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地位和作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 道试题
1 .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历了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因西方势力楔入而产生的经济变化只能像水面波纹一样层层翻出,荡开……自然经济终究因此而逐步走向分解,为资本主义因素的发生和发展让出了地盘……洋务工业……于不知不觉中把封建主义的坚冰钻开了些微裂,而后,民族资本主义则可以沿着这些缝慢慢渗开。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1893—1910年中国出口半制成品和制成品构成比重变化示意图(%)

年份 半制成品 制成品
手工 机器 手工 机器
1893 28﹒4 0﹒1 53﹒4 2﹒5
1910 13﹒1 11﹒9 28﹒3 6﹒9

材料三   有一份杂志刊载了一幅中美贸易的漫画,画的是长嘴鹤在一只长颈瓶里喝水,对蹲在旁边的猫说:我们是平等的,都可以自由地在这瓶里喝水; 1月至8月,天津歇业工厂达132家,尚未宣告歇业的厂家,也多坐待油尽灯干。       

——摘编自金冲及《转折年代——中国的1947年》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从何时开始“慢慢渗开”,据材料一概括推动其“慢慢渗开”的因素。
(2)据材料二,分析1893—1910年中国出口半制成品和制成品构成比重变化趋势。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变化的原因。
(3)据材料三,概括1947年天津民族工业发展的特征,分析其形成的外部原因。结合所学,分析其形成的内部原因。
(4)纵观中国近代史,民族工业发展曲折,其社会根源是什么?
2020-05-28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黄山市屯溪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自19世纪中期公司进入中国以来,经过一次次的试验和修正,崭新的中国公司终于找到了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人物企业
曾国藩    安庆内军械所
李鸿章 江南制造总局、轮船招商局
左宗棠 福州船政局
张之洞 汉阳铁厂

材料二 创办大生纱厂,对于张謇而言……标志着他对一项新制度——公司制度的践行……当然,推动公司制度发生与发展的更大动力,源于晚清时期的经济民族主义思潮。面对外国经济侵略的加剧,国内藉“公司”以卫利权的思想越来越强烈。

——李玉《中国近代公司制度建设的几个面相》

材料三       1922年,荣氏家族企业资金周转困难,荣氏兄弟被迫将申新一厂、申新二厂抵押给日商,以极苛刻的条件借出高息款项350万日元用于周转。抗战胜利后,荣氏家族企业连遭国民政府两次敲诈,损失100多万美元。

 材料四 1949年,中国经济的发展,终于拥有了立足的基础,一个主权完整的新国家。此时出现在舞台中央的是国营工厂……计划体制下的中国,就像是一个巨型国家公司,政府成了一应事务的总管……又一次公司热到来了……1992年的中国南方,象征着激情、梦想以及一切的可能性……在北京,公司以每个月2 000家的速度递增。

——摘编自央视专题片《公司的力量》解说词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表中企业与清政府的哪一运动有关。其中哪一航运企业推动了我国交通近代化的进程?
(2)据材料二,指出大生纱厂的性质和创办的主要动力。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近代中国企业曲折发展的社会根源。
(3)根据材料三,简要说明当时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
(4)材料四中“又一次公司热”的出现反映出中国经济发展模式有何变化?试从全球化的角度指出这一变化对中国公司发展的主要意义。
2020-04-14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甘南州合作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清徽州绅商往往是由商向绅的单向流动……徽商通过捐赀得官,“俨然列于缙绅”……显然有助于提高徽商调节商业纠纷、抗衡官吏敲诈的能力……为了跻身于绅衿行列,徽商不得不付出一笔商业利润,一些徽人就感慨过;“捐监援职,计费匪轻”。同时,“输粟入监”与“官衔买卖”的推行,使一部分商人通过身份买卖的方式得以进入更高的等级,既维持了旧的身份等级体系,又削弱了社会反抗的势力,增强了商人与官僚、封建国家间的相互依赖关系。

——梁仁志《明清徽州的绅商》

材料二   1870年以后,因为官员们开始主办工业企业,许多买办商人都被招聘去当官办企业的经理。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官员被任命去帮助管理或监督各种新办的企业。正像商人捐纳官衔那样,官员和士绅也纷纷从商,从而扩大了商人队伍。到了1900年,有那么多人亦官亦商,致使经商活动已经变成仕途以外另一个受人尊敬的选择了。这些发展的结果产生了商人大阶级之内的新的“绅商”社会阶层。

   ——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国晚清史》

材料三   尽管绅商阶层同传统的绅士和旧式商人阶层有着密切的历史渊源,带有明显的过渡特征,但从本质上已不同于二者,在新的时代氛围下,其价值趋向是近代的。下表是苏州几名上层绅商的产业及收入分布情况:

姓名田产及收入商业资本及收入近代企业投资
尤先甲祖传田产6、7千亩,年收租约5万元。同仁和绸缎庄资本2万元,年销售额约6万元。投资苏经苏纶丝、纱两厂,新老股各占20股以上,最低资本额2600两
张履谦祖传田产4、5千亩,年收租约3万元。保裕典资本2万元,年营业额9万元,年收典息约1.5万元。同上,但在任该两厂经理期间垫款甚多。
杭祖良购置田产约数百亩。 杭禄富记纱缎庄,资本约2万元苏省铁路股东,苏经、苏纶厂少量股本。

