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1 . 17世纪后,欧洲“文明国家”逐步建立了一套国际法体系,并将这套国际法作为区分“文明国家”和“野蛮民族”的标准。19世纪这套欧洲法系又迅速从欧洲扩展到世界各地。欧洲法系扩展到世界的主要原因是(       
A.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建立B.工业文明的产生和发展
C.地理大发现和殖民扩张D.民族民主解放运动兴起
2 .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支柱产业主要是纺织、煤炭、冶铁、造船等行业,而第二次工业革命则出现了电力、石油、汽车等新兴工业部门,并使工业化水平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人类进入了
A.蒸汽时代B.电气时代
C.电子时代D.信息时代
3 . 19世纪后半期,逐步出现了技术进步的制度化。更多的先进企业不再满足于接受技术创新并利用它们,而是通过精心的有计划试验来追寻这种技术创新----科学盈利的真正神秘性在工业中的成长孕育已经达到了这样一种程度,以至于企业都开始资助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这表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推动力是
A.盈利是最大动力B.科学技术和生产结合
C.技术已经制度化D.基础应用研究的推动
2022-06-23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三新”改革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校联考(等级考)历史试题(四)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恩格斯指出:它实际上是“一个以调节生产为目的的联盟,他们规定应该生产的总生产量,在他们之间加以分配,并且强制实行预先规定的出售价格”,实质上是“资本家本身不得不承认生产力的社会性”。材料中所指的“它”出现在(     )
A.新航路开辟中B.殖民扩张过程中
C.第一次工业革命中D.第二次工业革命中
2020-11-19更新 | 176次组卷 | 44卷引用:2015-2016学年贵州贵阳花溪清华中学高一6月考历史试卷
6 . 在1925年,美国16家最大财阀控制着全国国民生产总值的50%,到1929年15家大公司集团控制了全美电力的80%,20个集团控制了98.5%的跨州输送电路等。这反映了
A.罗斯福新政的实施有利于竞争兼并
B.垄断组织控制经济命脉的事实
C.技术革命刺激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D.美国财阀致力于拓展国内市场
7 . 近代以来,世界经济逐步发展为一个密切联系的整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19世纪中期,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资产阶级造就的廉价商品,利用先进的洋枪洋炮,叩开了闭关自守的古老国家的大门。……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输出使输入地区人民受到沉重剥削……对经济全球化进程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陈钦庄、计翔翔等《世界文明史简编》

材料二   袁志刚在《从里根新政看中国未来的经济改革》中指出:如果我们讨论克林顿时期的经济繁荣,则不得不提到美国20世纪80年代的里根新政。因为克林顿时期的美国新经济正是里根新政在(20世纪)90年代经济政策上的延续和私人经济的继续发展。自罗斯福新政以来,美国经济已经被凯恩斯主义统治了四十余年。经过长期的需求管理,美国经济拥有一个庞大的政府,并随时遭受其看似合理的管制和调控。可是,长期的凯恩斯主义的需求管理并没有带来良好的经济表现,随着石油价格的不断攀升,美国经济出现了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同时上升的滞胀情况。尽管如此,战后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丝毫也没有减弱。

——张雷声《三大国际经济组织与经济全球化》


(1)结合材料一,指出世界市场形成过程中的重大历史事件。 概括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途径
(2)结合材料及所学归纳里根经济改革的背景
2020-10-01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仁市凤凰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从英国开始的工业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社会的面貌,学者们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工业革命使社会生产力有惊人的发展。以英国为例,从1770年到1840年,每个工人的生产率平均提高20倍,……英国原棉消耗量从1800年的5200万磅,到1840年的45590万磅。生铁产量1720年为25000吨,1840年增至139400吨。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近代史》

材料二 阿克莱特的成功,引发了使用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工场的热潮,以机器生产为特征的近代工厂纷纷涌现。……对于近代工厂主来说,其在工业生产中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训练工人们放弃工作散漫的恶习,并与复杂的机器那永不变化的运转节奏保持一致”。为实现这一目标,几乎所有的工厂都会出台相应的规章制度,以便对工人实施规范化的管理。

——刘金源《论近代英国工厂制的兴起》

材料三 工业革命开始后,工业资产阶级迅速崛起,其经济地位和社会势力以惊人的速度飞快地增长,不少工厂主在几十年内便由一个小业主发展为百万富翁,商业、金融贵族被推向后台。但是,在政治上,工业资产阶级继续被排斥于议会大门之外,处于无权地位。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工业资产阶级的政治无权地位与其雄厚的经济势力越来越不相协调,他们迫切要求改革旧的议会选举制度,以便能够在议会中占有一席之地,与贵族分享国家统治大权。

——程汉大《文化传统与政治变革——英国议会制度》

材料四 1851年英国女性人口为1070万人,其中参加工作的妇女有283万人,大多集中在纺织业、服装业、帮佣。另外,采矿业、全属业、造纸、印刷、食品、水泥、制砖、玻璃等行业也雇佣了一部分女工。

——摘编自张云《论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女性》

材料五 大批农村人口流入城市以后,城市人口的激增,使得城市原有的住房不能满足需要,城市住房十分拥挤。由于城市居住条件太差,导致卫生环境十分恶劣,疾病到处流行英国工业化初期使用的主要能源是媒炭,煤烟尘和水蒸气的结合,这使伦敦成了世界著名的“雾都”。

——摘编自吴雪《回眸工业时代开端——浅析工业革命影响》


根据材料一到材料五,指出工业革命对英国的影响。
9 . 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世界市场最终形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二次工业革命一方面带动了一个新工业群的出现,如电力工业、电器工业、化学工业、石油工业、汽车工业等;另一方面也使旧的工业部门由于生产技术的改造而得到飞跃发展,钢铁工业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这不仅是一个量的增长,而且是质的突变。因为重工业的发展使先进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结构发生了变化,它们开始由轻工业为主导转化为重工业为主导,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并为其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材料二   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在世界更大范围的开展,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过渡,列强为了争夺原料产地、商品市场和投资场所,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亚、非、拉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在经济上都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王斯德等主编《大学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于产业结构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的作用。
10 . 1860年美国轻重工业的比重为2.4:1,1880年为1.8:1,1900年为1.2:1。这说明19世纪晚期的美国
A.轻工业获得飞速发展B.轻重工业发展比例逐渐失调
C.重工业发展速度超过轻工业D.为发展工业忽视了国计民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