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地位和作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下面为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主要企业地理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   由于中国社会的上层建筑还是封建性的,虽然从外国搬来了机器设备,办了资本主义企业,但社会法律制度和政治制度却完全是为封建阶级服务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创办人,除了商人和买办外,绝大部分是地主和官僚,非朝廷命官,即地方士绅,总之都是封建制度的代表人物。在官督商办或官商合办企业中的“商”,并不是普通商人,而是有官僚身份的大地主大买办和特权商人,并都是与洋务派官僚有千丝万缕联系的。尽管如此,仍然是大官压小官,大鱼吃小鱼。如投资上海织布局的郑观应、龚寿图、蔡鸿仪、经元善等人都是三品以上的大员,而仍不免为李鸿章所宰割。

——摘编自李宝珠《论障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原因一傅筑夫教授的谈话追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洋务企业的分布特点及历史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的因素。
2 .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历了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因西方势力楔入而产生的经济变化只能像水面波纹一样层层翻出,荡开……自然经济终究因此而逐步走向分解,为资本主义因素的发生和发展让出了地盘……洋务工业……于不知不觉中把封建主义的坚冰钻开了些微裂,而后,民族资本主义则可以沿着这些缝慢慢渗开。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1893—1910年中国出口半制成品和制成品构成比重变化示意图(%)

年份 半制成品 制成品
手工 机器 手工 机器
1893 28﹒4 0﹒1 53﹒4 2﹒5
1910 13﹒1 11﹒9 28﹒3 6﹒9

材料三   有一份杂志刊载了一幅中美贸易的漫画,画的是长嘴鹤在一只长颈瓶里喝水,对蹲在旁边的猫说:我们是平等的,都可以自由地在这瓶里喝水; 1月至8月,天津歇业工厂达132家,尚未宣告歇业的厂家,也多坐待油尽灯干。       

——摘编自金冲及《转折年代——中国的1947年》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从何时开始“慢慢渗开”,据材料一概括推动其“慢慢渗开”的因素。
(2)据材料二,分析1893—1910年中国出口半制成品和制成品构成比重变化趋势。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变化的原因。
(3)据材料三,概括1947年天津民族工业发展的特征,分析其形成的外部原因。结合所学,分析其形成的内部原因。
(4)纵观中国近代史,民族工业发展曲折,其社会根源是什么?
2020-05-28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黄山市屯溪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罗斯福为了赢得选举并使自己所制订的一系列法案通过,需要国会中14名白银集团议员的支持.1934619日,罗斯福签署了购银法案。条款大致如下:在国家货币储备中白银与黄金的比例要提高到白银占1/4;由财政部自行决定购买白银的时间与数量;但所购买的白银数额必须维持到通货储备达到既定的平衡量,或每盎司白银市场价格达1.29美元为止;财政部长必须发行与支付白银数额相等的白银券;通过白银转让而获得的超过原价的所有利润必须征收50%的税。最后,总统授权将国内白银库存按不高于每盎司0.50美元价格收归国有。

——摘编自李爱《白银危机与中国币制改革》

材料二   我国以银为币,白银价格剧烈变动以来,遂致大受影响,国内通货紧缩之现象,至为显著;因之工商凋敝,百业不兴;而又资金源源外流,国际收兑大蒙不利,国民经济日就萎败,种种不良状况纷然并起。计自上年7月至10月中旬(美国《白银收购法》6月出台——作者注),3个半月之间,白银流出凡达2万万元之上。设当时不采取有效措施,则国内现银存底必有外流磬尽之虞,此为国人所昭见者。……近来国内通货益加紧缩,人心慌恐,市面更行萧条。长此以往,经济崩溃必有不堪设想者。政府为努力自救复兴经济,必须保存国家命脉所系之通货准备金。

——摘编自国民政府财政部1935113日《实施法币公告》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美国购银法案内容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罗斯福签署购银法案的原因。
(3)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购银法案对当时中国的影响
2021-08-31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银川市银川一中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中国近代史上,帝国主义为了把中国变成它们的半殖民地,极力维护中国封建制度。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是随着侵略而产生的,由于享有政治、经济特权,在中国不断发展壮大,甚至居于垄断地位。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瓦解着自然经济,束缚着又推动着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同时也造就了中国最早的产业工人。总之,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过深刻的影响。

——摘编自曹童心《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对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的影响》


