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下图漫画名为《参议院的老板们》,是美国画家约瑟夫·克普勒的作品。某班学生对此漫画的解读发生了争议,以下解读错误的是
A.此图表现的是“蒸汽时代”的政治生活B.此图出现的根本原因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C.此图描绘了垄断组织控制国家政治生活的场景D.此图说明生产力的发展改变着社会结构和上层建筑
2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请从上述图片中任意选择三张有关联的图片,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阐释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3 . 1912年,德国斯图加特市的一家玩具商店经营的主要商品,有玩具火车、微型蒸汽机、光学玩具以及其它新工业时代的非军事主题的玩具等。这类玩具的发售
A.实现了社会需求与商业利益的紧密联系
B.为玩具行业实施标准化生产创造了条件
C.体现了德国政府对学生基础教育的重视
D.有助于儿童融入工业化和技术化的世界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888~1894年日本工厂数和蒸汽机数增长情况如下图所示,其增长的世界背景是
A.新航路的开辟
B.明治维新的成功
C.工业革命的推动
D.垄断组织的出现
6 . 下图是19世纪英国国民总收入来源示意图。对该图解读正确的是
A.19世纪英国农业、林业和渔业处于稳定增长阶段B.第二产业收入的增长与其发展的阶段特征不相符
C.第三产业收入的增长并未体现工业化阶段的特征D.经济收入与国民经济在结构的变化上呈现出一致
2019-01-30更新 | 1714次组卷 | 32卷引用:陕西省黄陵中学2018届高三(普通班)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西洋……宽广深邃,多雨而盐度很高,但是经过了人的探索才成为今天的样子——新旧世界之间的桥梁,东西贸易的高速通道。

——引自(美)房龙著,马晗、治梅译:《房龙地理》

材料二   荷兰、英国部分历史事件表

国家事件

荷兰
1602年建立东印度公司,垄断亚洲贸易
17世纪控制了波罗的海和印度、美洲的贸易,荷兰人被称为“海上马车夫”
17世纪中叶,在非洲、亚洲、美洲进行殖民扩张

英国
1588年打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殖民扩张由此进入一个新阶段
1600年伦敦商人组建东印度公司
17世纪中后期三次英荷战争
19世纪中叶,印度完全沦为英国的殖民地

材料三   两次工业革命部分科技成果图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打开“东西贸易高速通道”的重大事件及其对世界经济交往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客观上有助于世界市场发展的因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次工业革命的科技成果中促进世界市场形成的机械动力。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正反两方面谈谈你对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的认识。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见下图。

材料二   早在19世纪50年代,马克思就预言电的伟大革命力量,认为“蒸汽大王在前一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它的统治已到末日,另外一种更大得无比的革命力量

——电力的火花将取而代之”。

材料三   随着广播、电视和其他电子媒介的出现,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骤然缩短,整个世界紧缩成一个“村落——地球村的概念由此产生……地球村的概念也同样意味着全球是一个有机的系统,而不只是两百多个国家与地区的大拼盘。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三幅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信息及其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电力与蒸汽动力相比具有的优越性。

(3)根据材料三,分析“地球村”的特点。列举近代以来三次工业(科技)革命中,对“地球村”的形成起直接推动作用的科技发明(各举一例)。

9 . 如下图所示,19世纪英国与美国的产品平均年出口值(百万镑)经历了不断变化的过程。从这幅图中,我们可以得出的主要结论是
A.英国通过工业革命发展成为“世界工厂”B.英美两国出口总额占据世界总量的多数
C.美国凭借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外贸领域反超英国D.英国并未从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获益
10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公元1500年以前,阿拉伯和意大利商人在亚欧大陆上从一个地区运货到另一个地区,而货物主要是奢侈品、香料、丝绸、宝石及香水。但是到18世纪后期新世界的种植场生产的大量砂糖、咖啡及棉花等大部分运往欧洲出售;西班牙人也向新世界引入欧洲的各种水果,如橄榄以及葡萄。美洲的特产也被流向世界各地,如玉米、马铃薯、西红柿、番薯、花生、各种豆类及南瓜、可可等。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
材料二 从顺治元年至嘉庆十二年(1644~1807年)的一百六十多年间,银钱比价表现出较长时期的相对稳定,始终是在一千文左右波动。在鸦片战争前夕,一两白银所换制钱已达一千二三百文,最高达一千六百文。1845年银价上涨更甚,御史刘良驹奏称:“银价之昂未有甚于今日者,京中纹银每两易制钱乃二千文,外省则每两易制钱二千二三百文不等”,而且“其势日就增加,尚无底止”。中国“银贵钱贱”现象日益严重。
材料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18世纪后期世界发生了哪些变化?简析其原因。
(2)材料二中出现“银贵钱贱”和“其势日就增加,尚无底止”现象的原因是什么?指出这些现象与世界市场形成之间的关联度。
材料三中图一和图二之间存在怎样的因果关系?从图二中可以获知哪些重要的信息?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