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 道试题
1 . 中国传统经济结构的逐渐瓦解开始于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018-05-21更新 | 33次组卷 | 2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19世纪四五十年代,洋布“幅宽质细价廉,而适于用,人皆便之,反弃土布不用”。这说明外国商品输入对近代中国的影响是
A.促进了自然经济解体
B.加速了自然经济发展
C.阻碍了商品经济发展
D.导致了洋务运动失败
2018-04-05更新 | 453次组卷 | 16卷引用:宁夏银川市贺兰县景博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学者吴汝纶在《深州风土记》中对直隶一带有如下记载:“畿辅深冀诸州,布利甚饶,纺织皆女工。近来(1900年前)外国布来,尽夺吾国布利。间有织者,其纱仍购之外国,故利入益微。”这说明中国近代手工棉纺织业
A.在洋布冲击下全部走向破产
B.出现纺纱与织布分离的趋势
C.开始向机器纺织的方式转变
D.以洋纱为原料的纺织业迅速发展
4 .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发生的重大变化有
①自然经济解体的速度加快
②近代企业开始出现
③逐渐依附于世界资本主义体系
④各地经济发展日趋平衡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5 . 鸦片战争是西方先进工业文明对中国落后农业文明的一次冲击。下列能够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①中国自然经济日益解体,为新的经济因素的产生提供了条件
②中国开始丧失独立自主地位,逐渐沦为殖民地社会
③西学传入,旧思想、旧观念受到冲击
④中西合璧是中国近代初期生活变迁的典型特征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茅盾在小说《春蚕》中写道:“洋鬼子怎样就骗了钱去,老通宝不很明白……河里更有了小火轮船以后,他自己田里生出来的东西就一天一天不值钱,而镇上的东西却一天一天贵起来。”这段材料从根本上反映了
A.商品经济对小农经济的冲击B.农民阶级的愚昧落后
C.自然经济已经退居次要地位D.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鸦片战争后,外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极大地冲击了中国原有的经济结构,其中对中国影响最大的外国商品是
A.洋纱和洋布
B.咖啡和可可
C.产于印度的茶叶
D.产于泰国的香米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有论者认为,鸦片战争不但打开了中国的国门,而且打开了中国妇女走出中世纪的大门,你认为打开了中国妇女走出中世纪大门的武器是
A.坚船利炮B.洋纱洋布C.自由平等观念D.欧洲风俗习惯
2016-11-14更新 | 207次组卷 | 17卷引用:宁夏吴忠市吴忠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南京条约》签订后,西方人欣喜若狂,“人们纷纷谈论我们这次可是一举而要为全世界三分之一人口的需要效劳了”。然而,“假想市场的美景冲昏了商人的头脑,使他们看不见障碍”。英国人之所以估计过于乐观,是因为
A.受到过去的殖民“经验”的蒙蔽
B.忽视了中国自然经济的排斥力量
C.忽视了中国人民抵御外侮的决心
D.认为中国人乐意接受他们的效劳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据地方志记载,至1897年,无论通都大邑、僻壤狭瞰,衣大布者不过十之二三,衣洋布者已有十之八九。对于此现象理解最准确的是
A.加速了自然经济的瓦解
B.推动了农产品的商品化
C.说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D.土洋结合生活方式普及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