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1 . 柯立芝时期,美国拥有500名工人以上的大企业比重,从1914年的31%上升到1929年的37.6%;在1928—1929年公司合并高潮中,被吞并的公司达2300个。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在技术优良的大农场排挤下,约500万个中小农场宣告破产。这些现象说明了美国
A.生产社会化趋势加强B.自由放任政策破产
C.资本垄断化程度提高D.经济危机全面爆发
2 . 下表为两次工业革命时期的发明者职业变化情况表。

工业革命

人物

哈格里夫斯

怀特

克隆普敦

瓦特

职业

纺织工

木匠

纺织工人

修理工

第二次

工业革命

人物

诺贝尔

西门子

法拉第

爱迪生

职业

化学家

物理学家

物理学家

发明家

这一变化说明
A.发明者的出身决定研究水平B.科技创新不再需要生产经验
C.科学与技术的结合程度加深D.科学理论比生产经验更重要
3 . 到1904年,美国共有318个工业托拉斯,其中236个是在1898年以后建立的。这318个工业托拉斯吞并了5300个工业企业拥有全部加共工业资本额的40%。这一变化主要在于当时美国(  )
A.重工业部门得到迅速发展B.工业生产速度超越英国
C.电气革命促进生产力发展D.垄断资产阶级把持政权
2022-03-06更新 | 104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濮阳市2022届高三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4 . 在18世纪以前的大学里,自然科学只是有钱的爱好者的副业。19世纪,自然科学逐新被大学接受,但工程技术和应用科学在大学中一直没有地位。在美国,1870年以后大学和产业界的交流迅速发展。1889年,德国将一些水平较高的技术学校升级为大学,将技术教育纳入大学体制。19世纪后期大学体系变化的主要背景是
A.生产发展提出新的时代要求B.自然科学地位变得日益重要
C.高等教育体系不断发展完善D.垄断资本主义向全球的扩张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所示是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英国对欧洲大陆国家的年均贸易逆差(单位:万英镑)。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欧洲各国经济联系的加强B.英国工业品竞争力的下降
C.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D.英国对外贸易政策的转变
2022-02-13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2021-2022年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人类正在经历五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欧美相对衰落,中国等非西方世界国家兴起,世界格局因此出现革命性变化。虽然严格说来,言“五百年”之大变局,或许有点夸张。略加考察即可发现,欧美之强,以其初步完成工业化为开端,至今已有两百多年。故五百年来之世界史,可以工业化为限,粗划为两阶段,其间中、西之势有较大变化。西方今日已至其两百年强弩之末,新世界秩序已在构建之中,而中国则是主要塑造者。

——摘编自姚中秋《从中国视野看五百年世界大变局》


根据材料,结合近代史相关知识,以“工业化与世界变局”为主题,自拟一个题目,展开论证。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论据充分,需有自己的结论。
7 . 美国捕鲸业曾一度繁荣,鲸油、鲸骨被广泛应用于国内外的照明、润滑、服装等行业;19世纪60年代以后却急转直下,许多从业者破产或被迫转投其他产业。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技术革新改变市场儒求B.政府转为扶持重工业
C.保护生态成为社会共识D.生产及资本走向集中
8 . 在1850—1870年间,英国出口商品额在世界贸易总额中的比重,1851年为1/4,1861年为1/3,1871年达到了3/5。而到了1900年,各主要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为:英国19%,美国12%,德国13%,法国9%。这反映了
A.世界贸易格局发生重大变化B.对外贸易是国家经济生活中的重要因素
C.世界贸易总额快速增长D.世界贸易均衡发展
9 . 杰弗逊和汉密尔领是美国建国的灵魂人物,两人在加强联邦政府权力等问题上有很大分歧。19世纪中期以后,美国社会的主流思想中,汉密尔顿加强政府权力的主张逐渐取代杰弗逊制约政府权力的观点。这一变化
A.标志着美国立国原则的转变B.源于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的社会变革
C.违背了三权分立的政治原则D.表明两党制引发了治国理念的改变
10 . 近代以来,社会生活的变化折射出历史的变迁。回答下列问题。

1851年,英国伦敦举办第一届世界博览会,展品有①蒸汽机、②纺织机械、③汽轮船等。

1876年,美国费城世界博览会会址建有④火车站和通往各地的⑤有轨电车线。

1904年,美国圣路易斯举办世界博览会,集中展示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新发明。


(1)材料中划线部分属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成果的是。(只填序号)你认为在美国圣路易斯博览会上应有哪些交通和通讯方面的新展品?

清朝末年,北京城流行的竹枝词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最象。如:

“分科大学指开堂,功课七门教育良”“报纸于今最有功,能教民智渐开通”“洋式高楼近百寻,门外电灯明似蛋”


(2)依据材料,指出清末北京城市生活出现的新现象。
(3)结合下列图片和所学,谈谈你对当代中国社会生活交化的认识。(请从变化、原团感受等方面回答,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2020-03-18更新 | 51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河南省实验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