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地位和作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7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摘编自白居易《朱陈村》

材料二 外国本主义对于中国的社会经济起了很大的分解作用,一方面,破坏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破坏了城市的手工业和农民的家庭手工业;又一方面,则促进了中国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

——摘编自《毛泽东选集》第二卷

材料三 由于外国资本凭借不平等条约,享有种种特衩,早期民族资本工业在与他们竞争中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同时这些民族工业还受到政府的束缚和压制。因此许多民族资本家为了寻求发展不得不托庇于外国资本或攀附于官僚势力

——摘编自华东师大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与之相对应的经济形态及其基本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制约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不利因素。
2 . 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创办了许多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从中获得了丰厚的利润。许多官僚、地主和商人见此,也纷纷仿效。1872年,在国外经商致富的陈启源毅然回到家乡广东创办了继昌隆缫丝厂,“出丝精美,行销于欧美两洲,价值之高,倍于从前,遂获厚利”。

——摘编自《中国近代史资料》

材料二   图8反映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与发展的7个阶段。



材料三   1912—1919年间,实业救国成为时代思潮。张謇以极大的爱国热忱,先后创办了大生纱厂、轮船公司、面粉厂等一系列重要企业。到l921年就获利白银一千六百多万两,其中三分之二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获得的。

——摘编自《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师教学参考用书》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推动陈启源回乡办厂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指出图示中第2阶段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它为辛亥革命提供了什么条件。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张謇创办的企业得到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应具备怎样的品质?
2019-06-19更新 | 57次组卷 | 2卷引用:广西蒙山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近代中国工业资本结构(不包括东北和台湾地区,按1936年不变价格计算)。


——摘编自陈真《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4辑


从材料中提取有关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特点的一条重要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要求:明确提取材料信息,说明须史论结合)
2020-05-09更新 | 57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洋务运动期间,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南海继昌隆缫丝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等先后建立,这些企业使用机器、雇佣工人,进行生产,它们的出现,说明在中国封建经济的解体过程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了。

材料二   1913—1920年中国棉纺织工业情况表


材料三   1937年8月——1938年3月,上海被日军摧毁的工厂就超过两千家,损失超过八亿元。在华北,日本采取“军管理”的办法,将中国民族企业整个吞并。在国统区,国民政府实行战时体制,强化对经济的全面控制。国统区的工业中心重庆,仅1943年停产的工厂近三分之一,炼铁厂停产超过四分之三。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人教版《历史》必修2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时间。
(2)根据材料二,指出这一时期中国棉纺织业的发展状况,并分析出现这一状况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阻碍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2020-08-27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娄底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合格性)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九一八事变后,在抵制日货、设广自救的爱国主义浪潮推动下,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曾一度复兴,在1936年达到了高峰。但是随着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这一发展势头又被阻遏了。直到1949年,中国的近代工业产值才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17%,83%的经济成分仍然是江洋大海般的农业经济和手工业经济,而在这17%的近代工业经济中,又有89%属于以蒋、宋、孔、陈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资本集团。

材料二从同治年间到中日战争(甲午战争)前,历时20多年,中国社会出现了一批商办企业。这些企业主要是日用轻工业,一般规模较小,资本大都在10万元以下,有的只有几千元,设备简陋,技术落后,比起外资企业和官办企业,其力量是微弱的。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36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达到高峰的主要原因及作用。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并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2020-08-11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南州2019-2020学年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世纪是英国农业革命迅猛推进的时期。1760年,议会通过法令支持圈地,掀起了“议会圈地运动”的狂潮,土地逐渐集中于大地主手中。为了适应城市工场手工业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很多被圈占的土地被租给大租佃农场主进行集约经营,这些农场大量雇佣农业工人进行经营。当时英国农业雇工人数大约占全国农村总人口的1/4~1/3。经营农场的地主贵族在获取巨额利润后热衷于对交通运输业、工矿企业以及地方银行进行投资,促进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

