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36年不同经营面积的农户纯收入数据表(以四地177家农户为调查数据来源)

经营面积户均纯收入/元亩均纯收入/元每劳动单位纯收入/元
5亩未满122.65930.91250.051
510174.24323.55166.691
1015251.57321.06577.407
1520372.93422.26987.680
2025397.19317.596103.880
2530563.78021.240129.562
3035535.23516.264125.446
3540517.68013.91697.089
40亩以上736.17513.007120.290

材料二   1978年以后,中国逐渐形成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土地制度,农户的生产积极性空前提高。当时,大、中、小型机械已经进入农户家,农户主要经营第一产业,第二、第三产业也开始进入农户的经营领域。从1979年以后,中国的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向城市,农村人均占有土地状况大大改善;农户拥有先进机械的比例大大提高,传统生产工具占比不断降低。2009年至今,家庭经营性收入异军突起,进城务工收入有所减少,农户生产或经营方式都高度市场化。——以上材料均摘编自余勇亮《农户经营方式转型研究三大历史时点的比较与不同区域的实证分析》


(1)根据材料一信息,概括1936年农户经营面积与收入之间的关系,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农户采用的主要耕作模式。
(2)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78年后中国农业经营方式的变化趋势及其原因。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因英葡条约的签订,18世纪初,葡萄牙殖民地巴西的黄金大量流入英国,英国日渐成为西欧的贵金属中心。18世纪中叶,荷兰商业利润已从17世纪早期的6.25%降到2.5%,而英格兰银行利息率则为6%,这对荷兰商人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在荷兰商人的帮助下,英国成立了众多精巧的金融投机机构,这些机构吸引了大量的外国商人资本,影响最大的要数荷兰商人资本。七年战争中,是荷兰的资本资助了英国的胜利。1780年荷兰向外投资的3.5亿盾中有2/3用于购买了英国国债。此外,荷兰商人还购买东印度公司、英国银行等英国企业的股份。

——摘编自罗翠芳《商人资本国际流动与近代西欧社会经济转型》

材料二   汉口开埠通商之后,由于租界的建立与不断扩大,近代公共市政不断发展等多种因素,使得通商口岸土地价格飞涨。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为筹措洋务经费,开始出卖公共地产。一些大商人,沿京汉铁路线、陇海线大量收购地皮,留备该地发展后自用或居奇牟利。汉口商务总会的商人们除了在武汉大量开设钱庄,经营放贷外,还热衷于投资武汉的房地产,总会第一届协理刘歆生在其人生盛年之时拥有江汉路街面楼房15栋、生成里160栋、伟英里50栋。程沸澜、程栋臣兄弟通过购买、自建、并购等方式几乎控制了武汉房地产的半壁江山。除此以外,汉口投机房地产的还有王琴甫、王柏年、贺衡夫、胡赓堂等诸多资产雄厚的商人。

——摘编自罗翠芳《近代汉口商业资本探微》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述18世纪荷兰商人资本大量流入英国对英国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18世纪荷兰商人与近代汉口商人投资活动的不同点,并结合所学.阐释上述不同点形成的历史原因。
2023-06-09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辉县市第四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一)历史试题
3 . 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奉行由贤能之士组成政府的原则,对于以此原则为基础的科举考试制度的存在,每一位受过教育的欧洲人都了如指掌……科举考试制度的优点和中国政府的榜样已导致了欧洲和美洲一些最开明的国家采用这种方法以提高其文官的效率。

——《中国记录与传教士杂志(1884年3-4月)》

材料二   西洋方千里、数百里之国,岁入财赋动以数万之计,无非取资于煤铁五金之矿、铁路、电报、信局、丁口等税。酌度时势,若不早图变计,择其至要者逐渐仿行,未有不终受其敝者……欲自强,必先裕饷,欲浚饷源,莫如振兴商务。商船能往外洋,俾外洋损一分之利,即中国益一分之利……事体重大,有裨国计民生,故需官为扶持并酌借官帑以助商力之不足。

