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初,瓷都景德镇有官窑58座,资金充足,设备先进,民窑不过20座。但官府管理腐败,成本高昂,很快衰落下去。为完成上贡任务,只好改行“官搭民烧”,由民窑烧造……从事商品生产的民窑迅速崛起,明末达到二三百座……清代御窑仅6座。

——摘自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2


(1)材料二中提到的“官窑”、“民窑”各属于什么经营形态的手工业?生产目的有何不同?

材料二   英国的自然科学在工业革命前取得了巨大进步,但法国的应用科学无疑领先于英国。为什么法国的工业发展速度远低于英国呢?事实是,工业革命也产生于其他原因。某些(最为重要)是经济方面,其他是社会方面的。由于1688年的“光荣革命”,英国实现了政治稳定。18世纪英国人口飞速增长,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充裕的廉价劳动力。收税公路和海岸运输发展,加强了国内市场的统一,促进了不同地区更为专业化的分工。最后,尚无一个国家有军事力量向18世纪英国在世界市场的地位发起挑战。

——布罗代尔《文明史纲》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总结英国开展工业革命的有利因素。

材料三   琼州附近的文昌,在1882年,由于廉价的印度棉纱的大量进口,使得本地的手工纺织业破产了。“文昌女工既失其纺纱职业便转入织布”了。又1893年《益闻录》记载:江苏睢宁县,也由于“洋纱盛行,村人均有抱布之乐,户户织棉,轧轧机声”。

——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


(3)根据材料三,说明文昌当地手工纺织业破产的原因。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通久源机器轧花厂是什么性质的企业?这种性质的企业是在怎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材料四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因为我国过去重工业的基础极为薄弱,经济不能独立,国防不能巩固,帝国主义国家都来欺负我们……”“资本主义国家从发展轻工业开始,一般是花五十年到一百年的时间才能实现工业化,而苏联采用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从重工业开始,在十多年中就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

——《新中国成立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93年版


(4)根据材料四与当时历史背景,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启动时,采取“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

材料五   (“一五”计划)农业的投资是非常有节制的。不到总投资的8%。一半以上的投资投入工业。其中90%拨给诸如冶金、机械制造、电力、煤、石油和化工等生产资料的部门,拨款用来扩大农机和化肥生产的此小部分工业投资(3%),证明五年计划中被排在靠后的地位。

——摘自《剑桥中国史》


(5)结合材料五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的“一五”计划与前苏联的“一五”计划在内容上的相同点。
2020-09-07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荆门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经济结构和经济体制是学习、研究经济史的重要内容。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各行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变化示意图


材料二   清末中国人办的制造业和采矿业,集中于上海、南京和汉阳,多是官方和半官方的采矿、冶炼和纺织企业。1895年起,华资制造业数量有了增加。政府在1903年成立商部和1904年颁布“公司法”,各省商绅反帝民族主义情绪也是一个原因。这些企业均有官方资助和支持(如采取部分免税或垄断某些市场等形式)。上海机器织布局和汉冶萍公司就作为官督商办企业由盛宣怀管理,并依靠李鸿章和张之洞支持。即使象张謇的大生纱厂(1899年)和周学熙的启新洋灰公司(1907年)等商办企业,也要归功于官方的关系,大生得到张之洞和刘坤一的支持,启新得到袁世凯的支持。

材料三   



(1)依据材料一,指出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出现这一趋势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近代中国早期制造业发展的特点。
(3)据材料三,指出新中国成立后经济体制的两次根本性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出现这些变化的各自原因。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近代中国,曾经多次发生大规模的股市风潮,使股票的信誉受到沉重打击,对原本即发展不成熟的股票交易市场也形成了巨大的冲击。19世纪80年代初中国股票买卖空前狂热。当时,股市吸纳的大量资金,远远超过了正常范围之内。其实,当时的市场上并无如此之多的流动资金投入股票市场。这批资金主要是上海“钱庄汇划之银”,“平时存放与人,有收回之时,一入各公司股份,永无可提之日矣。”钱庄见有利可图,大肆放款,有些钱庄“资本不过数万多之庄,而放账竟多至数百万”。一且钱庄放款届时无法收回,就会倒闭,金融市场也立刻就会出现银根奇紧,资金难以周转的困境。再加上股票大幅升水,更使得上海金融市场不堪重负,面临崩溃边缘。另ー个不正常的情况是,时人购买股票,极少过问公司的经营状况,具有很大的盲从性和投机性。各矿局股票在当时十分抢手,一些矿局“其何处开矿,何处采金,事无征兆”,有的甚至“所谓矿产者不过买得山地几亩,所谓矿厂者不过搭成草屋数间,所谓矿质者,也无非为掩耳盗铃之计”。尽管如此,这些矿局的股票仍然被盲从者大肆抢购,由此也埋下了日后出现危机的祸端。1883年底,上海数家丝栈因投机与经营不善出现倒账现象,很快波及其他行业。各家钱庄立即停止放款,并催还先前的大量放账,但却无法收回,许多钱庄因此而歇业或倒闭,特别是红顶商人胡光墉的阜康钱庄倒闭,引发严重的金融风潮。股市受此影响,先前市价一路飙升的众多股票,开始以无可阻挡之势全线暴跌。

