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统计,18951913年,资本在10万元以上的新建工矿企业全国有549家。18941913年,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平均速度为15%。这一时期创办了许多著名的民族工业企业,如张謇在江苏南通创办的大生纱厂等。

材料二   19121919年,中国的民族工业又得到了一次发展的机会,迎来了一个短暂的春天。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帝国主义列强卷土重来,加紧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刚刚有所发展的民族工业很快萧条下去。


回答
(1)材料一表明,在1895~1913年中国的民族工业的发展出现了一个高潮,根据所学知识指出这个高潮出现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2)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你认为影响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022-10-31更新 | 114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白水县白水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经历了曲折的历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机器制造创于泰西(西方)而效行于中国……天津麦面盛行,今秋又有宁人(朱其昂,字云甫,江苏宝山人)购来磨面机器一座,在紫竹林招商局下开张磨坊,名日“贻来牟机器磨坊”。事系创举,尚未通行。日计焦煤若干,及用机器司务两人外,又需小工十余人,开销似乎过费。然事半功倍,出面极多;且面色纯白,与用牛磨者迥然不相同……闻将续造二座,设肆于天津孔道云。

——18781214日《申报》

材料二   世人皆言外洋以商务立国,此皮毛之论也,不知外洋富民强国之本实在于工。讲格致,通化学,用机器,精制造,化粗为精,化少为多,化贱为贵,而后商贾有懋迁之资,有倍蓰之利……中国人数甲于五洲;但能于工艺一端,蒸蒸日上,何至有忧贫之事哉!此则养民之大经,富国之妙术,不仅为御侮计,而御侮自在其中矣。

——张謇《代鄂督条陈立国自强疏》

材料三   迨欧战告终,出口之粉渐少,外粉又复侵销,麦产不加多而采购者日众,销路不加广而输入者日多,国内战祸不已,利率加重,铁路推广无期,运费增高。凡此数者,有一足制粉业之发展,今兼而有之,其何能淑!此后粉业又入盛极而衰时期。

——《荣家企业史料》上册


(1)根据材料一,说明始来牟机器磨坊在创办和经营上有什么特点。
(2)材料二体现了张謇的“实业救国”思想。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其背景和内容。
(3)根据材料三,说明民族工业由盛而衰的因素。民族工业的兴衰反映了什么?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优惠关税下,外国商品的涌入和1895年以后外国人在中国设厂生产方面享有的特权,给国内手工业和农业带来灾难性的影响。外国人主宰了中国的公共设施建设,通讯业、采矿业、银行业和其他近代企业,外国企业由于拥有巨额资本和强大的生产力,即使在偏僻的山村,其产品比中国对手也更畅销。…把传统纺织作为副业生产的农村妇女失去了工作,农民则勉强糊口也日益艰难。…失去生计的农民也来到城市寻找工作。他们往往在外国人或者中国企业家的工厂里聊以度日。这样,越来越多的沿海和条约口岸成为中国金融、工商业和人口集中之地。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1895-1913年,中国近代民族工业进入初级发展时期。这19年中,国内新创办的、资本在1万元以上的工厂共有468家,平均每年增设24.6家,资本总额高达9822万元,平均每年新投资为516.9万元。值得指出的是,新投资本中80%以上属商办企业,改变了甲午中日战争前以清政府投资为主的特点,民族资本成为本国工业资本的主体。投资方向方面,主要涉及纺织、缫丝、面粉、火柴等轻工业。同时,在工业企业的地区配置上,开始越出沿海、沿江口岸,逐渐向内地城市伸展。

——摘编自王觉非《近代中国工业的发展以及阻碍因素》


(1)根据材料一,指出“外国商品大量涌入”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外国商品的涌入”对当时社会带来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
2022-07-25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英国各行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

材料二:一战期间沪宁杭地区民族工业发展概况示意图


——《必修2历史图册》

材料三:新中国诞生时,旧中国遗留下来不多的工业70%集中在占全国面积不到12%的东部沿海地带,内地和西部几乎没有像样的工业。“一五”期间,苏联援建的156项大型项目中80%在内地,694项重点工程,中西部占68%。1956年中央明确提出:“第三个五年计划必须立足于战争,从准备大打、早打出发,把国防建设放在第一位,加快三线建设,逐步改变工业布局。”在此期间,国家投资2000多亿元,兴建2000多个大中型骨干企业,大部分集中在内地和西部。


(1)材料一图示反映了从1801年至1851年的50年间,英国各行业就业人数的比例发生了什么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图示信息,概括沪宁杭地区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一战期间这一地区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三,概括新中国建立后至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工业布局的特点。并分析这种布局形成的主要原因。
2022-07-07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表1   19世纪70—90年代中国著名的民间投资商办工业
行业时间创办人企业
缫丝业1872年陈启源广东南海继昌隆缫丝厂
面粉业1878年朱其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
采矿业1887年李宗岱山东平度金矿
棉纺业1894年朱鸿度上海裕源纱厂

据表1可知,当时中国的商办工业(       
A.多集中在轻工业部门B.技术水平普遍较高C.发展的环境较为宽松D.依赖外国资本主义
6 . 1865年营口海关报告说,“自从营口开放以来,外国船舶的声誉与年俱增,不仅把本港当地木船排挤了一半,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把大孤山的木船生意也抢了过去。大孤山位于黄海之滨,是一个重要港口”。这表明当时
A.中国经济命脉渐被列强控制B.清政府维护外国航运业的利益
C.列强对华贸易优势日益加强D.中国发展新式航运业势在必行
2021-12-12更新 | 289次组卷 | 8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集才中学老城分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史书记载:1872年侨商陈启源创办继昌隆缫丝厂,采用蒸汽机和传动装置,雇女工数百人,“出丝精美,行销于欧美两洲,价值之高,倍于从前,遂获厚利”。以上材料说明继昌隆缫丝厂
A.属于近代意义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B.产品主要面向国内市场
C.实质是外国资本在华创办的企业D.没有跳出中国传统的生产方式
2020-05-26更新 | 244次组卷 | 60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白水县白水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我国早期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主要分布在上海、广州、天津等沿海城市。主要原因有
①这些地方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②外商企业和洋务派企业的刺激作用
③这些地区在封建社会已有资本主义萌芽
④这些地方已被开辟为通商口岸,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9 . 1872年创办的上海轮船招商局是中国最早的航运企业,1873年创办的继昌隆缫丝厂使用机器进行生产。上述企业所反映的民族工业产生路径包括
①外商投资
②洋务派创办
③商人投资
④手工工场转型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