——摘编自李鸿章《议复梅启照条陈折》等

材料三   科举是中国文明的最好方面,它的突出特征令人钦佩,这一制度在成千年中缓慢演进;但它需要(就如它将要的那样)移植一些西方的理念以使之适应变化了的现代生存环境。

——《天津条约》美方外交官、传教士丁韪良《中国环行记》(1896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美国在19世纪80年代为“提高其文官的效率”而采取的举措,并说明其对科举制优点的借鉴。
(2)根据材料二,概括李鸿章的经济主张,结合所学举例说明19世纪中后期中国商业经营方式变化的表现。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19世纪末科举制适应“现代生存环境”的表现。你如何看待李鸿章和丁韪良对他国文明的评价?(阐释要求:史实正确,逻辑清晰,语言通顺,表述成文)
2023-03-22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近代中国与茶叶贸易]

材料一:我国是公认的世界茶叶大国、茶叶的故乡。受特定的自然条件、饮食文化等的差异之影响,西方世界并不产茶、种茶,我国茶叶商品以及茶文化借助于“大航海”时代开辟的自由贸易进入西方国家的,因此,从这种历史渊源来看我国对西方国家的茶叶贸易带有明显的顺差特点……区别于一般的商品。我国对西方国家的茶叶贸易从来都不是一种纯粹的“物质表征系统”输出的过程,那些内在的“茶文化行为系统”、“茶文化价值系统”等也一并待入了西方国家,对西方国家的茶道、茶仪式、茶文化等产生了深.影……茶叶属于一种农产品,其种植、采摘、制茶等关键的环节都属于典型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本身具有的科技含量、技术含量等并不十分突出,因此其整体的附加值相对较低。

——谭林《试析中国与西方茶叶贸易的特点及贸易衰落的社会影响》

材料二:据统计,鸦片战争前,中国植茶农户具有130.25万户,按每户平均5人计,茶农约350万人左右:到1894年,植某农户增加到23409万户,茶农650万人左右,半个世纪增加了近一倍。随着茶叶商品生产规模的扩大,农村中从事经济作物生产的劳动力比例有所提高,从而改善了生产部门中劳动力的分配,促进了农业生产和市场繁荣。1880~1891年,清政府茶叶关税收入共计53389万两,年均449万两,相当于同期海关出口税收的554%左右。英国人通过茶叶贸易获得了巨额利润,英国人饮茶风气的养成,不仅促进了英国的“勤勉革命”,而且使英国人形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学者指出,在以人力为中心的工业化时代,茶叶的重要性“犹如非人力机械时代的蒸汽机,”“如果没有茶叶,大英帝国和用过的工业化就不会出现”。从某种角度来看,这个观点可能并不夸张。

——仲伟民《茶叶、鸦片战争对19世纪中国经济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与西方茶叶贸易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茶叶贸易的影响。
2023-03-05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孝感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近代中国农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95-1927)这一时期的全国农业仍然是传统的封建性个体农业。商业性农业虽然明显扩大,但产品仍以家庭自给为主,市场交换为辅;农业雇佣劳动和带有资本主义因素的经营地主、富农经济虽有发展,但基本依靠家庭劳力的个体小农经营仍占绝对统治地位。至于农业生产力,依然停滞不前,甚至倒退,仅局部有所发展。从全国范围看,无论农业生产条件、生产结构、单位面积产量还是农业生产技术、劳动生产率,都无突破性进展。诚然,这一时期的农业生产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如东北、内蒙古个别地区的土地开发和农业生产的发展,经济作物种植的扩大,某些作物新品种的引进和推广,个别地区或单位对生产工具、作物品种、农业技术的研究和改良,少量农业机器、化学肥料的进口和使用,农业教育的举办和国外近代农业科学知识的传播等。但这些发展变化是局部的和个别的,对当时农业生产和全国经济的发展所起的作用十分有限。

