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工厂的出现与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19世纪中叶英国基本完成工业革命的标志是
A.现代政治制度建立B.现代工业体系建成
C.现代工厂制度建立D.殖民体系建立
2 . 英国工人队伍的变化

材料一   到1700年左右,英国发达的手工业和手工工场制度,培养了一批训练有素、经验丰富的工人。随着工业革命时代的到来,这些工人在新技术和机械化生产的竞争中失败,沦为工业化时代的首批工人;而落后的手工工场最终被新兴的工业工厂所取代,一些传统的手工工场主为了谋生,只能沦为一般的工人。19世纪初,随着人口的自然增长和农业机械化的逐步普及,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只能往城市和工业区转移。

材料二   从18世纪初开始,英国政府颁布了多个劳工法令,以保障劳工的合法利益,稳定生产秩序。19世纪末,英国开始实行事故保险。20世纪初,英国大力发展社会保险制度和保健事业。此外,英国政府每年设立专款用于提高有突出贡献的人才的待遇,并提供场地、生活保障和亲属关怀等方面的配套服务。无数法国、荷兰、普鲁士等国的熟巧工匠纷纷涌入英国,形成了蔚为一时的人才环境。

——以上译编自《D.G.Richardson,The Labour Supply in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p.218


问题
(1)依据材料,指出英国工人阶级的主要来源。
(2)依据材料和所学,比较“工场”和“工厂”的异同?
(3)结合材料和所学,你如何看待英国工人队伍的变化?
2020-01-17更新 | 12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三1月一模历史试题
3 . “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烟囱多于教堂尖顶的图景。”这一现象出现是由于
A.城市复兴B.新航路开辟C.工业革命D.商业的繁荣
4 . 工业革命

材料1:英国工业革命被誉为“被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烟囱多于教堂尖顶的图景。它在不过三代人的时间里,改变了整个英格兰的面貌:从家庭手工业过渡到大工厂生产,从手工劳动过渡到机器劳动,从乡村社会过渡到都市社会,从经验社会向科学技术社会过渡。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2:从这污秽的阴沟里泛出了人类最伟大的工业溪流,肥沃了整个世界;从这肮脏的下水道中流出了纯正的金子。人性在这里获得了最为充分的发展,也达到了最为野蛮的状态;文明在这儿创造了奇迹,而文明人在这儿却几乎变成了野蛮人。

——1835年托克维尔论曼彻斯特

材料3:……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古老的民族工业被消灭了,并且每天都还在被消灭。……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的仇外心理的重炮。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迫使它们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谓文明,即变成资产者。一句话,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资产阶级使农村屈服于城市的统治。它创立了巨大的城市,使城市人口比农村人口大大增加起来,因而使很大一部分居民脱离了农村生活的愚昧状态……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共产党宣言》


回答问题
(1)简述英国“从手工劳动过渡到机器劳动”过程中的主要发明创新。
(2)你是否认同托克维尔(工业革命使)“文明人……却几乎变成了野蛮人”的观点?简述理由。
(3)你认可(工业革命)使“东方从属于西方”的观点么?简述理由。
(4)有关工业革命的影响,你怎么看?
2019-11-06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静安区2016年高三4月教学质量检测(二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由此,一种新型的工业组织形式出现了,它的本质不在于使用机器,而是创造了一种新的工作场所。在这里,工人们听从机器指挥,随机器的转动有节奏地劳动。这种现象诞生于
A.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期
B.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
C.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D.二战后科技革命时期
6 . 中西瓷器

16世纪开始欧洲大量购买中国瓷器,中国拥有世界瓷器市场的全部分额。这一时期中国出现了纹章、广彩等众多的外销瓷品种,不断提高的釉上彩技术为生产具有欧洲装饰风格的瓷器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能性,其间,欧洲人不断模仿中国瓷器,但质地相差甚远,直到18世纪初,欧洲陶瓷才真正诞生。

18世纪中期,欧洲各国相继建立皇家瓷器厂,德国麦森的硬质彩绘瓷、法国的软质彩绘瓷、英国的骨质瓷大放异彩,它们更加符合欧洲人审美情趣,胎薄、光泽度等也直追中国瓷。1769年,英国建立了欧洲第一条瓷器生产线,规定此线必须贯彻工厂制度并全面实行劳动分工。到18世纪后期,各国纷纷提高华瓷进口税,同时欧洲瓷还出口到美洲、中东地区。仍处于手工作坊阶段的中国制瓷业,逐渐丧失了技术垄断优势,出口主要对象由欧洲转为美洲,到19世纪初,几乎只剩下东南亚地区了。

19世纪中叶以后,欧洲开始向中国大量出口瓷器。欧洲瓷只付税5%就可销售,到19世纪末国内开始出现欧洲人开办的瓷器工厂,其产品成本低、售价低。当时有人谈到洋瓷时慨叹道“夺我外洋之销路犹以为未足,进而夺我国之销路矣”,中国制瓷业就此衰落。


依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叙述中国和欧洲在瓷器贸易中地位的变化及其原因,从中你有何启示?
2019-08-23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年上海市崇明县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期末)
7 . 下图反映的历史现象最有可能发生在

《童工阿姆斯特朗的生活与冒险》(1840年)
A.手工工场时期
B.现代工厂时期
C.垄断组织时期
D.网络经济时期
2019-05-03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区级联考】上海市松江区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等级考质量监控高三(二模)历史试卷
8 . 曼彻斯特工业化
曼彻斯特是工业革命期间英国的纺织中心,是仅次于伦敦的英国第二大城市。

材料一   除非你已经到过制造业城镇,看到曼彻斯特的工人,否则你无法理解他们躯体的痛苦和道德的沦落。大多数工人缺乏衣服、床、家具、燃料,以及健康的食物,甚至是土豆。他们要在小房间中工作12小时,呼吸着污浊的空气。他们大都体弱多病,眼睛无神。

——整理自1842年崔斯坦(法国社会学家,妇女权利倡导者)发表的文章

材料二   我们要竭尽自由人的义务,应当享受自由人的权利。我们要求普遍选举。为了避免富者利诱、有权有势者威胁等弊端,应当实行秘密投票……我们要求国会每年改选……普遍选举必能、也唯有它才能给国家带来真正的持久的和平,我们坚信它会带来繁荣。

——1843年英国《全国请愿书》


(注:1840年,代表工人利益的宪章派在曼彻斯特召开大会,宣告成立全国宪章协会,并酝酿向议会递交请愿书。)

材料三   在过去的25年里,工厂劳动者的生活状况已经大有改善。1844年通过了每天10小时制的《劳动工时法》,过度的劳动时间已经减少到每天10个小时,工资的提高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机器的生产效率提高,以及工作环境的改善。一间新的棉纺织厂,具有一流的生活环境,那里提供公共活动的场所,以及浴室和公共图书馆。这里,已经没有过去那么多不满的声音。疾病和死亡率,已经减少到几乎令人难以置信的地步。

——整理自1868年威廉·亚历山大·艾布拉姆(记者和史学家)发表的文章回答问题:


(1)上述材料对于理解曼彻斯特工业化具有怎样的价值?
(2)根据材料,概括曼彻斯特工业化进程的变化。
(3)根据材料,导致曼彻斯特工业化进程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9 . 主张由市场这一“看不见的手”来调节私人经济,国家充当“守夜人”角色的经济学家是
A.亚当•斯密
B.马克思
C.凯恩斯
D.傅里叶
10 . 英国工业革命后最普遍的生产组织形式是
A.行会
B.手工工场
C.垄断公司
D.工厂制度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