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19世纪初,为了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德国推行教育改革。1802年,法国开设了由法律保障的且由政府资助的中等学校。1870年以后,英国、法国开始对儿童实行免费义务教育。这表明工业革命(     
A.促进了教育发展B.推动了思想解放
C.改善了民众生活D.提高了人口素质
2 . 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工业发展迅猛。化学工业中,酸碱等基本化学品产量据世界首位,染料、医药、照相用化学品驰名世界;1913年德国电器制造产品占世界的35%;发电机、造船、汽车制造尤为突出。德国经济的发展突出表明
A.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B.后起国家可以借助新科技实验弯道超车
C.工业化水平是影响国际地位的关键因素D.统一的世界市场是经济发展的巨大机遇
2022-03-06更新 | 1068次组卷 | 24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广东仲元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4月学考模拟历史试题
3 . 1864年,美国通过了《鼓励外来移民法》,国务卿西沃德要求外交官把吸引欧洲移民作为一项重要的外交任务。为了从欧洲招募熟练工人来美国工作,一些企业还组团赴欧洲招聘。这主要是源于美国(     
A.内战陷入胶着状态B.西进运动受到阻滞
C.工业革命进程加速D.急于取代欧洲优势
2022-10-30更新 | 416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历史仿真模拟试卷A
4 . 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英国殖民者从海外掠夺来的财富大量流入英国;英国最大的优势,便是存在大量的无家可归的流动人口,这些流动人口主要来自圈地运动;富于企业才能的人荟萃在英国;最后,到18世纪后半期,英国进行了大规模的公路建筑和运河开凿工作。这大大促进了英国工商业的发展,从而为工业革命创造了一个前提条件。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材料二   科学与技术的结合使第二次工业革命取得了更大的成果。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是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新的技术和工业革命一开始就超出一国的范围,而具有更广泛的规模。第二次工业革命于19世纪6070年代开始时,除英国、美国北部和法国已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外,其他国家有的正处于它的高潮期。

——摘编自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材料三   英国工业革命被誉为“被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它在不过三代人的时间里,改变了整个英格兰的面貌:从家庭手工业过渡到大工厂生产,从手工劳动过渡到机器劳动,从乡村社会过渡到都市化社会。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完成下列要求: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工业革命的“有利条件”。
(2)根据材料二,概括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工业革命的影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漫画《下一个!》(1904年)把洛克菲勒的标准石油公司描绘成一只章鱼,章鱼的头好似储油罐。章鱼的触须不只向工业设备延伸,还缠住了国会和白宫。画面最前方描绘了企业家惨遭鱼肉的样子。它可用来说明

A.垄断组织的影响B.三国同盟的形成
C.西方民主的没落D.跨国公司的蔓延
2021-07-06更新 | 547次组卷 | 16卷引用:广西钦州市第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学考模拟考试(二)历史试题
6 . 1891年在第五届国际地理学会议上,德国地理学家彭克建议各国共同编制世界地图。1913年在伦敦设立机构,开始编制百万分之一比例世界地图,采用统一的地图投影、分幅、编号、地图内容和表示方法等。这反映了
A.地理科学的重大变革B.德国试图主导新的世界体系
C.全球化世界发展趋势D.帝国主义列强对世界的瓜分
7 . 19世纪70年代,企业内部研究开发实验室在德国广泛推广,逐渐形成了以企业为中心、大学和研究机构协同创新的国家创新体系,之后美日等国纷纷效仿。德国企业实验室制度的建立
A.标志着工业化时代的到来B.促进了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
C.形成了知识经济增长模式D.开启了经济持续繁荣的时代
8 . “时代”的历史足迹“时代”是与人紧密联系的时空概念,历史上往往以经济、政治、文化等状况为依据而划分的时期
(1)将下列有关“时代”的名称按历史发生时序排列________(填写数字代码)
①信息时代   ②铁路时代   ③大航海时代   ④飞机时代   ⑤蒸汽时代
(2)大航海时代带来了全球食物物种的大交流,其中把小麦带到美洲的是(单选)
A.欧洲人   B.阿拉伯人   C.非洲人   D.亚洲人
(3)距今约有170年历史的伦敦国王十字火车站(如图),是英国最古老的火车站大型铁路终点站。推测该火车站大致始建于(单选)

