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4 道试题
1 . 19世纪末的经济发展,再加上海洋运输和铁路上的交通革命,培植出一种真正的世界经济。到1900年时,欧洲人从世界各地进口牛肉、羊毛、咖啡、硝酸盐等物资;欧洲资本同样投向了海外,以开采矿山、建设铁路、电厂和银行。这说明
A.工业革命推动世界市场开始形成B.全球资源通过世界市场流向欧洲
C.欧洲在世界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D.世界逐步建立起合理的经济秩序
2020-07-16更新 | 839次组卷 | 34卷引用: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实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从1864年到1869年的5年间,世界生理学的100项重大发现中,德国占了89项。1855年到1870年的15年间,德国取得了136项重大发明,而当时英、法两国合起来才91项。世界上第一台大功率发电机、第一台电动机、第一台四冲程煤气内燃机、第一台汽车,都诞生在德国。”材料主要表达了
A.德国通过第二次工业革命超越英国法国
B.德国的生理学研究已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C.实现国家统一促进了德国科技走在前列
D.科技创新使德国在工业革命中迅速崛起
3 . “西欧出现了与欧亚乃至全球传统农业文明有着本质差别的一种新的充满活力、扩张性的文明……欧洲用了四个世纪(1500~1900)建立起其在世界范围的统治,而过了50年这种统治就土崩瓦解了。”材料中文明的“扩张性”的正确理解是
A.工业文明在世界范围内扩展B.工业革命在世界各国爆发
C.资产阶级革命波及世界各地D.欧洲国家最终确立世界霸权
2020-06-11更新 | 174次组卷 | 29卷引用:2015-2016学年内蒙古赤峰二中高一4月考历史试卷
4 . 下表是1750—1913年部分国家人均工业化程度(英国1900年人均工业化程度为100)。由表格可知,这一时期
德国英国加拿大美国日本中国印度巴西墨西哥
1750年8104787
1800年81659766
1860年156472174345
1913年8511546126203277

A.工业化缩小了各地的经济发展差距B.亚非拉地区的工业化进程基本停滞
C.工业革命推动了世界工业化的发展D.英国是工业化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据统计,印度原棉的出口价值从1849年的1000万卢比上升到1913年的4.1亿卢比;黄麻的出口量由1830年的500吨上升至1909年的76.5万吨;茶叶的出口由1854年的50万镑提高到1900年的1.92亿镑;小麦、油籽、皮革的出口量都有大幅度增长。这表明印度
A.农业经济结构日趋合理B.农业生产专业化水平高
C.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提高D.农业日益依赖世界市场
6 . 1860年美国轻重工业的比重为2.4:1,1880年为1.8:1,1900年为1.2:1。这说明19世纪晚期的美国
A.轻工业获得飞速发展B.轻重工业发展比例逐渐失调
C.重工业发展速度超过轻工业D.为发展工业忽视了国计民生
7 . 美国“钢铁大王”卡内基创立的卡内基钢铁公司垄断了美国钢铁市场,钢铁价格从1870年的每吨100美元跌到1900年的每吨12美元。钢铁价格的变化突出反映了
A.铁路和轮船运输降低产品成本B.社会化大生产推动经济发展
C.垄断组织控制产品生产与价格D.电气时代改变人类生产生活
2020-04-09更新 | 467次组卷 | 23卷引用:2020年包头市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8 . 某一时期,除了日本,亚洲国家大多成为欧美列强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非洲大陆的领土基本上被瓜分完毕,赢得政治独立的拉丁美洲各国在经济上又重新受制于列强。至此,以欧美工业国为主导的统一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这一时期是
A.新航路开辟时期B.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
C.早期殖民扩张时期D.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9 . 这一时期,电力、电器、化学、石油等新兴工业部门出现,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产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这里的“变化”主要表现在
A.传统工业逐渐退出社会B.轻纺工业日趋减少生产
C.重化工业日益占据主导D.工业发展渐趋依赖科技
2020-02-02更新 | 407次组卷 | 21卷引用:内蒙古包头市第四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1世纪初,美国学者彭慕兰提出“大分流”一词,迅速引发西方学术界的关注,他们为近代早期东西方基本处于同样的发展水平,但此后历史仿佛来到了一个岔路口,东西方之间开始逐渐背离,分道扬镳,此后距离越来越大。图示如下:

中国与西欧人均GDP比较


对于大分流的原因,西方学术界给出了各种解释:

观点派别代表学者具体解释
欧洲例外论(美)兰德斯特别的文化和信仰
(澳)琼斯擅长征服的特殊政治能力
革命论(美)莫基尔科学向技术的转化
(英)艾伦应对全球化挑战
(英)伯格奢侈消费
历史偶然性(美)彭慕兰煤炭储量与美洲的土地和市场
(美)帕塔萨拉蒂重商主义


材料反映了多位学者对“大分流”的认识,请对这些认识提出你自己的见解(选择任意一种或多种,赞成、质疑、修改皆可),并说明理由。(要求:见解明确,持论有据,表达清晰。)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