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受田宅,予人若卖宅,不得更受。”“欲益买宅,不比其宅,勿许。”

——西汉《二年律令·户律》

“应典、卖、倚当物业,先问房亲,房亲不要,次问四邻,四邻不要,他人并得交易。房亲着价不尽,亦任就得价高处交易。”

——《宋刑统》卷13

“凡有司官吏,不得于见任处所置买田宅。违者笞五十,解任,田宅入官。”

——《明代律例汇编·万历问刑条例·任所置买田宅》

“旗员历任外省,有在任所置产者,勒限责令,变价回旗。如有隐匿不报,查出财产入官,地方官失察,照例议处。”

——《乾隆实录》卷8

材料二   英国的一些建筑公司在工业区--主要是靠近乡镇的工业区,建立一些小宅子,采取分期付款的方式卖给小资产者。在德国,19世纪70年代后,这种小宅子的范围极为广泛。这种赎买和分期付款的购买方式,确实使部分小资产者有了自己的住宅。在美国也自然产生出把工人束缚在大城市或新兴城市附近自己的房屋上来解决住宅问题的做法。“在堪萨斯城内,或者确切地说,是在城郊,我们看见了一些可怜的小木房,每幢木房算是三个房间,小木房所处地段还很偏僻,地皮价值600美元,小房本身又值600美元。“工人必须负起沉重的抵押债务,才能得到这种住所。”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关于房产买卖的规定并分析其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出现材料二现象的原因?与中国古代房产买卖相比,西方国家在19世纪有什么不同?并对其进行简要评议。
2021-08-24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自贡市2017届高三一诊文综历史试题
2 . 1870年美国几乎没有电气设备工业,9年以后,电气设备工厂生产了价值190万美元的产品,到1890年,电气产品的价值高达2180万美元。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的美国
A.电气工业是经济的支柱B.电力取代了蒸汽动力
C.新能源的发展速度较快D.工业产值居世界第一
2020-12-08更新 | 258次组卷 | 6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2021届高三第一次诊断性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3 . 在美国,曾有宗教保守派视铁路为“将不朽灵魂引入地狱的撒旦装备”,但很快“贫困的牧师们匆忙改信了蒸汽机,不久就在机车油门上看见了上帝之手”。大都市气势恢宏的火车站成了与大教堂一样的地标性建筑。这表明铁路建设
A.引发了价值观念更新B.推动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C.增强了殖民扩张动力D.动摇了民众对上帝的信仰
4 . 对以下1925-1928年各主要国家每年每人消费工业品的价值(以美元计)统计表最合理的解释是

A.美国的人均收入世界最高
B.苏联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
C.世界经济发展极其不平衡
D.欧洲已丧失世界中心地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节选)第二次工业革命大事记

1866年德国工程师西门子制成发电机
1870年比利时格拉姆发明了电动机
1875年法国第一座发电厂在巴黎建成
1876年美国贝尔发明电话机
1879年德国发明世界上第一台电机机车
1879年美国电气设备工厂生产了价值190万美元的产品
1882年美国爱迪生在纽约市建成第一座中心发电厂
1890年美国电气设备工厂生产了价值2180万美元的产品
1902年美国已有发电厂3621座.装机容量为121.2万千瓦
1907年德国23.3万家机器动力企业中,使用电动机的企业有7.1万家,总马力达到190万以上,居各种动力之首,占动力总数的30.6%

材料二与世界有电的历史几乎同步,1879年中国上海公共租界点亮了第一盏电灯,随后1882年由英国商人在上海创办了中国第一家公用电业公司一上海电气公司。

随着八国联军的入侵,上海、汉口、天津、广州、北京,以及东北等租界相继开办了一些以解决照明为主的公用电业。同年,华裔商人成立广州电灯公司,开始了民族资本创办电力的历史。

1904年比利时商人与北洋军阀政府在天津签约成立了电车、电灯公司,并于1906年开始了中国交流电的历史。到1911年,全国发电装机容量才有2.7万kw,有电的地方仅是上海、广州、北京、香港等中心城市和租界内,中国电力工业处于刚刚起步的幼芽状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电力工业诞生的意义。美国、德国在电力工业中的成就折射出两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领先地位,结合所学知识,从国际关系的角度分析这一领先地位所产生的影响。

