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7 道试题
1 . 全球人口的流动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欧洲移民的主要目的地

目的地时间范围移民人数
美国182119323 420
俄国亚洲地区180019391 200
阿根廷18561932640
加拿大18211932520

材料二   美国外来移民潮与技术发明统计

年份移民增长数(万)年份专利证书增长数
1851185437.942.8185118567572 315
1863186617.631.9186318673 78112 301
1879188217.878.91880188312 92621 196
1898190322.985.71898190320 40431 046

——摘编自梁茂信《18601920年外来移民对美国城市化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说明欧洲移民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外来移民的不断增长对美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第一阶段,在16世纪西欧商业资本主义揪起的第一次殖民主义高潮中,美洲大部分地区和非洲沿海地区以及东南亚沿边地区被纳入新生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第二阶段,从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70年代,工业革命推动了第二次殖民高潮,殖民列强通过扩大殖民地和商品市场等方式向西亚、东亚、南美等地区扩张,使亚非拉许多国家和地区沦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到19世纪中后期,世界殖民体系初步形成;第三阶段,19世纪70年代以后,工业革命进入新的阶段,欧洲列强和美国、日本纷纷南海外殖民,19世纪末的第三次殖民高潮通过瓜分全球方式把非洲内陆以及亚洲内陆广大地区都的入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摘编自张红菊《殖民主义与全球化—殖民主义与全球化进程及其消极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不同阶段资本主义民的主要方式。

材料二  在人类历史上,棉花产业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历程。其中,世界棉花种植者、制造商和消费者之间的空间关系不断变化,可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2)三幅图片反映了棉花产业演变的历程,请分别结合史实予以说明。

材料三 19世纪的殖民征服和殖民统治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代表者,关于他们在殖民地中所起的作用,马克思提出了一个唯物而又辩证的基本观点——“双重使命论”。那就是:一重是消灭旧的“亚洲式”社会的破坏性使命,另一重是亚洲为建立“西方式”社会奠定物质基础的建设性使命。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分裂:第三世界的历史进程》


(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中国为例对马克思“双重使命论”进行论证。
2022-03-09更新 | 271次组卷 | 3卷引用:2020年1月浙江历史高考选考真题
3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如果全球化把欧洲人迈入大洋当作开始的话,那么走在前列的首先是伊比利亚半岛国家。他们以高效的行政机器组织远航,怀揣着传播上帝福音和寻找黄金的期盼揭开了不同种族、不同文明的大碰撞,充满“内在动力”的帆船运载着奴隶、黄金、香料,也洒播着诸如“地球是圆的”等进步光芒。

——巴勒克拉夫《处于变动世界中的历史》

材料二   科学开始对工业没什么影响。我们迄今所提到的纺织工业、采矿工业、冶金工业和运输业方面的种种发明,极少是由科学做出的。相反,它们多半是由有非凡才能的技工完成的。不过1870年以后,科学开始了更加重要的作用。渐渐地,它成为所有大工业生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作坊。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第一次工业革命)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资产阶级运用产业革命造就的廉价商品,利用先进的洋枪洋炮,叩开了闭关自守的古老国家的大门。……(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输出使输入地区人民受到沉重剥削.……国际垄断同盟形成,它们在经济上分割世界……对经济全球化进程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陈钦庄、计翔翔等《世界文明史简编》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伊比利亚半岛国家远航的“内在动力”,并从整体史观的角度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两次工业革命的不同之处。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两次工业革命为世界市场的形成提供了哪些有利条件?
2021-11-17更新 | 234次组卷 | 22卷引用:2015-2016学年吉林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一下期中历史卷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工业生产的上升(1913年的指数为100

德国大不列颠法国俄国美国世界
18601434268814
1870184434131119
1880255343171726
1890406256273943
1900657966615460
1910898589848988
1913100100100100100100

材料二   工人实际工资的增长(1913年的指数为100

1850186018701880189019001913
大不列颠5764708190100100
法国59.5636974.589.5100100

——据斯塔夫利阿诺斯《全球通史》(第7版)


从材料一和材料二中提炼两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2021-10-05更新 | 78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许昌市建安区第一高级中学2015届高三第八次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下表是某中学研究性学习课上,三个研究小组展示的材料和所得出的结论。

组别、时期
材料
结论
第一组
1516
世纪
他们游到我们的小船上,用鹦鹉、棉线团、短矛和其他很多东西交换,我们给他们玻璃、念珠和小铃铛。总之,我们以物换物,两相情愿。

—哥伦布《航海日记》

世界逐渐成为一个密切联系的整体
第二组
19世纪
中期
世界强国英国在1846年和1849年先后废除了谷物条例和航海条例,全面实施自由贸易政策,和一些国家签订了贸易协定:希腊(1837年)土耳其(1838年)波斯(1836年、1857年)中国(1840年、1842年)日本(1858年)等,其中绝大多数是不平等的贸易协定。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第六期

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不平等贸易体系形成
第三组
19世纪末
20世纪初
苏伊士运河于1869年开通,巴拿马运河于1914年竣工。铁路网密布全球,洲际铁路开通的有:1869年美国横贯北美的大铁路与太平洋铁路接轨;1903年俄国西伯利亚大铁路。世界通讯网形成:19世纪60年代,有线电报的使用已经越出国界;70年代,电话开始使用;1901年,无线电波飞跃大西洋成功。汽车和飞机已经出现。20世纪初期,全世界已有200万辆汽车奔驰在交通运输线上。

