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洋务运动的含义及兴起的背景、目的和代表人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1 道试题
1 . 1865年,薛福成在《上曾侯相书》中说:“往在十二三岁时,强寇窃发岭外,慨然欲为经世实学,以备国家一日之用,乃屏弃一切而专力于是。”这体现出薛福成志在(     
A.弘扬程朱理学B.致力科举入仕
C.镇压太平天国D.投身洋务自强
2 . 1852年,咸丰帝下令允许汉族地主举办团练。曾国藩组建的湘军逐渐成为镇压太平天国的主要武装力量;李鸿章组建的淮军因配合湘军在苏、浙等地进攻太平天国亦声名显赫。这反映了当时(     
A.地方与中央分庭抗礼B.清朝统治危机加深
C.洋务运动的成就卓著D.太平天国呈现颓势
3 . 张之洞在《劝学篇》自序中反复申明,该书外篇所列学习西方的诸项内容都与六经之旨、三代之义相合,中国“圣经之奥义”“可以通西法之要指”,中国虽未“习西人之技,具西人之器,同西人之法”,但“已发其理,创其制”。张之洞这些言论旨在(     
A.减少学习西方的阻力B.推进洋务运动的开展
C.为戊戌变法提供指导D.维护传统的意识形态
4 . 如表反映二人争论的问题是
1889年张之洞与李鸿章的争论
主张
张之洞储铁宜急,勘路宜缓……前六七年积款积铁,后三四年兴工修造(铁路)……岂有地球之上独中华之铁皆是弃物?
李鸿章筹划开矿,炼成铁条(钢轨),器款甚巨,岂能各省同开?……日本铁路日增,至今工料皆用土产,惟钢轨等项仍购西洋。
A.洋务运动要不要借鉴明治维新B.兴办炼铁业可否举借外债
C.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孰重孰轻D.修筑铁路与炼铁孰先孰后
2022-06-08更新 | 5739次组卷 | 52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高密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世纪40年代和(19世纪)50年代西方的冲击,是使人难以支持的打击。然而,对19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90年代下一代的人来说,西方却成为仿效的榜样,以便更好地加强中国的实力来对付西方。据此可知
A.西方成为中国社会转变的决定因素B.中国社会转变与救亡图存产生共鸣
C.西方思想得到中国社会的普遍认可D.政治领域的近代化是这一时期主导
2022-05-08更新 | 250次组卷 | 5卷引用:2022届山东省新高考模拟历史试卷(一)
6 . 如表是洋务新政时期创办的部分新式学堂。下列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类型新式学堂代表
外国语类京师同文馆、上海广方言馆
军事学校福建船政学堂、天津水师学堂
技术实业学校天津西医学堂、山海关铁路学堂

A.洋务新政致力于建立新式海军B.洋务新政重在学习西方语言
C.洋务新政学习西方军事和技术D.洋务新政意在改变封建制度
7 . 总理衙门大臣对本署事务实行集体负责,有关公务的奏折必须联名上陈。总理衙门成立后,各项新式事务遭到部分清流派人物频繁地上书反对;主持洋务的恭亲王奕䜣和慈禧太后则将倭仁、翁同龢等清流派官员任命为总理衙门大臣。这一策略
A.保证了自强运动的实践成功B.有利于近代化运动的开展
C.促进西学与传统文化的融合D.改变了保守派的思想认识
8 . 如图所列内容为某学者对近代某次事件特征的概述。据此推断该事件可能是
A.太平天国运动B.洋务运动C.戊戌变法D.义和团运动
9 . 洋务运动初期,军事工业生产的产品不经过市场流通而直接调拨各省。19世纪80年代后,沿海各省中哪一省需配备兵船就由该省筹款;江南制造总局和天津机器局等企业,如果所产某种武器的售价高于国际市场价格过多,就会停止生产。这说明洋务运动期间的军事工业
A.创办民用工业本是洋务运动初衷
B.一直关注企业的生产成本和利润
C.一定程度上受到价值规律的影响
D.企业逐渐由官办向官督商办转变
10 . 学者郭廷以认为,"曾(国藩)、李(鸿章)的倡导自强,不只是对内平乱,亦为对外自卫;仇外当然不可,媚外尤为可痛,对于国家民族的伤害,更甚于有形的赔款、驻军"。他意在说明
A.近代中国认识西方的艰辛B.对义和团运动不可抹煞
C.学习西方现代化的重要性D.维护国家主权的重要性
2021-03-17更新 | 286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2021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