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880年,英国政府推行5~10岁义务教育;1893年,义务教育的年龄提高到11岁;1918年,将义务教育年龄规定为5~14岁,并规定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将年龄提到15岁。这反映了当时英国(     
A.机器大生产的需求B.福利国家的建立C.代议制民主的发展D.世界工厂的形成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概况

英国工业化时间长,城市化时间短,城市化超前;机器制造业和工业品出口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有重工轻农、重城轻乡倾向,国内市场相对狭小
法国高利贷和资金外流;中小企业多,工业技术更新改造不足;重工业发展缓慢;注重机器设备引进;农业资本主义发展不足,城市化滞后
美国注重交通、发明创造、科学管理和规模经济以及重视引进技术和人才,发展新兴工业,产业结构比较协调,重视农业发展;社会两极分化严重;城市化滞后
德国后期部分企业和产业实行“国有化政策”;工业化战略服从军国主义化战略;大力发展新兴工业和军事工业;重视科技创新及其产业化;发展速度快,城市化超前

——摘编自张一民《论中国的新型工业化与城市化》

材料二   经过放权让利、扩大企业自主权的改革,中国国有企业逐渐成为独立自主、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极大地调动了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随着乡镇企业的迅速崛起,为工业经济的迅猛发展蓄积了超常的扩张能量。通过大量引进外资和国外先进技术,加快了我国工业产品的更新换代和技术装备水平的提高。2002年,中共十六大提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中共十九大提出“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中共二十大提出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

——摘编自国家统计局《工业经济在调整优化中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8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的共同之处并简析其对世界的主要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18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相比,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与突出的价值。
2024-01-10更新 | 144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南省株洲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631914年的一个半世纪,是欧洲获得对世界大部分地区霸权的时期。1763年时,欧洲诸强国仅在非洲和亚洲有一些沿海据点,到1914时,已并吞整个非洲,并有效地建立了对亚洲的控制。它们之所以能进行这种前所未有的扩张,是因为三大革命:科学革命、工业革命和政治革命,给了它们以不可阻挡的推动力和力量。

材料二   19世纪和20世纪初,全世界的人已习惯于整块整块的大陆为欧洲列强所瓜分,并开始认为这几乎就是事物正常秩序的一部分。但20世纪中期,发生的情况却恰恰相反:欧洲本身正在被外来的两个大国划分成两大势力范围;同时,欧洲的殖民地不管帝国同意与否,全都在摆脱欧洲的控制。

——以上均摘编自(美)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殖民扩张不可阻挡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殖民扩张对世界格局产生的影响。
2023-04-18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第九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学考班)试题
4 . 到1900年时,欧洲人从阿根廷和澳大利亚进口牛肉和羊毛,从巴西进口咖啡,从阿尔及利亚进口铁矿。欧洲资本同样投向了海外,国外也为欧洲的制成品提供了市场。从材料中可得出的正确信息是(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经形成B.世界各地产品已打入欧洲市场
C.资本输出完全取代商品输出D.英国正式成为“世界工厂”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是五个主要国家在世界制造业产量中的相对份额(单位:%)的变化。推动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早期资产阶级革命B.第二次工业革命
C.启蒙运动D.马克思主义诞生
2022-08-10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鄂州市部分高中教科研协作体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一个孤悬于欧亚大陆之外的岛国,一个人口不过数千万,国土面积和资源甚为有限的绅士之邦,却在种种机缘汇聚之下率先迈入现代文明的大门,执工业经济之牛耳,成为现代世界的开路人。

——张磊《英国工业革命》

材料二   这个时期(19世纪后半期)逐步出现了技术进步的制度化。更多的先进的工业企业不再满足于接受技术创新并利用它们,而是通过精心的有计划的试验来追寻这种技术创新……科学盈利的真正神秘性在工业中的成长孕育已经达到了这样一种程度,以至于企业都开始资助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英]哈巴库克、[英]博斯坦主编,王春法等译《剑桥欧洲经济史》第6卷

材料三   19世纪后期,英国的有钱人以坐汽船浏览伦敦的泰晤士河为时尚。河中有许多巨大的蒸汽轮船,正发出呛人的浓烟,工厂排放的污水,使河水变得浑浊不堪。

——新课标必修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分析英国能够“率先迈入现代文明的大门”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并且说出(指出)两次工业革命的不同之处。
(3)根据上述三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中国能够从英国工业革命的历史中获得哪些启示?
7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工业革命并未随着铁路、跨大西洋汽船和电报通信的出现而结束……持续到19世纪的整个下半叶,它以科学在工业上更直接的应用和大规模生产技术的发展为特征。据此可知,19世纪下半叶的工业革命(     
A.密切了科技与生产的联系B.以交通工具的创新为前提
C.催生了大规模垄断性组织D.在大西洋的两岸同步推进
2022-07-15更新 | 194次组卷 | 8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1908年,美国企业家福特经过标准化及简化,把T型汽车的零部件,包括螺丝和螺帽在内,精简到5000个,形成了流水线式的标准化生产,他表示:“不用任何试装,可以把一辆汽车的一半零部件卸下来,装到另一辆汽车上去。”这种生产模式的出现(     
A.实现了生产的自动化B.推动工厂最终取代工场
C.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D.促使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9 . 自古以来,史学家编撰史书的过程也是选择和解释的过程,无不带有他们所处时代和文明的影子。
写作时期史学家及其著作对“世界"范围和中心的认知形成认知的原因
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希罗多德《历史》包括希腊地区、西亚、北非、多瑶河外、两河流域、波斯,以及在此以北的草原地带。1)古希腊地处“三洲要冲邦,地理环境特殊:古典时代希腊文化荣、开放:工可业发达:移民与战争。
公元前2世纪(西汉)司马迁《史记》以中原为中心,东起朝鲜,西这大夏、安息。2)西汉稳定与繁荣:统一多民族回家疆域辽阔;儒家思想的影响:丝绸之路开辟:史学传统:司马迁个人学识、游历等因素。
14世纪(阿拉伯)伊本·赫勒救《阿拉伯人、波斯人及柏柏尔人史》以信奉伊斯兰教的阿拉伯诸国为主体,其周国地区不过是阿拉伯世界的陪衬。3
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阿克敦《剑桥近代史》包括了世界不同的地区和国家,突出欧洲在世界的中心地位。4
参照表中“形成认知的原因”(1)(2),任选(3)(4)之一予以完成。
2022-07-04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湖滨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章鱼在西方文化中有时是邪恶的代表,如图是美国漫画家乌多•开普勒于1901年创作的漫画《下一个!》章鱼代指美国能源界最大的托拉斯标准:美孚石油,章鱼的手牢牢掌握了美国议会及民众,眼睛紧盯着左下角的白宫。该画作者旨在揭示美(       
A.权力制衡机制遭到破坏B.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C.揭露了世界局势动荡的根源D.反映了美国反垄断的必要性
2022-07-01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渝东九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