——汪敬虞《中国近代经济史(1895-1927)》

材料二1927-1937年间,由于历史的积累,全国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呈现继续恶化态势。1932年全国农业恐慌大爆发,最终导致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破产。1935年农村经济开始复苏,但直到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仍未恢复到农业恐慌前的水平。因为自然灾害频繁而损失惨重,农业收成不稳,土地产量起伏波动,但均低于“常年”水平。人均粮食占有量也在下降,既大大低于清代前期的水平,也比20世纪20年代减少了将近一成。所有这些,都无法证明国民党政府时期的农业生产有重大发展。

——刘克祥《1927-1937年农业生产与收成、产量研究》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甲午战后至民国前期我国农业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国民政府统治前期农业生产衰退的原因。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60年代兴起的洋务运动,开始时以军事工业为重点,随着军事工业的创办,洋务派遇到了急待解决的财政方面的困难以及原料和燃料等问题。因此,必须相应地发展煤、铁等工业。李鸿章曾说:“中国积弱,由于患贫。西洋……岁入财赋动以数万万计,无非取资于煤铁五金之矿,铁路、电报,信局、丁口等税。酌度时势,若不早图变计,择其至要者逐渐仿行,以贫交富,以弱敌强,未有不终受其敝者。”所以,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洋务派在举办军事工业的同时,打出“求富”的旗号,大力举办轮船运输、燃料、原料、铁路、电报、纺织等民用企业。

——摘编自齐春晓《简述洋务运动中的民用工业企业》

材料二   民族资本主义近代工业出现于19世纪70年代,但除广东的缫丝厂外,都是到19世纪80年代才有所发展。首先出现的是船舶修造业、缫丝业,继有火柴、造纸、印刷等业兴起,他们都属小厂,创业资本仅数千两,最多不过数万两,仅一家丝厂达10万两。进入19世纪90年代,设厂增多,并有轧花、棉纺织厂,资本二三十万两者已不罕见,更有达50万两者。然而比之洋务企业,仍属小型,技术设备亦多因陋就简。

——摘编自许涤新、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洋务派举办民用企业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洋务运动和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的共同影响。
2022-08-03更新 | 205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延安市富县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中国古代和近代的海军建设

材料一   据记载,南宋初年,名将韩世忠在黄天荡以水军将金军统帅围困达四十八天,岳飞在洞庭湖一带收编了超过一千条战船和数千名官兵……这些水军都有一定程度的私兵色彩。南宋朝廷设置了沿海制置使司,专门负责海防。该机构统率的水军有一万名以上的官兵和数百艘战船的规模。到南宋后期,水军的规模进一步扩大,例如理宗在位时(12241264年)设置的殿前司浙江水军,驻于临安,有兵两千八百人,到度宗在位时(12641274年)增加到一万人。

——摘编自任野《宋朝水军的发展》

材料二   光绪十四年(1888年),《北洋海军章程》颁布。该章程基本上是参照英国海军拟定的,是中国当时最西方化的军队制度模板。海军制度分为军官和士兵两个系列。军官分为战官和艺官:战官是军事指挥员,分为管带、大副、二副、三副;艺官是指军舰上的技术军官,保留原来的军官职衔(如提督、总兵、副将等)。该章程特别规定,海军军官一律由海军学校毕业生担任,使之成为近代中国第一个有学历要求的军队制度章程。章程还规定士兵分三等并依次递升。虽然北洋海军制度看似非常完备,但从国外留学归来的海军将领也逐渐沾染上了旧军队的陋习,有章不遵,有令不行,军队的训练也日益流于形式。

——摘编自张鸣《中国政治制度史导论》


(1)根据材料一,指出南宋时期水军建设存在的问题。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北洋海军制度建设的特点并简评其影响。
2022-07-15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州高中教育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32年,英商查顿、马地臣在广州正式创办怡和洋行,从事鸦片走私活动,他们是当时最大的鸦片走私进口商。同时,他们为英国政府制定对华政策提供了大量情报。1842年,怡和洋行总公司由广州迁至香港。1843年,上海怡和洋行成立,为各英商代理业务,出口中国丝、茶。19世纪60年代,怡和洋行公开进行鸦片贸易。1872年后,因鸦片进货价格敌不过在印度有深厚基础的沙逊集团,怡和洋行放弃对华进行鸦片贸易。