                                                                    ——摘自朱英《中国近代史十五讲》

材料二   1929年10月下旬,一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风暴首先猛烈袭击美国,不久便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这次危机从金融业开始。1929年10月24日组约证券交易所股票价格暴跌,人们疯狂地抛售股票,成为危机的序幕。10月29日股票价格下降速度之快,就连股票行情自动显示器都跟不上。在一周之内,仅纽约证券市场就损失100亿美元。股票市场的崩溃使美国最先跌入了全面的经济危机,而美国的经济危机又通过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等渠道,迅速蔓延到加拿大、日本和西欧各国,袭击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这次危机持续到1933年,遍及工、农、商、金融各个行业。

                                                                 ——摘自徐蓝《世界近现代史1500—2007》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中国近代股市风潮出现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美国股市暴跌与中国近代股市风潮原因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2019-12-25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龙泉中学、潜江中学2019年高三12月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4 . 随着中国大门被迫打开,西方先进的机器生产方式使中国人眼界顿开,先进的中国人引进进了西方先进的科技和生产方式,中国近代化从此开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抑臣尤有所陈者,洋机器于耕织、刷印、陶埴诸器,皆能制造,有裨民生日用,原不专为军火而设,妙在借水火之力,以省人物之劳费……臣料数十年后,中国富农大贾,必有仿造洋机器制作以自求利益者,官法无从为之区处。

——李鸿章《置办外国铁厂机器折》(1865年)

材料二   (1893年有人写信给张之洞说)方今机器之利,粤人知其益者,十之八九;两江闽浙,十之二三;河洛以北,万不得一。名卿巨公,以为是者半,以为非者亦半。

——《汉冶萍公司》

材料三   19世纪六七十年代至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简况表

年份新办民族工业总数/家新增民族工业资金总额/万元平均每年设厂数/家平均每年新增资本/万元
1869—189450多500多1.421.41
1895—1900100450016.7750
1901—1911300560031510
1912—191960013000751625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近代化开始的标志。归纳材料一中李鸿章对于机器制造的认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产生这一认识的主要原因。
(2)材料二反映了19世纪末中国近代工业发展中存在哪些问题?并列举19世纪后期中国人创办的不同性质的近代企业各一个
(3)材料三中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哪一时段初步发展?指出影响该时段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影响中国工业近代化的主要因素。
2019-10-16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黄石市大冶市实验高中2019年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当18世纪来临的时候,中国的康熙皇帝正在用他的文治武功,开辟一个新王朝的辉煌,并开始对对遥远的西方产生了兴趣。此时的英国,正在孕育人类历史上一种崭新的生产方式,后世称之为“工业革命”。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二   到19世纪中期,英国往昔那种田园诗般的风情不见了,代之而起的是一个忙忙碌碌的世界,乡村建起了灰暗的厂房,城镇竖起了高耸的烟囱,工厂里回荡着机器的轰响,高炉前迸射着铁水的光亮。1850年时,英国的城市人口已经超过了60%;铁产量超过了世界上所的国家铁产量的总和;煤占世界总产量的三分之二;棉布占全球的一半以上。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三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近代中国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材料一中“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
(2)据材料二,概述“工业革命”对英国社会生产的影响。
(3)据材料三,指出工业文明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6 . 工业化道路的选择关系着一个国家的发展前途。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近代早期主要民族企业一览表(部分)

企业名称地点资本雇工所用机器或产量
继昌隆缫丝厂广东南海1万元700人使用蒸汽动力
贻来牟机器磨房天津7万元10人机器磨面
通久源轧花厂宁波2万两400人新式扎花机40台
宏远堂机器造纸公司广州15万两每周产纸40吨
燮昌火柴公司上海5万两800人日产火柴50箱

——摘编自林丙义《中国通史》

材料二   工业化道路的问题……从制度选择的层面去考察,在世界范围内,无非有两条道路:一条是资本主义工业化的道路;一条是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道路。从方法或具体路径选择的层面去考察,按照陈云的说法:“工业化不外三条路:重轻并进,先重后轻,先轻后重。”

——沙健孙《毛泽东思想通论》

材料三   


材料四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邓小平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近代早期民族企业的特点。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述新中国初期工业化建设的规划。
(3)材料三的粮食产量变化得益于哪一改革措施?该措施对我国农村经济有何影响?
(4)材料四中邓小平阐明了什么观点?在此基础上,中共十四大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什么?
7 .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帝国沦为西方列强共同支配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随着西方列强侵略的加深,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发生变动。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辅佐秦始皇治国的李斯的经济思想,在其石刻当中,可以窥见一斑。琅琊刻石言:“勤劳本事,上农除末,黔首是富。”石门刻石云:“男乐其畴,女修其业,事各有序……”

——钱穆《中国经济史》

材料二   琼州附近的文昌,在1882年,由于廉价的印度棉纱的大量进口,使得本地的手工纺织业破产了。“文昌女工既失其纺纱职业便转入织布”了。又1893年《益闻录》记载:江苏睢宁县,也由于“洋纱盛行,村人均有抱布之乐,户户织棉,轧轧机声”。

