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工厂的出现与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劳作方式变革、生产技术进步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代田庄一般以农业为主,兼营林、牧、渔各业,还从事某些手工业或进行商业和高利贷活动,生产和生活资料能自给自足,田庄以宗族为核心聚族而居,宗族、宾客、徒附、部曲、奴婢,在庄因里所处地位不同,对庄园主有极强的依附性,有严格的长幼尊卑之序,为了守卫田庄,设立玛壁,组织部曲私共。西欧中世纪庄因的起源要追溯到罗马帝国时期,是农业生产的最基本的组织形式。

——摘编自张竹云《汉代田庄与西欧庄园比较研究》

材料二   一种新型的工业组织形式就出现了,它的本质不在于使用机器,而是创造了一种新的工作场所,在这里,工人们听从机器指挥,随机器的转动有节奏地劳动。在工业革命中,“工厂化”是一个重大的变化,没有工厂化,工业革命就不会那么彻底。

——摘编自钱乘旦《英国通史》

材料三   自强运动推行者亲眼目睹西洋坚船利炮之精良,建立翻译馆、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发展军工企业,开办轻工业,成立水师,由于过度专注船炮,对西方政治制度和文化相对漠视,自强的努力仅仅触及了现代化的表皮,而没有获得工业化的突破,在甲午战争中的败绩,更是确凿无疑地证实了自强运动的失败。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汉代田庄的特点,并结合所学,分析中世纪西欧庄园的性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写出近代工厂的开端,分析“工厂化”对工业革命的积极影响。
(3)根据材料三概括自强运动的目标,并结合所学,列举近代航运业的相关史实,实证自强运动触及了“现代化表皮”,运用唯物史观的观点,分析自强运动“失败”的原因。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769年阿克莱特发明了水力纺纱机,1771年创办了第一个棉纺厂,到1779年,该厂已雇佣了三百名工人。阿克莱特发明的水力纺纱机以水力作动力……可以同时纺织多个线头,纺出的纱坚韧结实,是英国工业革命初期的标志性发明。不仅如此,他还是一个应用高效管理原则的先驱,他将棉纺织业持续生产的各个工序集中于一个工厂,在工厂中实行了12小时的工作时间(当时一般是14小时),并制定了严格的规章制度,在大型生产的人力、资金、材料和机器的组织、协调和计划方面,显示出了出色的才能。

——(英)帕特·赫德森《当前西方视野下关于工业化的争论》

材料二   这是最好的时候,这是最坏的时候;这是智慧的年代,这是愚蠢的年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人们前面应有尽有,人们前面一无所有;人们正在直登天堂之路,人们正在直下地狱……

——(英)狄更斯《双城记》


(1)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工厂制度的主要特征。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工业革命后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
3 . 著名历史学家钱乘旦在其著作中写道:“韦奇伍德在制陶厂中首创计时系统……早晨5:45打铃起床,准备上班;8:30打铃吃早餐;9:00打铃上班;如此循环,直到天黑看不见干活才打铃下班。为监督工人守时,韦奇伍德还专门雇佣一名监工……对于那些超过预定时间的迟到者则予以提醒,如果屡次迟到并累计一定次数,将停发工资。”材料从本质上反映出
A.工厂主制定并实施严厉的规章制度
B.工业革命促使工厂制度的建立
C.工厂制度带来生产组织和管理形式的巨变
D.工厂规范化和制度化管理促进生产效率的提高
2021-02-06更新 | 1742次组卷 | 30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第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近代欧洲曾经有辉煌的历史,第一次世界大战导致欧洲国际地位一落千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佛罗伦萨是极为著名的世界艺术之都,欧洲文化中心,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发祥地,歌剧的诞生地,举世闻名的文化旅游胜地。市区仍保持古罗马时期的格局,多中世纪建筑艺术。……全市有40多个博物馆和美术馆,乌菲齐美术馆和皮提美术馆举世闻名,世界第一所美术学院、世界美术最高学府佛罗伦萨美术学院蜚声世界,意大利绘画精华荟萃于此。

——百度百科

材料二   新英格兰的这种纺织厂直接为市场生产,突破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模式;企业组织上也改变了家庭手工作坊的模式,传统的学徒制度逐渐消失;管理上采用全日制机器生产,有严格的作息时间,改变了手工作坊的季节性、随意性的特点;新技术和廉价劳动力的结合,大大提高了工厂主的生产效率。

——引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二战后德国置身于一体化的欧洲,走和平崛起道路,减少邻国对纳粹德国“东山再起”的疑惧。通过历届政府的不懈努力,有力地推动着德国与东方国家的和解进程,使德国顺利加入联合国而融入国际大家庭。                    

——摘编自梅兆荣《德国如何反省二战侵略历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从文化与经济角度概括14-16世纪佛罗伦萨的历史地位,从“皮提宫美术馆”的藏品角度,举例说明“意大利绘画精华荟萃于此”(作者和作品对应,且一个作者只能对应一幅作品)。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新英格兰的这种纺织厂”诞生的时空,并概括其特点。
(3)二战后德国置身于一体化的欧洲,走和平崛起道路,对欧洲和世界影响深远。结合所学,简述德国“置身于欧洲一体化”的进程。
2021-01-02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北仑中学2021届高三12月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是题为《工业革命的工厂》的画作,下面对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描述,不正确是
A.粗放式的工厂制B.环境污染的显现
C.仍有手工的劳作D.奴隶身份的卑微
2020-10-13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建人高复校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考试历史试题
6 . 曼彻斯特工业化
曼彻斯特是工业革命期间英国的纺织中心,是仅次于伦敦的英国第二大城市。

材料一   除非你已经到过制造业城镇,看到曼彻斯特的工人,否则你无法理解他们躯体的痛苦和道德的沦落。大多数工人缺乏衣服、床、家具、燃料,以及健康的食物,甚至是土豆。他们要在小房间中工作12小时,呼吸着污浊的空气。他们大都体弱多病,眼睛无神。

——整理自1842年崔斯坦(法国社会学家,妇女权利倡导者)发表的文章

材料二   我们要竭尽自由人的义务,应当享受自由人的权利。我们要求普遍选举。为了避免富者利诱、有权有势者威胁等弊端,应当实行秘密投票……我们要求国会每年改选……普遍选举必能、也唯有它才能给国家带来真正的持久的和平,我们坚信它会带来繁荣。

——1843年英国《全国请愿书》


(注:1840年,代表工人利益的宪章派在曼彻斯特召开大会,宣告成立全国宪章协会,并酝酿向议会递交请愿书。)

材料三   在过去的25年里,工厂劳动者的生活状况已经大有改善。1844年通过了每天10小时制的《劳动工时法》,过度的劳动时间已经减少到每天10个小时,工资的提高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机器的生产效率提高,以及工作环境的改善。一间新的棉纺织厂,具有一流的生活环境,那里提供公共活动的场所,以及浴室和公共图书馆。这里,已经没有过去那么多不满的声音。疾病和死亡率,已经减少到几乎令人难以置信的地步。

——整理自1868年威廉·亚历山大·艾布拉姆(记者和史学家)发表的文章回答问题:


(1)上述材料对于理解曼彻斯特工业化具有怎样的价值?
(2)根据材料,概括曼彻斯特工业化进程的变化。
(3)根据材料,导致曼彻斯特工业化进程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全球通史》写道:“工业革命不能仅仅归因于一小群发明者的天才。……更重要的是18世纪后期起作用的种种有利的力量的结合。”这里的“种种有利的力量”不包括
A.海外殖民扩张和掠夺
B.英国圈地运动的进行
C.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
D.资本主义大工厂诞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