——摘编自《苏州商会档案》

材料四   20世纪初年,当清政府亲自着手推行现代化时,主要通过重用绅商等手段,来加强官、商之间的联络。事实上,由绅商出面来调谐官商关系,尚存在有负面意义的一面,绅商在经商营工,攫取利润的同时,骨子里仍潜藏着儒家文化意识。这不能不损害他们创办企业的成就,阻碍资本主义企业精神在中国的抽萌、成长。

——摘编自马敏著《官商之间—社会剧变中的近代绅商》


完成下列要求:
(1)根据材料一,概括徽商捐赀买官的目的。有学者认为徽州绅商“单向流动”阻碍了中国向近代社会转型,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加以说明。
(2)据材料二,指出近代绅商阶层产生的主要途径。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推动近代绅商阶层发展的因素。
(3)据材料三,概括绅商阶层带有“过渡特征”的表现。   
(4)据材料四,辩证地指出绅商阶层对近代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领域的转型

传统社会近代社会
转型的表现经济结构以小农生产方式为特征的封建自然经济结构
封建自然经济
外国资本主义经济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封建官办经济
经济体制维持自然经济的体制发展商品经济与维持小农经济并存的体制
经济政策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鼓励实业发展的经济政策
转型的动力传统认识传统认识外来压力说;中国自行发展说
新认识西方资本主义对中国经济的侵略、近代中国对源自西方的资本主义全球扩张文明的应激式学习

——摘编自陈广亮《资本全球化与近代中国社会转型》


依据材料,围绕“近代中国社会经济领域的转型”提出一个观点,并运用中国近代前期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1843~1856年间中国生丝出口数量表(部分)

年份总计(包)从广州出口从上海出口
数量(包)百分比(%)数量(包)百分比(%)
18431 7871 787100
184513 2206 78751.36 43348.7
184618 7463 55419.015 19281.0
185362 8964 5777.358 31992.7
185679 19679 196100

——摘编自程浩《试论鸦片战争后广州港对外贸易地位的变化及其原因》


(1)根据材料一,指出1843~1856年间中国生丝出口情况,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材料二   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情况统计表

年代商办官办和官商合办外商企业
设厂数资本(千元)设厂数资本(千元)设厂数资本(千元)
1872—1894年534 6971916 19610328 000
1895—1913年46390 8018628 469136 103 153

(注:商办企业注册资金1万元,外商企业注册资金10万元,10万元以下未做统计)
(2)依据材料二,说明1895-1913年中国近代工业中的三类企业发展情况并指出三类企业各自的原因。

材料三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大事记(节选)

1928年,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全国;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建立。

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

1930—1931年,蒋介石对革命根据地发动三次“围剿”。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三省。

1933—1934年,蒋介石派兵对革命根据地发动第四、五次大“围剿”。

1945年,陈立夫、陈果夫控制的中国蚕丝公司在上海设立。

1946年,《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签订。


(3)依据材料三概括不利于民族工业发展的内外因素有哪些?

材料四 不同历史时期我国工业比重图


图(一)                                        图(二)


(4)依据材料四图(一),指出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局限。与图(一)相比,图(二)发生了哪些变化?简要分析其原因。
2019-10-13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红河州泸源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6 . 近代海关

材料一 近代以前的清朝海关官员不了解国际海关制度,缺乏管理能力,主要关注如何满足皇室的需要。

1853年,太平军占领南京,海关被迫停顿。1854年,英、法、美组成税务管理委员会,“帮办”上海海关税务,上海“洋关”建立,对洋船征税。原来的海关称为“常关”,仅负责征收本地民船关税。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两江总督何桂清奏称:英国人李泰国任税务监督,“稽查偷漏”,关税收入“加增三、四倍”。《天津条约》附约规定了聘请英国人任海关税务司的条款。1861年,清政府任命李泰国为总税务司,各口税务司的任免,取决于总税务司,清廷不得插手。此后英国人赫德任总税务司,洋关纷纷建立,除了征收关税,还总管通商口岸的港务、船政、引水气象等事务,同时兴办近代邮政,购置海军船炮,参与外事活动,资助同文馆等。

1901牟《辛丑条约》签订后,洋关接管通商口岸清政府控制的常关,以盐税和常关税作为赔款的担保。康有为指出:“虽无亡之形,而有亡之实矣。”

——摘编自陈振江主编《中国大通史·清(1840-1911

材料二 近代洋关图


——依据倪玉平《出入与异同:清代经济史论稿》

材料三 辛亥革命后,北洋政府未能统一国内各方力量,各派势力为争取列强的支持,无条件承认清政府与列强的所有条款。1924年,孙中山试图武力接管粤海关,英、美、汝、葡等国派出8艘军舰集结广州江面示威,孙中山被迫中止了这场斗争。1925-1926年,国民革命期间,“收回洋关管理权”的斗争波及全国,取得了一定成效,粤海关原税务司被调离广州,但税务司之位仍然由洋人继任。国民党政府执政后也无意取消洋人管理海关的做法,仍然聘用美国人担任洋关总税务司。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洋关才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摘编自谢松《从粤海关“一口通商”到洋关终结的历史“画像”》