从材料中提取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白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2020-03-13更新 | 16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八中学高三一模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5 . 经济民族主义是全球化的孪生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长期保留传统的经济藩篱。据统计,英国在1796   1845年中的大多数年份关税率是30%   35%,最高的年份达65%。英国1846年废除<谷物法》,取消许多进口货物的关税,推行自由贸易政策后,欧洲国家响应英国,有保留地开放门户时间并不长。1879年,俾斯麦发表演说呼吁加强保护主义。他指出,广开门户使德国全部产业的发展和整体的经济地位蒙受损失,采取保护主义的一些国家正在繁荣起来。他指的正在繁荣的国家显然主要是美国,美国建国后不久即推行联邦财长汉密尔顿提出的经济民族主义政策,通过一系列关税立法扶植制造业和工业的发展。这一时期的经济民族主义除了武力扩张、禁运等传统形式,还出现了外贸国家垄断制、反补贴、反倾销、最惠国待遇、促进企业联合建立卡特尔等保护手段。

                                ——摘编自陆灵华《全球化进程中经济民族主义的嬗变》


漫画注释:特朗普一边叫嚷着:贸易战很容易赢;一边张弓搭箭发动了贸易战。哪知道报应不爽,他等来的却是反击的箭雨,特朗普当即被射倒在地,倒下不忘高呼:给我继续加税……

材料二   晚清以来民族主义在中国社会的勃兴以经济层面表现较为明显。“商战”是经济民族主义的一个直接体现,强调“外国所需于中国者,自行贩运;中国所需于外国者,自行制造”。“须减内地出口货税,以畅其源;加外来出口税,以遏其流”,使“中国之富可期”。重商主义者提倡政府设“商部”,定“商律”,轻“厘税”,给“凭单”(专利证书),以期获得政府对实业的支持。利权观念是晚清经济民族主义思想的核心理念。随着晚清利权观念的侧重点由保富争利转向维护国家主权,人们所倡导的“收回利权”的主要方式,也逐步由1 9世纪后半期的发展工商业、与外人商战,向20世纪初的对外交涉、收回路权、矿权转变。

       ——摘编自袁为鹏《从利权观念的变迁看晚清经济民族主义》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 9世纪欧美主要国家经济民族主义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出现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时期经济民族主义思想的积极影响。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经济民族主义的认识。
2020-03-12更新 | 21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湖北省黄冈市高三模拟文综测试卷(二)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广东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第一人陈启沅于1872年回国创办了继昌隆缫丝厂,他在掌握法国先进的缫丝技术后并没有完全照搬,而是根据在法国缫丝厂所学,加上自己的专研,改进了西人缫丝机,联合陈淡浦,通过陈联通机器制造厂,批量生产符合自己要求的新式缫丝机,新式缫丝机的运用有效提高了产品质量,西人评价其产品“能够维持出口规格,产品因幼滑稳结洁白的缘故”,不但“交番货不独未尝有过退货,且不时获取西人送来许多奖品”.毕业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企业管理系的陈其均回国后致力于把泰罗的科学管理思想应用于管理实践,在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实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他推行科学管理制度,对工人的操作进行时间研究和动作研究,确定标准的工作方法和工作定额,对完成定额的工人发给较高的工资,即实行所谓计件工资制。这些科学管理创新大幅度增加了产量,降低了劳动成本,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收.东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制度创新是成功的,因为这些新式制度介乎于中国传统和西方思潮之间,既保留了一些中国要素又吸收了一些西方因子,灵活而有特点,在复杂多变的社会大背景下使广东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适应性更强,更容易获得成功。

——摘编自孙方一《创新在广东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中的运用》

材料二


——摘编自王钦、张崔《中国工业企业技术创新40年:制度环境与企业行为的共同演进》


(1)根据材料一,试从创新的角度简要分析广东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成功发展的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试从制度环境改革的视角概括指出推动现代中国工业企业技术创新的措施。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代末叶,苏州、杭州、松江等处有一些个体纺织者,最初是自备原料,自己劳动,后来有利可图,逐渐增加织机,自己脱离了劳动,专靠工人生产。还有的是以布商身份,准备了原料交给机房、染房、瑞房等分别依次施工,最后完成了纺织品的生产。前一种人,是由小商品生产者分化出来的手工工场主。后一种人,已具有包买商的身份,他们实际上是把分散在社会上的一些生产单位组成手工工场。这两者,都已具有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性质,不过还只在东南的很少地区、很少生产部门中出现,还只能说处在资本主义萌芽状态下的情况。

——摘编自刘芃、朱汉国《历史学习精要》等

材料二


——据李侃等著《中国近代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代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主要条件和途径。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产生发展。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自19世纪中期公司进入中国以来,经过一次次的试验和修正,崭新的中国公司终于找到了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人物企业
曾国藩    安庆内军械所
李鸿章 江南制造总局、轮船招商局
左宗棠 福州船政局
张之洞 汉阳铁厂

