国产业革命史论》

材料二:1992年初,邓小平南巡时曾明确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如识,回答材料中所说的是哪一次工业革命?并举出此次工业革命中交通运输方面的发明。此次工业革命把人类带入什么时代?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最根本的转变是什么?
(3)在俄国十月革命后实行的新经济政策也试图通过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它的实施起到了哪些积极作用?
2019-07-11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三亚华侨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模拟合格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工业革命引发人类社会出现诸多变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除了工具的改造、机器的出现、人造动力的运用之外,工业革命还引发了许多新技术,形成技术革命的第一次高潮……工业革命还包括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这同样也提高了生产力,并且更深刻地影响着社会变革。众所周知,机器的使用是有局限性的,并非任何行业都可以使用机器……当纺织、制钉、刀具这些行业早早实行机械化时,多数行业却仍然保持手工操作,无法使用机械。但工业革命仍然把这些行业改造过来了,办法就是工厂化。

——摘编自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材料二   19世纪前半期,与工业革命伴生的贫民窟、矿井和工厂中的悲惨景象激发了另一种倡导变革的意识形态——空想社会主义,这很大程度上是一些政治理论家或知识分子的产物,他们希望将平等引入社会条件之中,并坚信人类之间的合作要比竞争更为重要。他们反对私有产权和早期工业资本主义的竞争精神。他们认为,通过取缔这些东西,创建一些新的社会组织体系,人类将能够获得一种更好的环境。

——摘编自(美)斯皮瓦格尔《世界文明简史》


(1)列举工业革命中“人造动力”运用的范例,指出生产组织形式发生的变化,并根据材料一概括这一变化带来的主要影响。
(2)根据材料二,提炼空想社会主义的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空想社会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