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埃及前总统纳赛尔(1958-1970年在任)曾经说过:石油是文明的中枢。石油产业在19世纪中后期发展起来,从“煤油时代”进入到20世纪上半期的“汽油时代”。二战后进入大发展时期,现代石油工业进入“燃料和化工时代”。下表整理了20世纪以来的石油、天然气产业及相关的历史现象。

占能源消费的比重主要生产方主要消费方油价与欧美经济重大国际事件或现象
20世纪前半期总体上升美国英国欧美列强美英控制世界石油产销,展开激烈争夺。
20世纪50-70年代中期50中东为主,美国、苏联、拉美和非洲。欧美日苏等工业国油价低廉,经济快速发展。美国取代英国控制中东石油。亚非拉等国收回石油权利。石油输出国组织成立,并以石油为武器争取自身权利。
20世纪80年代前后40%。其他清洁能源逐渐发展。发达国家油气占国内能源的比重下降。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油气占国内能源的比重上升。油价上涨,经济陷入低谷。伊朗推翻亲美政府,美国转而制裁伊朗。苏联支持伊拉克、利比亚。
20世纪90年代油价跌落,经济快速发展。围绕石油,利益各方继续博弈。新能源事业发展。

——摘编自刘波《石油与20世纪的变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20世纪初推动石油生产与消费进入“汽油时代”的主要因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方面提出一个具体看法,并予以论证说明。(要求:看法明确,持论有据,表达清晰)
2023-01-05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普通高中2023届高三学业水平选择性考模拟调研(二)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传统能源依赖木材。15、16世纪以来,英国人口增长迅速,传统手工业如啤酒业、煮盐业、玻璃制造业、造船业等迅速发展,而且都以木柴作为生产燃料,木柴短缺危机日益加剧。16世纪下半期开始,英国能源逐渐转型。到17世纪中期,英国的城镇基本上都开始使用煤炭作为主要生活燃料。到18世纪上半叶,煤炭已经取代柴薪,成为英国制造业所使用的主要能源。到了19世纪,英国已经基本完成了从柴薪到煤炭的能源结构转型,正式步入化石燃料时代。这比欧洲其他国家早了将近150年。凭借储量丰富的煤炭和铁矿,英国海军迅速发展壮大,到1899年拥有各类舰艇472艘,总吨位达到约126.6万吨,大大提升了英国的综合国力。

——摘编自潘荣成《近代早期英国能源转型及其启示》

材料二   美国是第二次能源转型的引领者。1859年宾夕法尼亚州挖掘了第一口油井,标志着世界现代石油产业的开端。此后百年间,美国一直都是世界石油工业的主导者。但在最初的半个世纪内,受限于精炼技术和利用技术的落后,石油主要用于提炼煤油以作照明之用,一直到1910年左右,石油消费量在能源消费总量中的比例才超过5%。随着内燃机、汽车的发明与改进,石油逐渐得到广泛运用并成为主导能源。到1950年左右,石油在美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首次超过煤炭,成为主导能源。

——摘编自裴广强《近代以来西方主要国家能源转型的历程考察》

材料三   20世纪70年代的两次石油危机和国际社会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关注是第三次能源转型的两大背景。进入21世纪,第三次能源转型在国际社会中掀起浪潮。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应对气候变化与能源转型领域正迎头赶上。2017年,中国“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和核电在建规模稳居世界第一,成为全球非化石能源发展的引领者”。

——摘编自吴磊、詹红兵《国际能源转型与中国能源革命》


(1)根据材料一,概括近代英国能源转型的特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引领第二次能源转型的原因。
(3)当今世界正处于第三次能源转型时期。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中国应该走怎样的能源发展之路。
2022-06-02更新 | 695次组卷 | 8卷引用:重庆市第一中学校2022届高三考前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3 . 下表反映了1870年、1913年部分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的占比情况(注:①为1872年数据)。据此可知
国家
年份
英国美国德国法国
187022%8%13%①10%
191315%11%13%8%
A.世界贸易总量昰明显增长B.世界贸易走向多中心趋势
C.世界金融中心已发生转移D.经济全球化趋势开始出现
4 . 下图为欧美四国在世界工业生产总量中所占比重示意图。据此可以推知,这一时期
A.英法两国工业生产呈现衰退B.欧洲中心国际格局开始动摇
C.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竞争加剧D.世界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据统计,1900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所占比重为,英国19%,美国12%,德国13%,法国9%,1870-1913年原料和工业制成品的世界贸易额呈现均衡发展的趋势,这两类商品贸易额都增加了2倍多。材料旨在说明
A.世界经济多中心和均衡化B.英国仍然是世界经济霸主
C.工业国与农业国差距消失D.科技是世界经济最强动力
6 . 1860年,英国炼铁工厂的年人均产量为23.9吨,美国为16.2吨;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英国炼铁工厂人均钢材产量为44吨,美国为69吨。20世纪初的数据表明,英国工人的平均功率为5.3马力,美国为10.8马力。对此解读最为恰当的是
A.钢铁产量变化改变了两国产业结构B.加强技术革新有利于提高劳动效率
C.市场竞争加剧导致垄断组织的出现D.控制海上霸权可保障国力领先世界
2021-12-13更新 | 289次组卷 | 7卷引用:重庆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模拟调研(一)历史试题(康德卷)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日本学者汤浅光朝用定量的方式描述1620世纪世界科学活动中心及其转移的情况,提出如果一个国家的科学成果超过全世界总数的25%,则这个国家就称为世界科学中心。15401960年间,世界科学中心在五个主要欧美国家转移。


——图文摘编自微博作者《世界科技中心模型》


近现代世界科学中心转移的顺序如图所示。请选择图中五点中任意一点的世界科学中心,判断其所属国家,说明理由(代表性科技成就),并分析其成为世界科学中心的原因。
2021-11-21更新 | 357次组卷 | 5卷引用:重庆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模拟调研(三)历史试题
8 . 下表是1840—1910年英国进口模式统计数据,从中可知当时的英国
A.已经放弃自由贸易政策B.逐步丧失工业垄断地位
C.对外贸易处于出超地位D.出现大规模的经济衰退
2021-11-21更新 | 261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模拟调研(三)历史试题
9 . 1800—1914年,法国人口从约2800万增长到4000余万,人口规模从欧洲第一退居欧洲第五。同一时期,德国人口从2000万增至6500万。19世纪末,法国不得不招揽外国移民以补充劳动力,甚而通过延长兵役年限以维持一支可以和德国对抗的军队。这一历史进程表明
A.人口是影响大国兴衰的重要因素B.人口规模决定了法德的工业水平
C.长期的对外战争削弱了法国国力D.法德矛盾是欧洲大陆的主要矛盾
2021-04-19更新 | 391次组卷 | 5卷引用:重庆市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10 . 下表是英国在1811年至1911年100年间各部门就业人口在劳动力总数中所占的比例(单位:%)。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行业1811年1821年1831年1841年1851年1861年1871年1911年
农业35.233.328.122.322.018.815.39.0
工业44.445.942.148.553.855.754.664.1
其他20.420.829.829.224.225.530.126.9
A.英国农业的产量按年份逐步降低B.英国农业停滞并成为粮食进口国
C.英国工业技术存在停滞的可能性D.英国工业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