A.18世纪末期   B.19世纪初期   C.19世纪中期   D.19世纪末期
(4)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会议是(单选)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七大   C.中共十八大   D.中共十九大
(5)结合下列材料,概括“大航海时代”的时代特征(不能抄写原文)。

“从1500年至1763年的近代初期,是前几个时代的地区孤立义与19世纪的欧洲世界霸权之间的一个中间阶段。在经济上,这一时期中,欧洲人将他们的贸易活动实际上扩展到世界各地,不过,他们还不能开发那些巨大的大陆块的内地。虽然洲际贸易达了前所未有的规模,但贸易量仍远远低于以后世纪中所达到的数量。”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022-06-10更新 | 11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年9月上海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仿真模拟试卷02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 世纪下半叶,随着奥斯曼帝国和清帝国的衰落,若干西欧国家在帝国主义的历史上写下了新的篇章,强烈的民族感情使它们动员起整个国家进行海外扩张。工业化以最高效的工具和最致命的武器将它们在世界各地武装起来。三个世纪以来,在亚、非、美、澳诸洲的海上贸易经验使它们对世界各地的地理和人民有了更多的认识。凭借这些优势,西欧征服了敌国军队,取代了当地的统治者,在世界建立了霸权。在 19 世纪末,美国和日本也作为新的帝国霸权加入了欧洲国家的行列。

——魏凤莲译《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材料二  1880 年时,我们所面对的不完全是一个单一的世界,而是一个由两部分所合成的全球体系:一部分是已开发的,具有主宰性的、富有的;另一部分是落后的、依赖的、贫穷的……第一(较小的)世界,虽然其内部的差异悬殊,却因历史的关系而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共同支柱;而(大得多的)第二世界,除了其与第一世界的关系……几乎不存在任何可促成其走向一致的因素。

——霍布斯鲍姆《帝国的年代》


(1)根据材料一,概括帝国主义国家对外扩张和争夺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的知识回答,推动“全球体系”形成的因素有哪些?
2022-05-20更新 | 102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普通高中2023年3月高二学业水平合格考仿真模拟(五)历史试题
10 .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近现代史就是一部现代化的发展史,而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也就是人通过努力逐渐解除各种束缚而获得自身解放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明之所以进,其原因不一端,而思想自由,其总因也,欧洲之所以有今日,皆由十四五世纪时,古学复兴,脱教会之樊篱,一洗思想界之奴性。

——梁启超《保教非所以尊孔论》

材料二近代法国史学家薛纽伯曾说:“旧时的法律是贵族的,它把人分成一些不平等的阶级……现在社会是德谟克拉西(民主)的,它已使一切人在法律之前平等。”

——摘自【法】薛纽伯《现代文明史》

材料三 “机器人革命”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有机组成部分。如果说第二次工业革命实现了机器对人的体力劳动的替代,“机器人革命”则推动了机器对人的脑力劳动的替.由于机器的功能延伸和对人的替代,单一生产单元中对人的需求量相对下降:随着机器复杂度的增加,实际.上对产业工人在多领域的技能和编程、系统处理等方面的知识提出了更高要求。

——摘自人民日报《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切入点和重要增长点》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古学复兴”指什么?梁启超认为其意义是什么?
(2)材料二中薛纽伯认为“现在社会”法律对人的意义是什么?并以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美、法两国颁布的法律文献及其内容予以说明(任举一例)。
(3)根据材料三,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如何使人得到解放的?“机器人革命”对人产生了哪些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