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洋务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 道试题
1 . 煤炭•社会发展

材料一开平矿务局的股份票(如图所示)


材料二唐廷枢拟定开平矿务招商章程共十二条,要旨如下:(一)本局定名开平矿务局,专采开平一带煤铁各矿;(二)本矿系招商集股,官督商办;(三)拟集资80万两,分作8000股,每股津平足纹银10两,任人认购,若日后需再招新股,以20万两为限,合10万两;(四)每年余利,先提官利一分,后提办事人员花红二成,其余八成按股均分;(五)本局所出煤铁,照市价先听机器局及招商局使用,如有剩余,再行出售。

﹣﹣摘编自《唐廷枢时代开平煤矿成功的原因浅析》


(1)指出材料一与材料二史料的类型及各自的价值,并概括开平矿务局经营的特点。

材料三煤炭与英国

时间内容
16世纪晚期地产所有者开始获得煤矿开采权
17世纪以后森林资源被过度开采,煤炭被逐渐用作燃料
1700年煤炭产量300万吨
18世纪50年代末布里奇沃特公爵修建运河,将煤矿同曼彻斯特联系起来
1800年煤炭产量为1000万吨
1826年兰开夏郡的煤矿工人为反抗煤矿主的剥削,展开一系列罢工
1842年从煤矿中获得巨额利润的乔舒亚伯爵的儿子本杰明,发明了旋转的通风道,可以采掘更深的煤层
1842年英国颁布《矿山法》,保护煤矿工人的健康和安全,禁止雇用女工和十岁以下的儿童

(2)请以“煤炭与英国社会发展”为主题,对以上材料信息进行解读。(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表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内涵表,据此,下列各项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核心素养内涵
时空观念指对事物与特定时间及空间的联系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
史料实证指通过严格的检验获取可信史料,并据此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
历史理解指将对史事的简单记忆和叙述提升为理解其意义的情感取向和理性认识
历史解释指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能力,如“客观论述历史事件”等
历史价值观指从此种追求中凝练出来的价值取向,是对历史的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辩证统一

A.洋务运动主要是为了使国家能够抵御外来侵略、镇压国内动荡并加强他们自己的权位
B.洋务运动强调“中体”是为引入“西用”而铺路
C.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说明近代中国开始向西方学习
D.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促进了民众的觉醒,唤起了人们对国家政治事务的关心
2017-09-25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玉溪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3 . 历史研究的原则是“论从史出”,这就决定了辨别史料的价值与真伪是研究的前提和关键。如:近年来,对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人物李鸿章的争议颇多,在全面评价分析李鸿章时,以下史料价值最高的是:
A.长篇历史小说、电视连续剧中的相关内容
B.李鸿章后人编的家谱
C.专家关于李鸿章的史学论著
D.部分李鸿章奏折、书信的影印件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洋务运动成功了吗?

材料一


18731892年上海轮船招商局与英国公司签订合同,规定三公司在中国部分航线营业份额


洋务企业数量变化曲线图

材料二 鸿章持国事,…独究讨外国政学、法治、兵备、财用、工商、艺术。闻欧美出一新器,必百方营够以备不虞。尝设广方言馆、机器织布局、轮船招商局,开磁州、开平铁矿、漠河金矿;广建铁路、电线及织布局、医学堂;购铁甲兵舰,筑大沽、旅顺、威海船坞、台垒;遴武备送德国学水陆军械技艺;筹通商日本,派员往驻;创设公司船赴英贸易。凡所营造,皆前此所未有也。