(1)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结合所学,解读晚清中国海关的变迁。
(2)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概括洋关在民国时期长期存在的原因。
2020-11-07更新 | 21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商会作为一种为振兴资本主义而奋斗的资产阶级社团,在中国早期现代化进程中,曾起过积极作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00年,一些有识之士看到洋人在华经商已达到“肆无忌惮”的地步,公开大声疾呼“中国商业之不振,大率由于商学不讲,商律不谙,商会不单”,强烈呼吁“广商学以植其材,联商会以通其气,定专律以维商事,兴农工以浚商源,效法西欧,振起商战”,其中“尤以创设商会为入手要端”。1901年,中国先后成立了上海商业会议公所、天津商务公所、杭州商会。1903年,清政府成立了商部,为振兴商务上书朝廷“劝办商会”,并制定和发布了《商会简明章程》,其中规定各地商业公所及商务公会一律统称商会。商部倡导推行商会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使“振兴工商”的规划有一个强有力的支持者和执行者。

——摘编自朱英《商会与近代中国》

材料二:在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的引导下,商会是被动充当现代化动力的。1914年全国各商会代表在上海召开大会,宣告全国商联会成立,资产阶级走到了国家政府的前面。在辛亥革命后的15年中,特别是袁世凯政权垮台后10年中,国家政府和各党派无心和无力领导中国的现代化,资产阶级本能地担起了被国家所放弃的现代化大业。他们不仅大力从事最基本的经济活动——工商实业活动,而且积极参与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改革活动。因此,这一时期便成了中国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的黄金时代。

——摘编自虞和平《商会与中国早期近代化》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商会兴起的原因。
(2)据材料二比较商联会成立前后资产阶级作为“现代化动力”的不同状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是资本主义的黄金时代”的原因。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商会在中国早期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的作用。
2019-06-13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期中历史试卷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这一时期出现的实业投资热,是中国的第二次工业化浪潮。它的主角是以盈利为主要动力的新兴企业家。他们投资的产业主要集中于民生领域,以提供消费类商品为主。面大量广的中小企业是最有活力的主流力量。根据国内学者计算,工业年增长率在1912年到1920年达到13.4%。

——摘编自吴晓波《历代经济变革得失》


材料二   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在发展道路上存在许多荆棘坎坷,也有不少机遇和条件。有人用一幅示意图来表示民族工业的发展。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的第二次工业化浪潮”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出现的原因。
(2)材料二中的F2可能是哪些因素?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认识。
2019-05-25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福建省宁德市高中同心顺联盟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历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金陵机器制造局创办于1865年,位于南京聚宝门外扫帚巷西天寺。1869年,该局已能生产多种口径前膛炮、炮弹、炮车及枪弹。次年,在通济门外神木庵旧基兴建火箭分局。1871年9月,在通济门外九龙桥兴建火药分局。1879年,归并乌龙山机器局。1881年,仿制成功美式加托林轮转机枪(十门连珠格林炮)。1884年,仿制成德国克鲁森式37毫米2磅子后膛炮和美式诺登飞多管排列机枪(四门神机连珠炮)。

——徐泓《徐建寅与金陵机器制造局》

材料二   大生纱厂是中国近代早期的民族资本企业之一。创办人张謇,江苏南通人。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帝国主义忙于战争,使中国纺织工业有了发展的良好机会,给大生纱厂带来了“黄金时代”。从1917年开始,由于外货锐减,国产纱布畅销,特别是四川、江西两地需要量更大,纱价由每箱156元涨到230元,因此全年获利76万两。以后四年也连续赢利,1917—1921年五年共获利560多万两。

——摘编自百度百科《大生纱厂》

材料三   清政府对工商业征收苛捐杂税,直接打击了民族工商业。其中破坏性最大的是厘金制度。自1894年到1902年,清政府通过厘金制度,每年所获收入在1400—1600余万两之间……至中央或地方当局以军需、河工、赈恤等名义勒令工商业“报效”款项,更难以数计,种种勒索苛攫,无异在工商业者身上缠以条条锁链,四肢捆缚,血液不通。

——摘编自尚和平《封建主义是阻碍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的主要原因》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金陵机器制造局属于哪一性质的企业?简析其发展前景。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大生纱厂在民国初年迅速发展的原因。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内外因角度分析阻碍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
2019-05-08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沁县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摘编自白居易《朱陈村》

材料二 外国本主义对于中国的社会经济起了很大的分解作用,一方面,破坏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破坏了城市的手工业和农民的家庭手工业;又一方面,则促进了中国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

——摘编自《毛泽东选集》第二卷

材料三 由于外国资本凭借不平等条约,享有种种特衩,早期民族资本工业在与他们竞争中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同时这些民族工业还受到政府的束缚和压制。因此许多民族资本家为了寻求发展不得不托庇于外国资本或攀附于官僚势力

——摘编自华东师大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与之相对应的经济形态及其基本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制约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不利因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