(2)综合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电力工业起步的社会背景和中国电力工业的特点,并指出我国电力工业兴起的意义。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开始到 19 世纪末,世界逐渐形成以西方为中心的国际秩序, 即“西方秩序”,它排斥了占人类多数的非西方国家。20 世纪“ 西方秩序”受到多种因素冲击并逐步被“一超多强”趋势所取代。

材料二 21 世纪,奉为天条的“西方秩序”价值理念越来越成为问题,相互牵绊的政治制度存在的缺陷,使西方国家政府机构掣肘重重,行政效率低下。“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政治秀,使立法机构成为不同利益集团争权夺利的“斗兽场”,美国奥巴马政府因“医改方案”未获通过,导致政府在 2013 年出现了两个多星期的“停摆关门”。“倾听大多数人声音”的全民公决缺乏对民意的有效整合,2014 9 19 日苏格兰在全世界人民面前玩了一把独立 “公投”,而西班牙则身陷“加泰罗尼亚问题”引发的长期动荡。二战以来欧美国家坚持的经济政策,成为它们当今财政赤字、经济增长乏力的根源。

21 世纪世界秩序需要新的制度设计,需要从非西方的古老文化中获得创新来源。当今世界面临的毒品泛滥,恐怖主义、贫富差距、环境恶化、功利横行与秩序紊乱等问题都可以从代表中华传统文化的先秦“百家”思想中找到解决方案。同理可推,印度文化、阿拉伯文化、俄罗斯文化、印第安文化中的精华都可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支撑。

——摘编自黄仁伟、傅勇《从西方秩序到人类命运共同体》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西方秩序”得以确立的原因,并指出 20 世纪冲击“西方秩序”的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 21 世纪“西方秩序”在制度运行层面存在的缺陷,并说明先秦思想对当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价值。
7 . 19世纪后期,各国相继通过《公司法》,该法的价值在于“允许人们自由地组建一家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粉墨登场:它由特许变为自由的注册,由特权变为平等的权利竞争,由封闭到开放的市场的形成。与此相适应的是
A.自由主义思潮兴盛
B.重商主义的再兴
C.凯恩斯主义的兴起
D.全球化趋势加强
8 . (09年四川卷)交通为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交往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古今中外,人们都十分重视交通建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公元前220年开始,(秦朝)建造了以咸阳为中心呈一巨大弧形向北面、东北、东面和东南辐射的一批称为驰道的帝国道路。在汉代,随着帝国的扩张,道路系统大为扩大。(摘编自《剑桥中国秦汉史》)2009年5月2日,考古学家在宜宾县考察了始建于秦朝的五尺道。自秦以来,该处就是由四川到云南的重要通道。专家认为这段约350米长的道路保存完好,具备了申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条件 (据《华西都市报》2009年5月5日第12版)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朝道路系统的修建在当时有何影响。分析材料中五尺道的历史价值和申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有利条件
材料二 “二呀那二郎山,哪怕你高万丈,解放军,铁打的汉,下决心坚如钢,要把那公路修到那西藏!……公路通了车,运大军,守边疆。开发那福源,人民那享安康。前藏和那后藏,真是呀好地方,无穷的宝藏没开采,遍地是牛羊。森林草原那到处有,人民财富不让侵略者他来抢。要巩固国防,先建设边疆,蓬帐变高楼,荒山变牧场。”(《歌唱二郎山》)
(2)材料二是20世纪50年代起流行的歌颂康藏公路建设的歌词。根据歌词概括康藏公路发挥了哪些积极作用
材料三   表2   1870-1910年世界船舶吨位数(单位:百万净吨)

(根据刘宗绪《世界近代史》相关数据编制)
(3)根据表2概述1870-1910年世界航运业发展状况。利用表2提供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图所呈现趋势的原因
2016-11-18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文综历史试题
9 . 1911~1913年阀,英国25岁以上人口中,4.93%的人拥有60%以上的财富。在德国,1911年时3425个富人平均每人拥有的财产价值532万马克。材料反映出
A.当时严重的贫富分化现象B.主要大国之间的经济差距
C.英德两国尚未采取济贫措施D.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