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1882年上海《字林西报》在论述兰州织呢局衰败的缘由时提到:“左文襄前任甘督,亦尝购买机器仿制呢绒,然牧场未立,风气未开,万里甘凉艰于转运,资本太重,不利行销,因创办之时,未本通盘筹划故耳。”兰州织呢局的问题可以折射出(     
A.市场狭小阻碍了企业的持续发展B.洋务企业没有突破传统生产方式
C.洋务运动缺乏政策和资金的支持D.封建体制制约近代化的发展进程
2 . 1872年《纽约时报》报道第一批中国政府派送的留学生坐船到了美国。新闻称:昨天到达这里的30多名中国学生,他们都是很勤奋和优秀的小姐和绅士,容貌俊秀⋯⋯有三名身为中国官员的教师陪同他们。结合所学知识,对此报道分析最合理的是(     
A.留洋女学生可能是指陪同官员的家眷B.这是洋务运动在教育领域的进步措施
C.师夷长技以制夷会成为此行最大目标D.当时只有富家子弟才有资格出国深造
2023-05-08更新 | 434次组卷 | 6卷引用:宁夏石嘴山市平罗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轮船招商局在成立之初,由买办商人唐廷枢等主持局务,面向社会招募股份。1883年后,革新了企业管理制度,“专派大员一人认真督办,用人理财悉听调度”,从此官方款项和外国借款在招商局总资产中的比例显著上升,且除“轮船之外,不准分做别事”。据此可知(     
A.实业救国备受封建势力打压B.洋务运动中官商矛盾不可调和
C.传统经营模式制约企业发展D.近代工业受到官僚资本的制约
4 . 1890年,马建忠在《富民说》中指出:“治国以富强为本,而求强以致富为先……欲中国之富,莫若使出口货多,进口货少。出口货多,则已散之财可复聚:进口货少,则未散之财不复散。其或散而未易聚也,莫若采取矿山自有之财。”材料反映了(     
A.清政府鼓励民间设厂B.外国资本输入不断加剧
C.发展民族实业的主张D.求富以自强政策的改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1862年12月,李鸿章授命英国人马格里和中国官员刘佐禹在上海创办了上海洋炮局,从香港购进手工机械。1865年,迁到南京更名为金陵制造局。1866年,迁到苏州,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家西式兵工厂,生产的火炮装备全国军队,在清政府收复新疆之战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上海洋炮局的发展历程反映出洋务运动
A.受到了西方列强的打压B.挽救了清朝的腐朽统治
C.加快了中国社会的转型D.消除了自然经济的影响
6 . 洋务运动时期,李鸿章在南京成立金陵制造局,任命曾从事军医工作的英国人马格里为督办,并从英国购置图纸和机器建造大炮,实验中炮身多次炸裂,导致数名工匠丧生。由此可知洋务运动中存在的重要弊端
A.彻底改变封建统治B.生产脱离民生领域
C.生产设备比较陈旧D.过度依赖西方技术
7 . 1865年营口海关报告说,“自从营口开放以来,外国船舶的声誉与年俱增,不仅把本港当地木船排挤了一半,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把大孤山的木船生意也抢了过去。大孤山位于黄海之滨,是一个重要港口”。这表明当时
A.中国经济命脉渐被列强控制B.清政府维护外国航运业的利益
C.列强对华贸易优势日益加强D.中国发展新式航运业势在必行
8 . 自强工业化运动首要关心的是国防。因此,国防和军火工业的发展首先受到关注,紧接着是直接支持军备制造的重工业(煤炭、重机械),纺织厂及其他生产消费商品的轻工业则较晚出现。上述工业化进程
A.借鉴了西方先进工业化国家的经验B.使近代民族工业的轻工业基础薄弱
C.是“内忧外患”形势下的主动自救D.保护了国内消费市场免受外国渗透
9 . 晚清时期出现了一类企业,在企业中,一方面,政府官员掌握企业的决策权与人事权,“由官总其大纲,察其利病”,另一方面,商人承担企业的管理责任与经营风险,但是“商得若干之利,官亦取若干之息”,这类企业的出现说明
A.官府利用商人发展近代企业B.重农抑商政策终结
C.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D.官僚资本日益膨胀
2021-12-03更新 | 338次组卷 | 6卷引用: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四川秀山县城关附近,“旧饶麻、烟草之利”,19世纪八九十年代,种麻者“里不十亩”,“独烟繁盛,捆载出外境,岁万金”,麻地变成了烟田。同一时期,兰州府烟田以皋兰县所产最负盛名,仅运销国外者即达3万多担。这反映了当时
A.经济作物单位面积产值提高B.烟草成为主要的农作物
C.内陆农业的市场化趋势增强D.吸烟风气影响经济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