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2 道试题
1 . 19世纪中期,在中国水域航行的很多中国商船往往悬挂着外国的国旗,或者中国人租借外国人的名字经办新式企业。这种现象反映了(  )
A.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色彩B.中外商人勾结损害国家利益
C.民族资本受到外国势力压制D.民族资产阶级得到外国支持
2 . 掘浙江湖州达昌缫丝厂老工人沈信宝、倪永正回忆:“我们原来也是有一、二台机子的手工业者,自织自卖,但从光复(1912年)那年后,上海外国货带到湖州,货色好,很受欢迎,从此我们慢慢被打倒。外国货是用新式机器制造的,一套机器都要上千元,我们哪里买得起,就进了资本家的工厂去做工。”这反映出
A.浙江农业生产的商品化加速B.湖州原有的手工业基础较好
C.中国民间资本投资新式工业D.外国入侵使传统手工业破产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到1894年,中国大约有216个机器厂矿和小火轮公司。其中洋务派军事企业19个,经费约5000万余两,雇用工人1万余;洋务派民用企业共约27个,经费2964万元,工人25500-29500人;私人资本企业170个,投资额879万两,工人6万多。这一时期以民族工业兴起为重要表现的经济结构转换对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在经济结构中,新因素虽微乎其微,但有着重要的意义,它成为资产阶级革命发生的原动力。

-摘编自许涤新《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等

材料二   “通州之设纱厂,为张謇投身实业之始。光绪二十一年乙未,中日事定,前部督张属苏、镇、通绅士,招商集股,设机厂,造土货,謇亦承之。”“状元办厂”是令人惊异的,但却决不是偶然的,它也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1899年,该新型纱厂的诞生,也标志着张謇开始从传统的士人群体转向一个中国前所未有的新的社会群体-资产阶级。

---摘引自杨立强《张謇存稿》等


(1)根据材料一,指出经济结构中出现的“新因素”,概述其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写出“新型纱厂”的名称,概括促成“状元办厂”的历史动因。
2021-01-09更新 | 3544次组卷 | 28卷引用:四川省攀枝花市成都外国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某西方传教士在19世纪70年代建议清政府:国家与民同乐,即与民同利,独享其乐,独专其利,美国家不为也。即如造轮船,开铁路,民力所能为者,听其好自为之,朝廷不禁也。倘使民间资本不敷,发国帑助之可耳。”该建议(     
A.导致了民间设厂高潮局面的出现B.有利于中国新的社会阶层发展
C.加剧了外国资本对中国的输入D.扭转了中国对外贸易入超局面
2021-01-06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正阳县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素质检测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表是18781941年《申报》招请买办广告数量曲线图


买办是指中国近代史上,帮助西方与中国进行双边贸易的中国商人,买办阶层推动了中国的洋务运动,催生了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6 . 鸦片战争后,民族机器棉纺织业“突发式”的产生,棉纺织业跨手工业和民族机器工业两个,成为早期工业化进程中二元模式的典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棉纺织业是近代中国最为典型的“两栖”行业。机器工业以“纺”为主,以“织”为辅,手工业以“织”布为重,以“纺”线为次。1913年,国内机制布产量增长到1756万匹,在棉布总产量中的比重也仅为2.26%。与工业化相伴而生的若干现代因素催生了棉织业的原始工业化:华北是民族机器纺纱的集中之地,郑州、石家庄等地也创办了华商纱厂,这些纱厂的崛起为邻近的高阳、宝坻等地的手织业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供应。19世纪末20世纪初,我国相继出现了改良的手拉机和足踏机,手拉机一人一日约能织布四五十尺。1906年,高阳商会集资向天津日商田村洋行购买织机,试办工厂,是为高阳布改良之始。晚清中央和各地方设立了一批传习性质的工艺局所,招收了许多织布学徒,学徒毕业后,成为工场工人。北京政府税务处重申“旧式土布,为织布生计攸关,除仍照土布减税成案每百斤征收出口正税1两及运往内地照纳沿途税厘外,其由此口运至彼口应即免征复进口半税”。

——摘编自彭南生《中国早期工业化进程中的二元模式一以近代民族棉纺织业为例》

材料二   1840牟后,资本主义国家依靠侵略特权的保护和竞争优势,输华商品比战前增加了3.5倍,其中棉纺织品占总价值的70%。原“衣被天下”的东南沿海,一些专以纺织为业的农村因而受到很大冲击。与此同时,外国商人还从中国大量收购农副土特产品。其中以丝、茶为大宗。中国丝、茶的大量出口,刺激了国内丝、茶的生产发展。外商操纵中国丝、茶的出口贸易,使中国的丝、茶生产服务于资本主义市场的需要,并日益商品化。这种农产品商品化的趋势,诱使土地所有者改变农业生产的目的,不得不面对农产品市场,调整种植结构以增加收入。

——摘编自曹中原《中国自然经济究竟何时开始解体》


请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近代棉纺织业的特点,以及推动棉织业原始工业化的因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东南沿海纺织业受到冲击的原因,并简析近代农产品商品化产生的影响。
7 . 下图是近代中国两个历史时期的商办企业资本统计示意图,商办企业资本额大幅增加的原因是
A.国民革命运动兴起B.官僚资本的排挤
C.欧洲列强卷土重来D.政府政策的影响
2020-12-16更新 | 146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市三台中学实验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1919年全国注册工厂数统计表(单位:家)
江苏(含上
海)
直隶(含天
津)

浙江

广东

山东

福建

奉天

湖北

陕西

黑龙江

广西

甘肃

其他各省
1554542333120191933110

上表可以说明当时中国(     
A.工业分布不合理B.生产力水平落后
C.帝国主义放松对华掠夺D.南方地区交通条件优越
9 . 据统计,到1860年止,外国在华设立的船舶、印刷、食品、制药等企业共有30余家,主要设在上海、香港、广州厦门、澳门等地。此外,外商还投资于航运业、保险业和银行业等。这些企业客观上
A.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发展B.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
C.便利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D.催生了中国的近代企业
2020-11-15更新 | 451次组卷 | 6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市三台中学实验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如表1894年前中国部分近代工业的资本构成情况表(单位:万元),据如表可知
A.甲类企业诞生了最早的无产阶级B.乙类企业诱导了甲类企业诞生
C.丙类企业采用了官督商办的形式D.丙类企业的产品主要投放市场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