——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

材料三   1887年,他(严信原)在宁波北门外湾头,创设了通久源机器轧花厂。初创时,资本5万两,从日本购入蒸汽发动机、锅炉和40台新式轧花机,雇用工人三四百人,并聘用日本工程师和技师……到1897年,据9月21日《中外日报》称,该厂“开设有年,生意亦畅,现因新添纺织机器,所有前次所用女工,不敷工作,因此招募女工……闻近日女工向该厂报名者颇多”,这表明该厂发展较为顺利,以后续有扩大。

——赵世培等编《浙江近代史》

材料四   1872年8月,李鸿章饬令朱其昂筹办轮船招商事宜。朱其昂提出“由官设立商局招徕”。李鸿章也认为“应仍官督商办,由官总其大纲,察其利弊,而听该商董自立条议,悦服从商,冀为中土开此风气,渐收利权”。

——李侃等主编《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和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对待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基本态度(政策)。
(2)根据材料二,说明文昌、睢宁等地手工纺织业破产的原因。
(3)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通久源机器轧花厂是什么性质的企业?这种性质的企业当时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这类型企业主要特征有哪些?
(4)据材料指出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变动的表现。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中期,欧洲人外迁大部分是自愿的,移民的动力来自于对政治自由、人身安全和更多的社会经济机会的强烈要求。欧洲强国在军事和技术上的优势是它不断扩张的重要原因,也是引起劳动力迁移的因素之一。工业的增长刺激了对劳动力的需求和移民的发展,欧洲移民开始到达城市地区,后来渐渐移入其他国家。欧洲移民改变了一些地区的人口结构和政治版图,使生产商品在世界各个地区实现,移民家庭将新的语言带到了自己所在地区,改变了传统的世界语言区,也将世界上的许多地区联系起来。

——摘编自帕里特克·曼宁《世界史上的移民》

材料二   19世纪中期,列强设立通商口岸后,上海、天津等沿海城市和新兴的工矿城市吸收了大批农村和小城镇人口,形成一股新移民浪潮。随着近代工商业的发展,迁入城镇的城市化移民发挥了与传统移民完全不同的作用。中国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在城市移民中产生,成为中国历史舞台上的新角色。近代列强对廉价劳动力的需求以及东南沿海的人口压力.使东南沿海地区劳工出国成为海外移民的主要形式,这一迁移的过程持续、分布广泛。迁入东南亚、美洲等地的华人,主要从事农业、手工业劳动,也充当矿工。中国移民对迁入国在经济、文化、政治和社会诸方面的贡献和影响,已为举世公认。

——摘编自葛剑雄《简明中国移民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19世纪中期欧洲移民和中国移民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这一时期中国和欧洲海外移民的主要不同之处。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共同作用。
2019-03-25更新 | 1589次组卷 | 29卷引用:湖北省宜昌市葛洲坝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896年初,张之洞派晚清状元张謇在通州设立商务局,张謇心系实业,设立大生纱厂,他试图通过官商合办来集股筹款,但收效甚微,后通过朋友将洋务企业湖北织布局搁置的官机以官股入股,1899年勉强开车生产,1901年在两江总督张坤一的支持下建成纱厂原棉基地——通海是牧公司,后又创办广生油厂、复断面粉厂等,逐步形成工业区。一战期间,张謇进一步扩大规模,注重引进国外先进设备技术,逐步使南通成为中国早期民族工业基地之一,张謇成为苏北著名实业家。

——摘编自凤凰网《重读张謇》等

材料二涩泽荣―早年访欧后被日本明治新政府选拔为民部省长官,1873年他辞去职务,开始建立第一个国立银行,还帮助建立了王子造纸厂、大阪纺织厂等,据统计,由他参与创立的企业总数达500多家”他主张广泛筹集社会资金来创办企业,他认为,国家要达到真正的独立,既要发展本国现代产业,也要培养具有自由平等精神的新知识人才,他一方面把实业家和实业界组织起来,向政府提出政策体议;一方面注意实业教育的普及和实业道德的熏陶,晚年时他致力于社会教育事业和国际友好往来,涩泽荣一为日本现代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摘编自【日】中井英基《张謇与涩泽荣一;日中近代企业家比较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张謇创办实业的发展历程并说明时代背景。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张謇与涩泽荣―在创办实业过程中的共同特点。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866年,方举赞投资200元,在上海虹口创办了发昌机器厂。建厂时只有一座打铁炉,四五个工人,专为美商的“老船坞”加工、制造船舶零配件。三年后,它开始用车床生产,由一个手工锻铁作坊转化为近代企业。19世纪70年代,这家工厂发展很快,已经能够制造小火轮船,不久又生产车床、汽锤等。不过直到此时,发昌机器厂自身的技术力量还很薄弱,它制造的小火轮船,发动机均为英国制造。进入80年代,发昌机器厂受到外商排挤,日趋衰落,到90年代,终于被英商开办的耶松船厂吞并。

(1)方举赞创办的发昌机器厂属于什么性质的企业?

(2)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我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3)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我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时间和地区?

2017-07-04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仙桃市汉江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