材料二 创办大生纱厂,对于张謇而言……标志着他对一项新制度——公司制度的践行……当然,推动公司制度发生与发展的更大动力,源于晚清时期的经济民族主义思潮。面对外国经济侵略的加剧,国内藉“公司”以卫利权的思想越来越强烈。

——李玉《中国近代公司制度建设的几个面相》

材料三       1922年,荣氏家族企业资金周转困难,荣氏兄弟被迫将申新一厂、申新二厂抵押给日商,以极苛刻的条件借出高息款项350万日元用于周转。抗战胜利后,荣氏家族企业连遭国民政府两次敲诈,损失100多万美元。

 材料四 1949年,中国经济的发展,终于拥有了立足的基础,一个主权完整的新国家。此时出现在舞台中央的是国营工厂……计划体制下的中国,就像是一个巨型国家公司,政府成了一应事务的总管……又一次公司热到来了……1992年的中国南方,象征着激情、梦想以及一切的可能性……在北京,公司以每个月2 000家的速度递增。

——摘编自央视专题片《公司的力量》解说词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表中企业与清政府的哪一运动有关。其中哪一航运企业推动了我国交通近代化的进程?
(2)据材料二,指出大生纱厂的性质和创办的主要动力。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近代中国企业曲折发展的社会根源。
(3)根据材料三,简要说明当时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
(4)材料四中“又一次公司热”的出现反映出中国经济发展模式有何变化?试从全球化的角度指出这一变化对中国公司发展的主要意义。
2020-04-14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甘南州合作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后半叶工业生产在全世界发展的上升情况(1913年=100)

1860年

1870年

1880年

1890年

1900

1910

1913

德国

14

18

25

40

60

89

100

英国

34

44

53

62

79

85

100

美国

14

11

17

39

64

89

100

世界

19

26

43

60

80

100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和美德两国相比,晚清的工业化发展迟缓。)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工业以罕见的速度发展起来……1980年以后,在各主要国家中,我国工业的增长指数明显高于其他国家,如以1980年为100的工业指数相比较,1981年,我国为104,美国为102,日本为101,联邦德国为98,英国为96,法国为98,苏联为104,印度为109,到1986年,我国的工是增长指数已达181,美国为115,日本122,联邦德国106.6,英国110,法国(1985)为98,苏联为126,印度(1985年)为136.7。

——编自李建立《我国工业发展的成就与推进工业化的战略》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不同国家工业生产在全世界发展的总体趋势及基本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国家层面简析晚清时期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发展与美德等国相比不同的主要原因。
2020-01-17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02年,控制美国烟草市场的美国烟草公司与盘踞欧洲市场的英国帝国烟草公司感到“同行为敌,必至两败俱伤”,双方联合投资600万英镑,后增资3 600万英镑,组成英美烟公司,在伦敦注册并组建。英美烟公司在英美两国都无卷烟工业,只是经营卷烟的输出商。根据协议,两家公司将不得在对方国内市场开展贸易,但有权在各自的市场范围内使用对方品牌和商标。两家公司在英国或美国“本地”市场外的业务均交由英美烟草公司经营。

——摘编自上海社会科学经济研究所编《英美烟公司在华企业资料汇编》

材料二 英美烟刚进入中国的时候,只是一家浦东的小工厂,但在买办邬挺生的努力下,几年之间,就从上海进入内地,在华北和东北抢占并巩固了市场,形成垄断。邬为公司献策,每年都要印制大量精美的月份牌,分送各处扩大影响,很多穷乡僻壤的乡民不知道孙中山,却知道英美烟公司的红锡包。以烟税为例,英美烟跟清廷签有<庆亲王合约》,跟北洋政府有《声明书》,跟蒋介石国民政府有<统税合约》,于是,中国人自己的民族资本卷烟厂税率不断提高,而英美烟的税率却不断降低。为整垮本土公司,英美烟大打价格战。仅两年时间,南洋兄弟在河南的分公司终于支撑不住,宣布停业。驻华英美烟公司的销售网将中国划分为香港、上海、武汉、天津、满洲等5个部,部下设分公司,区下设段办事处,段下设“分段”,管辖相当于县级的业务。在“分段”以上均设有仓库。这些机构主要是监督、管理各级经销商,调查了解“敌牌”竞争情况,执行公司的销售政策等。一般来说,部、区的负责人皆由外籍华人负责,段长则由华人负责。

——摘编自张晓辉《近代西方大公司的华南销售网——以石油、烟草业为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美烟公司组建的历史背景及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美烟公司迅速入驻中国并形成较大影响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驻华英美烟公司对中国的影响。
2020-03-01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第十三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检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