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表是法国高中历史教科书(法德通用版)有关“法国大革命”的部分思考题

序号思考题
1阅读阿瑟·杨(当时旅法的英国人)的游记节选,作者认为1787年君主制危机主要表现有哪些?
2持续数百年之久的旧制度为什么在几个月之内就崩溃了?
3阅读西哀士的《什么是第三等级》节选,为什么西哀士认为贵族成了“让人难以忍受的阶层”,而只有第三等级才能代表整个民族?
4为什么攻占巴士底狱被视为旧制度崩溃的象征?
5阅读《人权宣言》和《独立宣言》,列表比较二者的异同。
6阅读课本中的示意图,1791年的立宪君主制与现代民主制有什么异同?
7欧洲人是如何理解和接纳法国大革命的?
8你认为纪念法国大革命还有意义吗?
9为什么法国大革命没有像英国那样产生一个持久的立宪君主制?

在体会以上思考题特点的基础上,为“工业文明的崛起:新航路的开辟——欧洲的殖民扩张——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这一单元的学习,设计一组思考题,并就其中的一道思考题进行回答。
(要求:设计3~6个思考题;多角度、多层次涵盖该单元的主要内容;能揭示该单元三部分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体现创新性和思考深度。)
2022-05-10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18世纪现代工业初期,科学知识本身很贫乏,不能直接运用于手工业过程。……事实上,在18世纪和19世纪早期,科技进步的最明显特征之一就是发明者中大部分是天才的修补工、自觉的机修工和工程师以及自学成材者。

——《世界经济史》

材料二   1870年到1900年间,科学与技术的关系,比以前任何时期都密切得多,19世纪最后30年间,几乎没有什么工业部门未曾受到科学新发现的影响,虽然这不是说传统的,来自经验的方法大部分或者甚至全盘被抛弃了。经验主义在许多工业中仍然占统治地位,有些工业时至今日依然如此。但是,自1870年以后,我们可以清楚看到20世纪科学工业的开端。

——《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

材料三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钢铁、煤炭、机械加工等老行业有了较大发展的同时,新兴工业诸如电气工业等这些首创的工业,其面貌的改变当然要比那些早已建立的工业显著得多。


回答:
(1)据材料一、二,指出两次工业革命各自的特点。
(2)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产生的新兴工业还有哪些?
(3)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与第一次工业革命比较,在生产关系方面有什么新发展?
2021-06-26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咸阳百灵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早在19世纪50年代,马克思就预言电的伟大革命力量,认为“蒸汽大王在前一个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它的统治已到末日,另外一个更大无比的革命力量——电力的火花将取而代之”。19世纪后期,电力作为一种新能源登上了历史舞台。

——摘编自人教版、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Ⅲ

材料中的“蒸汽大王”与“电力的火花”推动人类社会进入了哪两个时代?与此相对应的历史事件分别是什么?

4 . 科学技术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科技发明与世界其他国家科技发明的统计资料

年代科技发明(件)中国科技发明世界其他国家科技发明
件数百分比件数百分比
公元1—400年452862%1738%
公元401—1000年453271%1329%
公元1001—1500673857%2943%
公元1501—1840年472194%45396%

——根据《自然科学大事年表》的统计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在世界科技史中的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所学,指出16—19世纪中国科技落伍的根本原因。

材料二19世纪70年代,德国瞄准对重工业和新工业发展有决定影响的科技领域,设立许多科学研究机构。俾斯麦鼓励德国学子去学习和掌握德国还没掌握的高新科技。

——摘编自丁建宏《德国通史》

(2)据材料二说明德国此时发展科技的具体措施,并结合所学分析其背景。

材料三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的科技实力大为增强。在航天科学领域,由我国自主研发的“神舟”系列航天飞船的成功发射……“嫦娥”一号成功探月之旅则标志着我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圆满成功……在信息技术领域,银河系列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在生物科学领域,解决了亿万人吃饭问题的杂交水稻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整理

(3)据材料三,列举我国科技发展取得的主要成就。结合所学,分析其原因。

2017-12-26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黄陵中学高新部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明确了中国在“十三五”期间需要补齐的“短板”,其一是生态文明建设.习近平强调,要扎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让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质量的增长点,成为展现中国良好形象的发力点.建设生态文明,需借鉴历史经验教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世纪,“雾都”一词成为伦敦的标签.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固然是开天辟地的,政治上和经济上都得到空前的变革和发展.…工业化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带动了城市化.英国城市人口飞速增长,随之而来的还有英国城市环境的恶化…(这个)“自由国度”的环境观念普遍歪曲甚至空白.中等阶层…不顾城市环境和大众的生存,盲目放肆地开发,贪婪地消耗着地球上的不可再生资源和人们宝贵的生命

——汤艳梅《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城市环境观念及其影响》

材料二:(英国)政府陆续颁布了《控制公害法》》《公共卫生法》等法律,并大力推动能源结构调整.…在节能环保方面表现出色的企业和政府机构还会被授予绿色奖章

——新华网《三个“雾都”如何走出“霾伏”?》

材料三:如图显示了工业化以来世界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

注:从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末,是工业化初期阶段;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期,是工业化起飞阶段;从20世纪中期到20世纪末,是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后工业化阶段;20世纪末至今,是信息化阶段.

(1)根据材料一,概括19世纪的伦敦成为“雾都”的原因.根据材料二,指出英国政府倾力治污的措施.

(2)据材料三,说明工业化以来环境质量变化的趋势,并分析造成这一变化趋势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在城市发展和环境保护方面对当今中国有何启示?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见下图。

材料二   早在19世纪50年代,马克思就预言电的伟大革命力量,认为“蒸汽大王在前一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它的统治已到末日,另外一种更大得无比的革命力量

——电力的火花将取而代之”。

材料三   随着广播、电视和其他电子媒介的出现,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骤然缩短,整个世界紧缩成一个“村落——地球村的概念由此产生……地球村的概念也同样意味着全球是一个有机的系统,而不只是两百多个国家与地区的大拼盘。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三幅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信息及其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电力与蒸汽动力相比具有的优越性。

(3)根据材料三,分析“地球村”的特点。列举近代以来三次工业(科技)革命中,对“地球村”的形成起直接推动作用的科技发明(各举一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