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1 道试题
1 . 下表是为1864—1867年中外贸易统计情况。这反映了

1864—1867年中外贸易统计情况(单位:千海关两)

年份净进口值净出口值净进出口总值出(+)入(-)超
1864年462104865594865+2445
1865年5571554103109818-1612
1866年6717450596117770-16578
1867年6245952158114617-10301
A.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走向了解体B.中国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列强加紧了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D.洋务运动导致了外贸入超的加剧
2 . 古代和近代中国的对外贸易。

材料一   唐朝时,陆路和海路出口的商品除丝绸外,瓷器、纸张、铜器、铁器、茶叶等也都成为大宗商品。当时中国商人和手工业工匠前往中亚,西亚及南洋各地定居的有很多,外国商人居住在中国各城市的也不少。据记载,唐甫宗时,政府讨伐扬州叛乱过程中发现在叛乱中被杀死的外国商人就有2000余人。唐政府在长安设有鸿胪馆专事招待外国使节和管理对外贸易工作,置市舶司专管海上贸易——征收进出口关税,检查船上有无携带违禁品,保管进口货物,收购政府专卖品等。据阿拉伯人苏莱曼游记所说,关税率约为从量的30%。市舶司有海关的性质,为宋、元、明等朝沿用。

——摘编自李湘《中国古代对外贸易发展述要》

材料二   近代中外贸易是从鸦片贸易开始的。然而,近代中外贸易的主流不是鸦片贸易,尽管鸦片贸易,尽管鸦片贸易曾经占据进口额的首位。从长期趋势来看,正常的商品进出口交易是中外贸易的主流。下面是18711936年我国出口商品所占比重表:

近代中国主业出口商品所占比重(18711936年)占出口总值(%)

时间丝及丝织品豆类及豆饼籽仁及油矿砂及金属棉纱、棉制其他
1871-187352.734.50.1---12.7
1891-189336.924.61.2---37.3
19138.435.312.07.83.30.632.6
19201.618.613.09.13.21.453.1
19313.613.421.48.41.64.147.5
19364.37.81.318.77.73.957.2

——摘编自朱秀琴、张宏文《略论近代中外贸易与中国近代化的关系》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朝对外贸易发展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对外贸易兴起与发展的历史背景,并谈谈你对近代中国出口商品构成变化的认识。
2022-02-22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重点校联考2022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

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指流通),盖皆本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1)阅读材料一,说明黄宗羲与商鞅思想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变化的原因。

材料二:下面是1836——1838年与1894年中国茶叶产销量统计表

1836-1838年(平均每年)1894
数量(万担)比例(%)数量(万担)比例(%)
内销165.2976.78171.4844.32
外销5023.22215.4455.68
产量215.29100386.92100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现象的成因以及对中国经济结构的影响。
2022-02-11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车胤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下表为19世纪6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中国和印度红茶在英国市场上的相对地位变化情况表(五年平均)。中印相对地位变化,反映出
时间以中印总销量为100
中国红茶印度红茶
94.06.01865一1869
1870一187487.412.6
1875一187980.619.4
1880一188468.032.0

A.中国产业结构出现重大调整B.实业救国理念的成效初步显现
C.世界市场得到了进一步拓展D.世界茶叶贸易的国际竞争加剧
5 . 据1893年的海关报告,江浙地区出现了一种新型布,“系用印度纱与土纱并织,其坚致温暖,虽稍逊土布,然颇动目,甚为合用,每匹长5丈,约值洋银1.25元,价亦较廉”。而当地同一时期同等规格的传统土布价值洋银1.6元。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自然经济在南方完全走向解体B.进口洋布在中国销售市场萎缩
C.长江流域传统织布业逐渐消失D.进口洋纱在中国市场范围扩大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19世纪中期以后,上海、武汉、南京、广州、福州等地的市场上外国商品日益增多,洋钉(铁钉)、洋车、洋纱等用品在距离这些城市较远的乡村都有出售,而且货量充足。这种表明
A.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已彻底解体了B.中国在对外贸易中正处于优势地位
C.近代中国市场的主动开放惠及乡村D.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表为近代中国主要出口商品所占比重情况(占出口总值%)
中国主要出口商品占出口总值情况

上表数据反映出近代中国
A.传统手工业逐步丧失竞争优势B.民族工业发展迅速
C.已经成为了列强商品倾销市场D.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具有近代意义的世界历史,主要体现在世界交往普遍发展基础上的劳动方式的改变。作为世界历史的一个缩影,东亚朝贡贸易体系的解体无疑是劳动方式变革的必然结果。这揭示了
A.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根源B.闭关锁国导致传统贸易体系解体
C.中国对外交往趋向近代化D.开埠通商对中国经济的巨大冲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有学者研究清代中英贸易时发现,1752年到1800年之间,有1.05亿银元流入中国,而1808年到1856年之间,则有3.84亿银元反向流动。以下选项符合材料的是
A.中国传统手工业具有竞争力B.民族资本主义在不断成长
C.工业革命导致银元反向流动D.中国与美洲贸易联系加强
10 . 下图所示为1840~1913年江南某地棉纱的市场占有率情况。它可以用来论证这一时期
A.传统经济模式逐渐解体B.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产生
C.列强对华经济侵略加剧D.中国日益被卷入世界市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