——摘编自刘金源《农业革命与18世纪英国经济转型》

材料二   富农经济是中国近代农业资本主义的主要成分。这些富农一般雇佣2~5名长工,农忙时雇些短工。还有一些富农是佃富农,租地主土地雇工耕种,类似西方租地场主。一些城市商人、资本家也租地主土地种植果树或其他经济作物,资本主义性质更为典型,但是规模不大,一般数十亩,百亩以上土地者较少;而且多是手工劳动,很少有机器生产。中国富农大多有一部分土地出租,又放高利贷,对于雇农剥削也很严重。例如,有些地方实行“工偿制”,即不给长工工资,只拔一点薄地叫雇工耕种来代替工资,受雇短工还要自带工具等。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8世纪英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原因,并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农业资本主义发展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制约其发展的因素。
2020-08-05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雅安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就中国来讲,汉唐宋元这几个领先世界的朝代都是国际贸易逆差,通货纯流出。只是到了明代和清前中期,出现了历史性的反转:中国在国际上变得“只卖不买”,至少是“多卖少买”。我们卖出自己的产品,而且往往卖得很廉价,价格很有“竞争力”,却不买或很少买外国货,只愿收银子。于是出现巨额的顺差,外边的白银大量涌进中国,最初是日本银,后来更是海量的拉美银,形成了所谓的“白银时代”。……与汉唐宋元那时“富国(相对于交往对象而言)的逆差”形成对照,所谓明清时期的“白银时代”其实是“穷国的顺差”。

——摘编自秦晖《古商路上的逆差贸易》

材料二:下表为20世纪前期中国对外贸易出入超变动表
出超(+),入超(—);单位:百万元

年份美国英国法国
1909—19110—90+56
1919—1921—89—110+32
1929—1931—205—76+40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为什么明清时期的“白银时代”其实是“穷国的顺差”?
(2)根据材料二,指出表中数据变动的本质并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2019-06-06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2018-2019学年高一5月下学期质检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运用国民收入、人口、人均国民收入等经济发展的主要统计指标可以测度某一时期的经济发展水平。

下表1850- -1936 年中国国民收入和人均国民收入


——摘编自赵津《中国近代经济史》(南开大学出版社)


从材料中提取两项有关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的信息,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论题明确,说明有据,表述清晰。)
2020-05-27更新 | 14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湖北省武汉市高三5月质量检测文综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20年代,英国同欧洲各主要国家订立了互惠关税协定,降低原料和工业品的进口税率。40年代又取消了几百种商品的进口税,降低了上千种商品的进口税率,1854年英国取消垄断海运的《航海条例》,成了实行自由贸易的国家。通过与各国的多轮谈判,到1875年,英国已经将制造品的平均进口关税率下调为零,主要欧洲国家的关税都大幅度下调。

——摘编自韩青、高先民、张凯华《贸易战争》

材料二   在我国古代,关税征收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都是满足皇室财政的需要,具有很大的随意性,无论是税率的制定,还是租税范围的划定,都随统治者的意志而定……19世纪下半叶中国保护关税思想的出现,则是迫于关税自主权丧失的外部压力,当时的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对外贸易中,清政府已无任何主动权可言。于是,资产阶级改良主义开始学习西方先进的关税思想,提出了轻出口、重进口的保护关税政策,以抵抗西方列强对中国市场的摧残,保护民族工商业,改变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不平等地位。

——摘编自栗小芳《中西关税思想的演进与比较分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关税变化的趋势,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古代至近代关税政策的变化,并分析这种变化的影响。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英关税和贸易政策的演变对当代中国的启示。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自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长期执行“值百抽五”的低关税税率。直至20世纪20年代末,才争取到关税自主权。在长达80多年的时间里,由于物价上涨,这一税率曾经经过几度修订,但平均税率从未真正达到过5%的水平。即使是标榜自由贸易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它们的进口税率往往也比中国高得多。例如1859年英法签订的互惠关税协定,平均税率达到15%.……废除协定关税制度,恢复中国关税自主权成为近代中国实现独立自主的必须之举。

——摘编自江争红等等<关税修订与近代中国棉纺织业的发展(1927—1937)》

材料二   二战后,美国实行以GATT(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为基础的贸易自由化策略,但贸易保护主义却从未消失。除关税外,还有各种非关税壁垒……同时,各种临时性、制裁性和报复性关税等单边贸易制裁手段开始使用,《1974年贸易法》中的301条款就是重要武器。20世纪70年代,美国对欧共体和日本采取了多种贸易保护措施。20世纪80年代初,日本数控机床和半导体等高新技术产业崛起,里根政府通过惩罚性关税、汇率、进口限制等多维手段打击对手,并通过过多种贸易保护手段遏制中国离新技术产业发展

——摘编自陈树志《美国贸易保护政策促进经济崛起的历史经验与启示》


(1)根据材料一说明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关税有何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些特点的原因以及产生的不利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特点,并分析其产生的影响。
2020-04-02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河南省郑州市第四高级中学高三3月文综模拟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