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自由贸易政策对英国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1860年前后,自由贸易理论在英国至少有一两百年的历史,“国富论”也已问世几十年,如果自由贸易果真如此之好,为何英国偏偏选择在此时此刻转向自由贸易呢?究其原因,至少不是英国对都铎王朝以来历史经验的集体失忆,而是他们对自由贸易利益计算的结果。李斯特最早指出:“以其先进的经济,英国可以逐步开创更大程度的世界自由贸易。”同样,其他经济学家也指出,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工厂”时,要使“日不落帝国”更为强大,就需要进行自由贸易。

一部分人希望单方面地降低英国关税,诱使他国贸易自由化,这将导致一种国际间的劳动分工,由英国专门制造加工他国的农产品和原料品。其逻辑体系如下图:


——据梅俊杰《自由贸易的神话:英美富强之道考辨》等整理

材料二   大约从19世纪70~80年代开始,英国形成了“从美国和德国进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制成品,对外出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制成品”的工业贸易结构。但是,向其殖民地出售制成品并未促使生产商产业升级,反倒因为忽视在国内对第二次工业革命新兴产业进行投资,为英国工业竞争地位的削弱“助”了一臂之力。英国贸易规模的持续扩大带有很大的欺骗性,掩盖了这种质变的潜流。

德国与美国利用英国的自由贸易大举进入英国市场,并出售其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新产品,在英国市场上与英国制成品展开激烈竞争。它们赶超的共同主线就是对自由贸易的集体不信任,特点是不在原有主导产业上与老牌帝国一决高下,而是另辟蹊径寻求和发展新的主导产业,寻求和发展动态的竞争力。

——摘编自邓久根、贾根良《英国因何丧失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领先地位?》


(1)根据材料一,指出19世纪中期英国推行自由贸易的目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走向衰落的原因,综合材料一、二,谈谈英国自由贸易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2020-11-15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市东华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纵观人类历史,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是永恒的主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张骞通西域至郑和下西洋,沿着丝绸之路,一些域外的物产,如葡萄、核桃等植物,以及胡等乐器传入中原地区,印度的佛教思想等也传入中国。但就整体而言,中国在这一阶段始终是以先进文明输出国的姿态存在的。这一过程基本上是和平的。

——据王开玺《古代丝绸之路的辐射力》等

材料二 大约在1500—1800年间,世界各地区之间建立了广泛的联系,其中包括生物意义上的文流。跟随着欧洲探险者漂洋过海,美洲的玉米、花生、烟草等在非洲、亚洲和欧洲生根发芽;与此同时,大量非洲的奴隶被运往美洲。

1990年后,推动世界经济走向一体化的力量促进了全球化。新的通信媒体已经将世界联系在一起,并推动全球文化的融合。在全球化中,经济的迅发展导致了环境的恶化、贫富差距加大等问题,这些全球问题需要全球共同解决。

——摘编自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古代“丝绸之路”对中国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6世纪以来世界广泛联系的表现并分别概括材料二中的两个历史时期世界广泛联系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谈谈对人类文明交流的认识。
2020-01-08更新 | 564次组卷 | 16卷引用:广东省2020年高三1月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美国学者伊罗生就美国的中国形象做过较系统的研究和考察,在他的《美国的中国形象》一书中,美国人对中国的看法可以划分为几个阶段:18世纪的美国人对中国的看法是“尊敬”的,1840-1905年间基本上是“厌恶、轻视”的,1905-1937年间又变得相对比较“善意”了。美国人对中国的看法基本上也代表了当时主要的西方国家舆论对中国的看法。


结合材料与所学相关知识,请任选其中一个阶段,谈谈你的观点,并从中西双方的角度,结合史实加以论述。
4 . 社会流动,从广义上讲,包括劳动力的转移和人口迁徙等;从狭义上讲,是指社会成员社会地位的变化,包括社会阶级和阶层结构的量变过程,也包括职业结构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6世纪的经济大变动,为17世纪英国的社会流动提供了动力。又正是17世纪英国的社会流动,为18世纪的工业革命创造了基本的社会条件。

——据成德宁《17世纪英国的社会流动与结构变迁》

材料二1864年美国政府成立了移民局,通过了《鼓励移民法》。由于美国采取了多种鼓励自由移民的优惠政策,大量移民源源不断地来到美国。据统计,在1850—1940年,大约6000万人离开欧洲,其中约一半去了美国,其余的去了拉美、澳大利亚、加拿大、南非等地区。

——据帕尔默《工业革命——变革世界的引擎》等

材料三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出现新的国际移民浪潮,在20世纪80年代晚期和90年代早期,移民活动之盛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联合国的数字表明,全球移民总量从1965年的7500万增长到1990年的1.2亿。这一时期,移民的流向发生根本性逆转,主流是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移居。而劳动移民成为移民主体,其中高素质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移民成为突出现象,同时也形成了一支以大量的难民、非法移民以及女性移民为主体的廉价劳动力移民群体。

——据李其荣《经济全球化与国际人口迁移》等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6世纪世界经济大变动的具体表现。分析工业革命对英国社会流动产生的影响。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这一时期欧洲人移民美国的原因。并概述这一时期欧洲移民对世界发展的积极影响。
(3)据材料三,概括二战后国际移民新浪潮的特点。并谈谈你对这一新浪潮的认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