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7 道试题
1 . 19世纪末20世纪初,托拉斯在美国一些工业部门的生产中所占比重是:纺织工业为50%, 玻璃制造业为54%,棉布印染业为60%,酿酒业为72%,金属工业(不包括钢铁)为77%,化学工业为81%,钢铁工业为84%。这说明美国(     
A.钢铁工业竞争最为激烈B.许多行业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
C.纺织工业规模保持稳定D.托拉斯是垄断组织的唯一形式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历史可以帮助我们变得更加明智,它还可以告诉我们采取某些行动可能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但是历史中没有明确的蓝图可以帮助我们按照自己的意愿塑造未来。每一个历史事件都是由各种因素、人物或年代共同发力的特殊产物。然而,通过回顾过去,我们可以得到一些有用的教训,来指导我们如何继续前进,同时也能得到一些警告,来了解究竟哪些事可能发生,哪些事不可能发生。我们必须谨记,应当尽可能地放宽回顾历史的眼界,如果只是一味寻找那些能够支持我们做出决定的历史经验,我们将会遇到麻烦。

——摘编自【加】玛格丽特·麦克米伦《历史的运用与滥用》


根据材料并结合世界现代史的史实,围绕“历史事件的产生与教训”自拟一个论题,并进行简要阐释。(要求:论题正确,持论有据,逻辑清晰)
3 . 下表所示为德国学者库软斯基整理的1870年、191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的占比情况(单位:%)。这些数据最能说明当时

年份

英国

美国

德国

法国

俄国

1870

22

8

13*

10

-

1913

15

11

13

8

4

注:为1872年数据。
A.世界殖民霸主的转移B.欧美工业革命的完成
C.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D.贸易格局变化的趋向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19世纪的两次世界性工业革命,是15世纪地理大发现以后的空前的人类历史大变革。它把亚非拉和欧美、大洋洲紧密地联系在一起。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历史才具有真正的世界性、全球性。垄断组织的产生,推动着资本主义列强加紧殖民扩张,争夺原料产地、商品销售市场和输出资本势力范围的竞争异常激烈,这就把更多的亚非拉国家卷入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从整个发展来看,19世纪是一个又一个亚非拉国家变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社会的历史,同时又是亚非拉国家民族民主运动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历史。资本帝国主义借助现代化的大工业及其产物的交通工具和通信技术,借助军事优势,把世界变成由它统治和控制的整体。资本帝国主义在这个过程中,成为最早促进亚非拉某些国家走向现代化的力量。

——摘编自彭树智、黄倩云《精粹世界史:第三世界的历史进程》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提出你的观点,并进行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成文。)
2022-06-24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九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51年至1850年,英国取得了129项重大科学成就,占世界72%左右。在此期间,英国重视对专利的保护,科技进步与工业发展得以相互结合。随着第二次技术革命的兴起,由于英国轻视科学技术的创造发明特别是轻视科技成果的及时推广应用,尽管英国在电磁学领域拥有开创性的伟大科学成就,但却错失良机,英国逐步丧失“世界科技创新中心”地位。二战后,英国在新兴的高科技企业中培养的工程师和科学家仍然很少,国内政治力量对发展科技的预算存在很大分歧。保守党政府时期,每在研究与开发方面花1美元,联邦德国就花了3美元,美国花8美元。由于科技研究与开发工作与工业部门的需要严重脱节,大规模的科研得不到工业部门的大力资助。英国实现科技复兴的远期前景更加暗淡。

——摘编自(英)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材料二   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科技改革的决定、条例内容(摘编)

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
定(1985年)
科研机构、设计机构、高等学校要与企业之间协作和联合,加强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和企业的技术吸收与开发能力
关于扩大科学技术研究机构
自主权的暂行条例(1986年)
科研机构在保证国家任务的前提下,可以向社会承接各种科技任务。根据科研机构的性质,采取合同制、基金制和包干制管理形式,合理应用国家科研经费,多途径开辟经费来源。
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
定(1995年)
探索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科技自身发展规律
相适应的新型科技体制。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
规划纲要(2006-2020年)
部署信息技术、节能技术、新药创制技术、生物技术等前沿技术的发展路径以及建设若干世界一流科研院所、大学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研发机构。

——摘编自侯波《新中国70年科技发展改革的历程和经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英国科技发展的历程,并简析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科技改革的特点,并说明科技改革的意义。
2022-06-04更新 | 249次组卷 | 6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传统能源依赖木材。15、16世纪以来,英国人口增长迅速,传统手工业如啤酒业、煮盐业、玻璃制造业、造船业等迅速发展,而且都以木柴作为生产燃料,木柴短缺危机日益加剧。16世纪下半期开始,英国能源逐渐转型。到17世纪中期,英国的城镇基本上都开始使用煤炭作为主要生活燃料。到18世纪上半叶,煤炭已经取代柴薪,成为英国制造业所使用的主要能源。到了19世纪,英国已经基本完成了从柴薪到煤炭的能源结构转型,正式步入化石燃料时代。这比欧洲其他国家早了将近150年。凭借储量丰富的煤炭和铁矿,英国海军迅速发展壮大,到1899年拥有各类舰艇472艘,总吨位达到约126.6万吨,大大提升了英国的综合国力。

——摘编自潘荣成《近代早期英国能源转型及其启示》

材料二   美国是第二次能源转型的引领者。1859年宾夕法尼亚州挖掘了第一口油井,标志着世界现代石油产业的开端。此后百年间,美国一直都是世界石油工业的主导者。但在最初的半个世纪内,受限于精炼技术和利用技术的落后,石油主要用于提炼煤油以作照明之用,一直到1910年左右,石油消费量在能源消费总量中的比例才超过5%。随着内燃机、汽车的发明与改进,石油逐渐得到广泛运用并成为主导能源。到1950年左右,石油在美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首次超过煤炭,成为主导能源。

