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洋务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9 道试题
1 . 下表为张之洞督鄂时期在武昌兴办的近代工业概况。这反映了(     
企业名称创办时间企业名称创办时间
湖北织布官局1891年铜币局1902年
银元局1893年武昌制革厂1903年
湖北缫丝官局1894年模范大工厂1907年
湖北纺纱官局1894年湖北毡呢厂1908年
湖北官钱局1897年湖北针钉厂1908年
湖北制麻官局1897年
A.工业重心日益向内地转移B.洋务运动发展如火如荼
C.健全的工业体系逐步建立D.国人积极探索国家前途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9世纪60年代以后,清政府不仅大量引译各类西方文献,培养留学童生,还开始派遣官员访问西方,如斌春、郭松涛、曾纪泽等。清政府的这些举措(     
A.利于国人对世界认识的深化
B.反映了洋务派崇洋媚外的风气
C.旨在推动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D.表明清政府开始全面学习西方
3 .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以“自强”“求富”为目标的运动,给中国的“窗户”开了一条裂缝,拉开了中国近代化的序幕。该运动是
A.洋务运动B.清末新政C.预备立宪D.五四运动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代化的含义是什么呢?就英法等西欧国家而言,所谓近代化就是使社会摆脱中世纪的封建形态而资本主义化。这是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包括经济、政治、社会和思想等方面的变革。近代化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世界各国近代化的历程却不尽相同。和英法等国近代化历程比较,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近代化道路具有明显的特色。

——苑书义《中国近代化历程述略》


请围绕“近代化”这一主题,结合中国近代史相关史实,阐述中国近代化的转型历程。(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阐述充分,逻辑严密)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起点,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江南制造总局是个十足的封建衙门。管理者是以督办为首的一群大大小小的官吏,他们对军器制造一窍不通,一切生产技术大权都操纵于洋人手中。有些洋匠不懂技术,招摇撞骗,因造不出火药,竟称“中国天气异于外国,与造此药不宜”。

材料二:1893年,驻外公使薛福成在《出使日记》中写道:“总理衙门大臣萃毕生之全力以经理交涉事务者,殆鲜其人。或以官高挂名,或以浅尝自喜;或骤出骤入,听其自然。一闻《海国图志》《瀛寰志略》两书之名,尚有色然以惊者。”

材料三:奕䜣力倡洋务,又因在兄弟中排行第六,被称为“鬼子六”;洋务派官员丁日昌被称为“丁鬼奴”。郭嵩焘在一片冷嘲热讽中出任第一任驻英公使。

材料四:西洋立国以政教为本;日本仿行西法,大小取法泰西,月异而岁不同;(中国专注于造船、制器、练兵)考求洋人末务而忘其本,自以为安。


(1)结合材料分析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以史为鉴总结洋务运动失败的启示?
(2)有学者认为西方近代的变革首先是精神层面的变革,然后是制度方面的变革,最后才是器物方面的变革,而中国在近代的变革顺序却是正好相反的。联系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的有关史实说明中国近代化的变革顺序。结合所学指出西方与中国在近代变革顺序不同所带来的结果。
6 . 1896年军机大臣及总理衙门的《筹议京师大学堂章程》说:“近年各省所设学堂,虽名为中西兼习,实则有西而无……各省学堂,既以洋务为主义,即以中学为具文,其所定中文课程,不过循例咿唔之事。”这段材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的中国
A.传统纲常礼教已经被抛弃B.中西文化呈现出交融之势
C.教育近代化取得一定成效D.西学成为社会思潮的主流
2021-12-03更新 | 532次组卷 | 1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榆树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复习历史试题
8 . 如图所列内容为某学者对近代某次事件特征的概述。据此推断该事件可能是
A.太平天国运动B.洋务运动C.戊戌变法D.义和团运动
9 . 有学者指出:“假如没有这场革命,清廷不会向西方学习,中国必然会在旧有轨道上徐徐而行假如没有这场革命,汉人士人夫还会继续沉沦。”“这场革命”和“向西方学习”分别是指
A.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B.太平天国运动和洋务运动
C.义和团运动和清末新政D.甲午中日战争和戊戌变法
2021-09-06更新 | 754次组卷 | 2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第五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洋务派创办的企业与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不同之处是
A.采用商办形式B.使用机器生产C.产品是商品D.企业性质不同
2021-07-19更新 | 205次组卷 | 4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第十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