———《清史稿·李鸿章传》

材料三



(1)材料一这类史料对研究这一问题是必需的吗?请说明理由。
(2)把材料二作为研究问题的证据,使用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3)材料三体现出洋务运动哪些信息?评价洋务运动要坚持哪些原则?
2021-07-08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史料记载,江南制造总局在整个洋务运动时期共翻译社会科学方面的书籍7部44本,其中公法交涉类2部26本。同一时期,京师同文馆共翻译西书25种,其中国际法与外国法类就占了5种。这反映了
A.内忧外患促使政府调整对外政策B.向西方学习成为国人的共识
C.洋务派运用国际法处理外交事务D.国人开始西方制度领域的探索
6 . 洋务运动中随着近代航运事业的发展,产生如下结果:“以湖北一省而论……实因轮船畅行,民间衣食之途,尽为攘夺,江河船只顿减十之六七,失业之人不可胜计。而襄樊一带行店关闭,车户歇业,瘠苦情状,尤不堪寓目。”对此有人批评洋务运动是“刮天下贫民之利而归之于官也”。这段史料说明
A.社会的转型发展往往伴随着部分群体的苦痛
B.片面追求经济变革而不动政治体制只能失败
C.中国近代化过程中底层民众生活的困苦不堪
D.近代航运企业夺利于民说明洋务运动的局限
7 . 近代史料记载,江南制造总局的设备来源——一为容闳赴美采购的机器,二为从虹口美商旗记铁厂购入;福州船政局的设备主要订造于英、法;华盛纺织总厂、湖北织布局、汉阳铁厂,所用设备无不从英国、美国、德国等国进口。由此可知
A.洋务运动开启了西方文明在华传播的历程
B.技术引进加速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与发展
C.清廷政策的调整为民族工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
D.中国民族企业对西方工业文明的依赖性强
8 . 21世纪是被世界各国公认的海洋世纪.阅读材料,回各问题。

材料一   英国颁布《航海条例》规定:自公元1651年12月1日起,亚洲、非洲、关洲无论为英国人或别国人的殖民地,所生长、生产或制造的任何货物或商品,如不是由英国人所有的船舶载运的,都不准输入或带进英国、爱尔兰或英国所属的任何其他地方、岛屿、技民地或领土。

——《帝国风云录》

材料二   1656年,清廷令沿海各省替抚中访所辖文武官员:“严禁商民船只私自出海”,并“不许片帆入口”,一度几乎完全断绝中外正常贸易往来,同时颁布了“迁海令”,在沿海制造无人区。

——《明及清前期保守主义的海外贸易政策》


(1)依据材料一、二,比较英国与清朝海洋政策的不同之处。概述由此产生的不同影响。

材料三   李鸿章在谈到国防安全时说:“敌从海道内犯,自须巫练水师.帷各国皆系岛国,以水为家,船炮精练已久,非中国水师所能骤及.中土陆多于水,仍以陆军为立国根塞.”1879年,李鸿章在《筹议购船选将折》中说:“况南北洋滨海数千里,口岸丛杂,势不能处处设防,非购五铁甲等船,练成数军决胜海上,不足臻以战为守之妙.……中国即不为穷兵海外之计,但期战守可恃,藩篱可固。”

——《清末海军史料》


(2)依据材料三概括李鸿章的海防思想。

材料四   英国政府的优势在于能利用它的威力巨大的海上力量这个武器。海上力量使它富有,并反过来保护了使它致富的贸易。……作为海洋上的统治者,它堵住了海洋上所有交通干线。

——(美国)马汉《海洋战略》


(3)比较材料三和材料四,分析指出近代中国发展海军与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列强的差异。
2020-04-02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河北区2013届高三总复习质量检测(二)历史试题
9 . 洋务重镇
洋务运动是中国现代化的开端,而上海又是洋务运动的重镇。请你在下列材料中选取符合“上海:洋务运动的重镇”这一主题的史料(填写字母)。
10 . 据《申报》载:上海机器织布局在1880年10月公布招股章程后,不到一个月“聚本银三十万光景”。开平矿务局100两的股票在上海价格竞涨到150两左右。电报局的股票在上海面额100两的股票上升到115两。这反映了当时
A.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有所发展
B.股价变动反映企业有利可图
C.股份制企业模式受到官府认可
D.新闻报刊可作为史料研究依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