——摘编自裴广强《近代以来西方主要国家能源转型的历程考察》

材料三   20世纪70年代的两次石油危机和国际社会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关注是第三次能源转型的两大背景。进入21世纪,第三次能源转型在国际社会中掀起浪潮。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应对气候变化与能源转型领域正迎头赶上。2017年,中国“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和核电在建规模稳居世界第一,成为全球非化石能源发展的引领者”。

——摘编自吴磊、詹红兵《国际能源转型与中国能源革命》


(1)根据材料一,概括近代英国能源转型的特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引领第二次能源转型的原因。
(3)当今世界正处于第三次能源转型时期。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中国应该走怎样的能源发展之路。
2022-06-02更新 | 697次组卷 | 8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魏县第五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复习练习(六)历史试题
7 . 1907年,美国钢铁公司巨头在回答其铁丝网线比一般铁丝贵50%的质询时说:“因为我们实际上拥有美国现存的铁丝网线及其制造设备的一切专利,而且我们声明:任何人制造铁丝网都将侵犯我们的权利。”石油巨头洛克菲勒说:“要红蔷薇含苞待放,必须剪除多余的枝叶。”这表明垄断企业的行为
A.恶化了劳动人民的生活B.加剧了社会的贫富分化
C.挑战了政府的行政权力D.损害了公平竞争的环境
2022-05-27更新 | 900次组卷 | 14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法国银行资本虽很发达,但银行家们热衷于把资金投向国外,通过放债取得高额利息,广大中小资产阶级喜欢把钱存入银行或购买万无一失的债券。这一现象(  )
A.引发英法两国激烈争夺殖民地B.加剧了法国社会贫富分化
C.表明法国成为世界的金融中心D.延缓了法国工业发展速度

9 . 材料一:唐宋以来,人们越来越重视棉花种植。《农书》记载,棉花“比之桑蚕,无采养之劳,有必收之效,得御寒之益”。元以后,历代统治者积极出版植棉技术书籍,劝民植棉。明万历时,织工创造出提高棉布质量的方法,“多穿地窖,深数尺,作屋其上,檐高于平地仅二尺许,作窗棂以通日光。人居其中,就湿气纺织”,因而织出了高质量的棉布。棉花已超过丝、麻、毛,成为主要的纺织原料。

——摘编自陈钟毅《中国棉纺织史》

材料二:棉花对于英国来说是如此重要,以至于到1856年,曼彻斯特商会准确地描述道,这个行业“在规模和效用上没有任何其他制造业可以比拟”。英国制造商把重点放在高质量的纱线和布料上,同时英国越来越依赖世界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地区的市场。到19世纪50年代,英国生产的全部棉产品中有一半以上用于出口。

1786年,美国的种植园主开始大量种植棉花,美国向英国出口的棉花数量迅速增长。1793年,惠特尼建造了一种新轧花机器,将轧花的生产效率提高了50倍。19世纪,联邦政府侵略性地获得了许多新领土。为了大规模扩大棉花生产,种植园主购买大量奴隶。直到1861年美国内战爆发,棉花产业和奴隶制携手并进、同步发展,美国成了新兴的棉花帝国。

——摘编自【美】斯文·贝克特《棉花帝国:一部资本主义全球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宋以来棉花逐渐成为主要纺织原料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和美国先后成为棉花帝国的相同条件,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棉花帝国崛起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2022-05-21更新 | 13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魏县第六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模拟自测题(七)
10 . 铁路被誉为"有史以来最具革命性的交通工具"。19世纪的德国铁路建设基本上与德国工业革命和现代化同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世纪的德国铁路建设

材料一   

1   18401900年德意志铁路里程(公里)

年份1840185018601870188018901900
里程46958561108918876338384286951678

——据孙继静《现代化视域下的19世纪德国铁路建设》

2   18401875年德意志和普鲁士可变价格下的价值创造(百万马克)

年份1840184518501855186018651870
德意志2.2914.0348.18102.42173.21275.86397.84
普鲁士0.627.8528.8756.8896.14157.01274.48

——据邢来顺《德国工业化经济一社会史》

3   国家对普鲁士地区铁路的控制里程(公里)

年份国家铁路私人铁路总里程
18796323.613650.119973.7
188011455.38893.120348.4
188111584.39159.220743.5
188214825.66327.821153.4
188315301.16604.221905.3
188419766.93002.622769.5
188521138.42496.623635.0

——据孙继静(现代化视阎下的19世纪德国铁路建设)

材料二   铁路建设带动了德国以机车为代表的机器制造业及钢铁、煤炭产业的发展,催生了近代金融企业,促使全能银行产生。铁路的迅猛发展弥补了德国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关税同盟无能为力之处。奔驰的火车改变了人们以往的时空观念,空间相对缩小,时间也相对缩短,为此,国民经济学家李斯特将铁路网和关税同里形象地称为同时出生,一起成长,共同推进德国一体化的"连体双胞胎",他说∶"铁路网作为唤起民族精神、滋养民族精神、增强国家防御力量的手段,对于我们德国人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远远超过对于其他任何一个民族的价值。"隐国小说家威廉·拉贝也说∶"德意志帝国是在第一条铁路建成时诞生的。"

——据宋彩红《近代德国铁路建设及其与经济、政治互动研究(1835-1918)》等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19世纪德国铁路建设的价值予以阐释。
2022-05-02更新 | 95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魏县第五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复习练习(四)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