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2011·上海·高考真题
单选题-最优选择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 . 图是一幅创作于1903年的漫画,其主旨是
A.批评洛克菲勒控制全球石油贸易的企图
B.讽刺洛克菲勒给予芝加哥大学的资助来自于巨额利润
C.嘲笑芝加哥大学依傍寡头,接受洛克菲勒的蝇头小利
D.抨击洛克菲勒谋求垄断全球石油贸易,用助学美化自己
2 . 下图为发表于1901年的漫画《联合体之王》。漫画描绘了当时著名财阀洛克菲勒——身着美元披风,脚踏石油企业,头上的王冠则是由他名下众多公司堆叠而成。洛克菲勒名下的“联合体”是
A.蒸汽工厂B.垄断组织C.特权贸易公司D.国际经济组织
3 . 下图漫画《下一个!》(1904年)把洛克菲勒的标准石油公司描绘成一只章鱼,章鱼的头好似储油罐。章鱼的触须不只向工业设备延伸,还缠住了国会和白宫。画面最前方描绘了企业家惨遭鱼肉的样子。它可用来说明

A.垄断组织的影响B.三国同盟的形成
C.西方民主的没落D.跨国公司的蔓延
2021-07-06更新 | 552次组卷 | 16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市第五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请从上述图片中任意选择三张有关联的图片,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阐释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经历了从自由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世纪的苏格兰启蒙运动与法国启蒙运动不同,它是以亚当·斯密提出的“商业社会”理论为中心而进行的另一种启蒙。其社会的运行机制的基础就是在相互独立平等基础之上的市场交换,而交换在本质上则是基于一种交易上的契约关系,每一个人对财富的获得不再是依赖于特权或政治权力的保护。同时自由被视为相当重要的内容,自由就是指参与市场交换的每一个人都是独立自主的个体,每个人能够自由支配本人的财产权和劳动权,参与到市场交换活动中去。就市场本身来说也是自由的,受着“看不见的手”的支配……亚当·斯密最终解决了长久以来困扰思想家们的核心问题,即人的权利的实现也可以通过市场交换来解决,这一论述也彻底扭转了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们对人的权利的论证路径。

——摘编自李宏图《18世纪苏格兰启蒙运动的“商业社会”理论》

材料二19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者逐步认识到造成不合理社会的根本在于竞争,普遍认识到资本主义生产无政府状态的危害。傅立叶指出资本主义是一种“反社会的工业主义制度”,认为工业主义的生产毫无秩序,不能按比例给予报酬,不能保障生产者即雇佣劳动者从增加的财富中获得自己应该得到的那一份,因而他主张建立不仅能解决失业而且能取代现存制度的新制度——“和谐制度”。和谐社会的基层社会组织叫做法郎吉,在“法郎吉”中不仅生产领域的工业劳动和农业劳动、流通领域的商业劳动要联合协作,而且家务劳动、教育劳动、科学劳动、艺术劳动也要联合与协作,整个社会要把这七种劳动组织起来形成协调而完整的体系。

——摘编自詹真荣《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关于未来和谐社会的构想》

材料三19世纪末资本主义的激烈竞争加速了大资本吞噬小资本的进程,在这激烈的竞争中产生了垄断,垄断的产生又加剧了各国大垄断组织之间争夺势力范围的斗争。同时垄断组织之垄断市场、垄断价格,势必降低广大居民的生活水平,意味着加强对于劳动人民的掠夺。19025月,美国爆发无烟煤矿工人的大罢工,罢工持续时间甚长,煤矿主顽固地拒绝工人的合理要求。于是,西奥多·罗斯福总统实行干预,这一年10月,他把煤矿主和工会领导人召集到白宫进行磋商。当时煤矿主无理地要求政府动用军队迫使工人停止罢工,这激怒了罗斯福,他告诉煤矿主说他准备动用军队去剥夺煤矿主的所有权,然后由军队来生产无烟煤。结果煤矿主屈服了,不得不提高工资10%,工作时间减到9小时……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近代史·下卷》


(1)阅读材料一,概括亚当·斯密构建的“商业社会”的特征,如何理解亚当·斯密进行的是“与法国启蒙运动不同的另一种启蒙”。
(2)仔细阅读材料二,概括傅立叶的经济主张。结合所学,面对“竞争所带来的不合理社会”,19世纪上半期社会各阶层采取了哪些应对之策。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垄断产生的原因。简要说明20世纪初资本主义国家政府职能的演变。
2021-08-26更新 | 252次组卷 | 3卷引用:2021届浙江省绍兴市嵊州市高三5月选考科目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6 . 19世纪世界贸易总额快速增长,如下图所示。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A.工业革命加强了各地经济联系B.早期殖民扩张拓展了世界市场
C.新航路开辟推动了“商业革命”D.垄断组织在世界各地普遍建立
2021-04-08更新 | 247次组卷 | 15卷引用:浙江省北斗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7 . 这是小马同学梳理的某一时期的知识框架图,有四个地方是空缺的,自左至右依次应该填入的是
A.电磁学、炼钢炉、电力、西门子
B.量子理论、电话机、采煤、本茨
C.微积分、纺纱机、钢铁、爱迪生
D.相对论、电影放映机、冶金、巴本
2020-01-09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浙江省杭州高级中学高三12月仿真模拟考历史试题
8 . 科学技术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主要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中图1和图2分别反映了中国古代哪两大发明?这两大发明对世界文明进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二   如果海上及陆地上的交通没有同时发生革命,工业和农业就不可能如此迅速发展。……在铁路与运河沿线出现了新的工业区,铁路与运河能将产品运往遥远的市场。港口扩大了,以应付贸易的发展。1851年,在伦敦举行了第一届万国博览会,此时在全世界的铁路中,在全世界海洋上的远航船中,有一半属于英国。

——德尼兹加亚尔等著《欧洲史》


(2)材料二中“海上及陆地上的交通”革命分别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此时在全世界的铁路中,在全世界海洋上的远航船中,有一半属于英国”的主要原因。

材料三     工业革命的原料是煤、铁矿石、棉花和羊毛,粮食则是小麦,所有这些,核心国都可以丰富地生产出来。……说核心国的工业革命不依赖外围国,这绝不是夸大其词。到19世纪将近结束时,形势发生了变化,新技术需要电线用的铜,自行车和汽车车轮用的橡胶,内燃机用的石油(主要来源于外围国)。人口的扩大,收入的成倍增长增加了对茶叶、咖啡、可可等的需求。

——摘编自阿瑟·刘易斯《增长与波动》


(3)根据材料三,概括19世纪核心国与外围国之间贸易关系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变化出现的原因。
2020-04-04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衢州市四校联盟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9 . 下图是英、美、德、法在世界贸易中所占比重的变化图。这反映出
A.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贸易发展缓慢B.多中心世界贸易格局形成的趋势
C.英国依然保持全球贸易垄断地位D.自由主义国际经济交流原则确立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据图可知,该时期
A.英国仍保持贸易优势地位
B.美德工业水平一直落后英国
C.世界贸易总额不断地增长
D.西方大国对外贸易持续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