—麦克尼尔《世界史》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请回答上述各组的结论,哪些是不能从材料中直接推导出来的?应修改成怎样的结论,才能使结论与材料相符?
2021-09-29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高阳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主要工业国家在世界工业中所占比重(%)

年份国家英国法国德国美国
1820501520——10
187032101323
189619002071730
19131461636

上表能够反映主要工业国家在世界工业中所占比重的多种变化。指出其中一种变化并说明形成的历史原因。
2021-08-25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2016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800-1913年英美两国在世界制造业产量中所占的相对份额(%)

项目180018301860188019001913
英国4.39.519.922.918.513.6
美国0.82.47.214.723.632.0

根据材料提取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出现的原因
2021-08-25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泸州市2016届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清是中华人口急剧增长的时期。明代人口官方记录最高为6千万,但估算实际应该已达1亿,明末可能已达l亿5千万。明清之际,战乱频仍,人口有所耗减。到清代升平日久,人口又迅猛上升,康熙末年(18世纪20年代)又达1亿5千万,18世纪末,人口增至3亿,而到1840年,人口已到了4亿。人口如此迅速增长,说明当时经济发展,社会生活条件改善,另一方面,清代实行“摊丁入亩”,“滋生人丁,永不加赋”等政策,使人民不再因为逃避赋役而隐匿人口,人口统计数字比较确实,也是人口数目增加的重要原因。

人口的增加对资源形成了压力。在清代反映为地少人多,粮价腾飞,使乾隆皇帝(17111799)也为之忧虑,而且他还注意到,粮价本应随着年成丰歉而涨落,可是现在却一直上升,有涨无落。人口学家如洪亮吉(17461809)也指出,物质资料的增长赶不上人口的增长,必然导致人民生活水平下降,社会出现大量失业人口(游手好闲者),教育普及程度下降,成为产生社会动乱的根源。要解决这种矛盾,洪亮吉认为或者是水旱疾疫之灾使人口减少,或者是发展生产,增加社会财富,但他并没有找到解决人口与资源矛盾的根本办法。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116501990年的世界人口变化

欧洲美国和加拿大拉丁美洲大洋洲非洲亚洲总计(百万)
16501001122100330545
1750140111295479728
185026626332957491171
1900401816361209371608
欧洲美国和加拿大拉丁美洲大洋洲非洲亚洲总计(%)
165018.30.22.20.418.360.6100
175019.20.11.50.313.165.8100
185022.72.32.80.28.163.9100
190024.95.13.90.47.458.3100

——根据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资料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人口发展的特点和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世界人口变化的趋势和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受田宅,予人若卖宅,不得更受。”“欲益买宅,不比其宅,勿许。”

——西汉《二年律令·户律》

“应典、卖、倚当物业,先问房亲,房亲不要,次问四邻,四邻不要,他人并得交易。房亲着价不尽,亦任就得价高处交易。”

——《宋刑统》卷13

“凡有司官吏,不得于见任处所置买田宅。违者笞五十,解任,田宅入官。”

——《明代律例汇编·万历问刑条例·任所置买田宅》

“旗员历任外省,有在任所置产者,勒限责令,变价回旗。如有隐匿不报,查出财产入官,地方官失察,照例议处。”

——《乾隆实录》卷8

材料二   英国的一些建筑公司在工业区--主要是靠近乡镇的工业区,建立一些小宅子,采取分期付款的方式卖给小资产者。在德国,19世纪70年代后,这种小宅子的范围极为广泛。这种赎买和分期付款的购买方式,确实使部分小资产者有了自己的住宅。在美国也自然产生出把工人束缚在大城市或新兴城市附近自己的房屋上来解决住宅问题的做法。“在堪萨斯城内,或者确切地说,是在城郊,我们看见了一些可怜的小木房,每幢木房算是三个房间,小木房所处地段还很偏僻,地皮价值600美元,小房本身又值600美元。“工人必须负起沉重的抵押债务,才能得到这种住所。”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关于房产买卖的规定并分析其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出现材料二现象的原因?与中国古代房产买卖相比,西方国家在19世纪有什么不同?并对其进行简要评议。
2021-08-24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自贡市2017届高三一诊文综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人类社会古代的几大文明区域呈点状分布,相互间基本处于隔绝状态,孤立地发展着。到15世纪末16世纪初,新航路的开辟使人类社会的横向交流产生了根本性变化,世界几大主要文明区域日益连接起来,人类区域性分散发展的历史开始改变。工业文明兴起后,人类社会历史从分散的地域性历史向整体的世界历史跨域,工业文明开始向全球扩展。西欧国家进行的殖民扩张,客观上推进了工业文明的扩展过程。到19世纪末,随着科技革命的深入,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世界被列强瓜分,形成了欧洲列强支配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资本主义全球化趋势增强,世界连接成为一个整体。

——摘编自人民出版社高中历史必修第二册

材料二   大量西方工业品向中国倾销,既破坏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也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自然经济的破坏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劳动力和市场。1531年,玉米传入中国广西。明代末年,它已经传播到河北、山东、河南、陕西、甘肃、江苏、安徽、广东、广西、云南十省。还有浙江、福建两省,虽然明代地方志中没有记载,但有其他文献证明在明代已经种植玉米。马铃薯传入我国时间大约是16世纪中期,而红薯也在16世纪末传入中国的广西和福建。由于红薯和马铃薯等农作物有极易种植、产量高等特点,所以它们为清朝人口的快速增长创造了条件。到了18世纪,在亚欧人的饮食中玉米和马铃薯的比重大大提高。

——摘编自张云龙《浅谈近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对中国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过程及主要途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对中国的影响。
2021-06-20更新 | 161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宝鸡教育联盟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A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