材料二  1880年后,怡和洋行逐步转入贸易服务性行业,经营各种类型产品的进出口服务贸易,先后开办如上海纺丝局、怡和轮船公司、怡和丝厂等各类企业。同时,怡和洋行通过英国政府强迫清政府以关税作保证,在伦敦筹集资金对中国发放各种借款,进行资本输出,先后贷款给清政府建造京沈、沪宁、沪杭等多条铁路。中国境内第一条铁路吴淞铁路,即由怡和洋行擅自修建。1873年,曾担任怡和洋行船舶代理业务的买办唐廷枢入主轮船招商局,对其实施股份制管理改革,使招商局生意大获起色。私营上海公益纱厂的创办者祝大椿曾利用怡和洋行打开销路,使企业获得较大发展。

——摘编自秦亢宗《流金岁月:上海名商百年史话1843~1949》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80年代前怡和洋行商业经营活动的变化,并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怡和洋行的在华活动。
2022-07-12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部分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洋务派借法”30多年,共兴办了60个使用机器的近代企业,总计投入经费约5300万两。其中军事工业21个,创办及历年增添设备经费约1500万两,其他近代企业39个,投资3700万两。以30年计算,平均每年2个,投资170余万两。如果再加上在洋务派影响和特别批准下,以官督商办名义兴办的民族资本主义近代企业,也不过共有120余个,合计投资约5800万两,平均每年4个,投资不及200万两,这样的数字不仅根本无法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比较。即使起步差不多同时的日本,截止1892年的25年中,最后共建成了5600多个公司,总计资本2.89亿余日元,平均每年设立225个公司,资本1100余万日元,约合中国银两700多万两。

——摘自樊百川《清季的洋务新政》

材料二 归根结底,明治维新是一次文化革命,这种革命会创造很多,但不可避免也会毁掉很多。西方的科学技术也许是让日本跨入文明大国行列的无害的工具,但在这一过程中,传统的道德标准难免缺失。人们无条件服从天皇的命令来牺牲自我、创造财富,整个体系是单向的——从上到下——统治者和官僚的愿望传达给了广大人民,富人的愿望传达给了穷人,而那些下层人民的愿望则没有向上表达的途径。

——摘编自(美)约翰芬·德林《世界大历史1799-1900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明治维新的影响。
2022-07-08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韶关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河南鹤壁宋元时期的一个古煤井遗址的发掘资料表明,当时已有凿井、巷道布置、凿煤、井下运输、排水、通风、照明等技术门类和成熟配套。从地域上讲,宋元时期煤炭不仅在东北、华北、西北等省份“为用愈益著”,而且在南方的安徽、江苏、江西、四川等省也出现了用煤的证据。就利用的领域而言,在金属冶炼及手工作坊更多地使用了煤炭,尤其在陶瓷业大量使用煤炭。

——摘编自吴晓煜《中国古代煤矿史的基本脉络和煤炭开发利用的主要特征》

材料二   开平煤矿引进了抽水机、提煤机,使得土法之下每人每天采煤四五百斤增至每人每日可出煤四吨多,且挖出的大多为煤块,便于高价出售;开井方法也学习西方,保障井底通风,降低瓦斯浓度;井内安全灯采用玻璃密罩,减少火星触及瓦斯引发危险;人事管理制度采用官督商办,能够初步满足投资者们参与企业管理的愿望,且职员接受监督,任人唯贤,财务公开,深受投资者推崇。

——摘编自孙海泉《唐廷枢时代开平煤矿的投资环境及其优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宋元时期煤炭行业发展的情况,并据此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开平煤矿相较宋元时期煤矿的变化,并说明产生变化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