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清末有人描述说:“自与各国通商以来,……洋货充斥各处,已有洪水滔天之势。盖吾国工业素不讲究,各种物品皆粗劣不堪,……一旦光怪陆离之物杂陈市肆,国人任意选购,俨有抛弃本货沉溺洋货之势。大者佳者无论矣,甚至零星杂物,亦惟洋货是用。”这反映出当时(     
A.对外通商导致了传统手工业的覆灭B.民众与世界市场的联系加强
C.国人崇洋消费观念阻碍了工业发展D.欧美控制了中国日用品市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846年,经上海出口的茶叶占全国茶叶出口总额的七分之一,1851年增长到三分之一,1852年超过全国茶叶出口总额的一半,1853年几乎达到全国出口总额的70%。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通商口岸近代工业的发展B.出口商品结构的不断变化
C.中国对外贸易中心的转移D.传统经济结构的逐步解体
3 . 清同治年间,英商到台湾农村劝诱农民种植茶树“而贷其款”,收成之时“悉为采买”。光绪年间,俄人在黑龙江阿城、双城、滨江等地,以现金和种子贷与种植甜菜的农民,订立契约,所产甜菜归其收购。这一现象主要表明当时中国
A.农村经济市场化的程度提高B.沿海通商口岸农产品商品量增长
C.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D.农业生产部门都卷入了世界市场
4 . 19世纪末,以福州为中心的机坊数约500家,散布在福州附近各村,他们接受布庄行的委托而织制。农民或自置织机,或从厂商处租机并领取原料织成后交给厂商,论件给资。这反映出
A.农村经济结构发生根本变动B.福建地区民族工业发展迅速
C.开埠通商促进自然经济解体D.西方工业文明影响通商口岸
2022-02-15更新 | 108次组卷 | 2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统练三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据记载,英国领事在福州枯坐了3年后,于1847年报告本国说:“并无英船或其他外国船只来此贸易,也没有真心诚意地来考察过商务情形。”到1850年,福州一共有10个外国人,其中7个是传教士。这种局面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自开商埠适应外贸形势变化B.民族工业抵制了列强的侵略
C.福州成为对外贸易主要口岸D.小农经济传统观念根深蒂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如表为1868—1893年中国主要农产品及农产制成品进出口值统计表(单位:两)。由此推知,当时
类型
年份
主要农产品及农产制成品输出值统计主要农产品及农产制成品进口值统计
棉花油类棉花糖类茶叶蔬菜
18682510888537172015587821491942997095733903255501087048
18732828890139299139228774661212146678809512691354575
1878198296993201318423681751792970495137623.24610893328
188317470238321740512410261090072100300461901355361123627
1888200703513209325122282843112721512651666912597621707248
1893257875043055872361661828022876607077428635608251571058

A.农业区域发展呈现了不平衡的态势
B.传统的自然经济形态受到冲击
C.民众生活依赖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列强逐渐加大了对华资本输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7 . 鸦片战争后的半个世纪里,洋纱输入最多的是产棉稀少的华南、西南地区,而江南地区输入洋纱要少得多,上海附近的松江地区土布店收购土布时声明“掺和洋纱,概不收买”。这说明当时
A.自然经济解体的程度沿海超过内地
B.上海尚未成为对外贸易中心
C.洋纱排挤土纱进程受制于原料成本
D.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
2021-06-09更新 | 7087次组卷 | 59卷引用:宁夏银川市银川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鸦片战争前,中国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及商品粮有所增加;战后,在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一系列刺激下,其出口增加的幅度大为提高,1840- 1894年,仅桑蚕茧的产量增加了147万担,价值为4157万余两关银。这一变化
A.反映出中国日益卷入世界市场B.表明中国逐渐收回了关税主权
C.便利了西方列强对华商品输出D.说明中国经济作物竞争力提高
2021-05-05更新 | 205次组卷 | 5卷引用:宁夏银川市贺兰县景博中学2021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9 . 1902年,天津城墙拆除。1906年,汉口绅商要求拆除同治年间为抵御捻军修筑的城墙堡垣,张之洞同意了这一请求,并在原址基础上修筑一条后城马路。在绅商的强烈要求下,1914年冬,上海城墙全部拆除。城墙的拆除反映了
A.中国近代的城市半殖民地的性质B.清朝统治阶层适应外国侵略需要
C.商品经济作用下城市的自由发展D.封建统治力量在城市的不断弱化
10 . 在1845-1855年的10年中,英国输华的棉纱,增加仅11%,棉布则减少30%以上。从1856年到1867年,棉纱的全国进口最仍不过360万磅,棉布不过420万匹,和战前的1838年比较,棉布进口略有上升,棉纱进口则反而减少了25万磅。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中国
A.土布质优价廉深受欢迎B.近代棉纺织业发展迅速
C.闭关锁国政策影响犹存D.传统小农经济根深蒂固
2021-01-24更新 | 449次组卷 | 4卷引用:宁夏银川市贺兰县景博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