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洋务运动的口号、创办的企业及其他活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6 道试题
1 . 政府的政策调控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代沿袭了晚唐以来的土地政策,对合法的私人土地买卖不加干预,土地买卖愈益盛行,“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地主阶级的升降沉浮波动频繁。租佃制历五代而到北宋跃居主导地位,无地少地的农民承担地主土地的耕作,要按照契约的规定,保证缴纳所规定的地租,否则官府便要干预。佃农不仅拥有迁移的自由,还可以受他人的雇佣而非地主的私属。各种分成制的产品地租代替了劳役,佃农有了更多的时间和主动性去安排生产,从而使生产得到发展。

——摘编自漆侠《宋代经济史》

材料二   1872年,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在中国第一次引入股份制。这种筹资方式,开阔了国人视野并促进了招商局的迅速壮大。此后十年间,中国的股份制企业增至20多家。《申报》评论:“招商局开其端,不数年间,风气为之大开,公司因之云集。”1877年,招商局收购美资旗昌轮船公司。据李鸿章估计:“创办招商局十余年来,中国商民得减价之益而水脚(水路运费)少入洋商之手者,奚止数千万。”此外,招商局还率先投资开平矿务局、上海机器织布局和中国通商银行等。招商局创造了历史上的第一次辉煌。

——据虞和平等《招商局与中国现代化》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归纳宋代国家对社会控制相对松弛的表现,并概括其社会影响。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轮船招商局在促进中国早期现代化进程方面的积极作用。
2021-11-17更新 | 208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河西区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交通是人类文明演进的一个重要侧面,它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产生重大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上海轮船招商局成立于1872年,是晚清洋务运动中官督商办企业之一。作为中国第一家近代民族工商企业,招商局进行了诸多的探索。……在招商局的带动下,兴办股份制企业在中国迅速蔚成风气。1872年,股份制企业只有招商局一家,到1887年,在《申报》上公开登载股票价格的企业就达36家。招商局对中国近代经济的开创作用,还表现在它以其先行一步积累起来的资金、人才、管理经验等,或直接创办、或参与投资、或派员管理,带动了一批新兴民族工商企业的兴起。

材料二   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发明蒸汽汽船。他使用从英国进口的万能蒸汽机,驱动客轮在哈得孙河航行,揭开了蒸汽轮船时代的序幕。1811年,英国人利用这项发明也很快造出了自己的汽船。……远洋货轮把英国的消费商品运销到世界每个角落,又把英国所需要的各种工业原料、生活用品运回。交通运输革命从根本上改变了地球上各地区彼此隔绝的状态。它迅速地扩大了人类的活动范围并加强各地之间的交往,为世界市场的形成提供了条件。

材料三   18701900年的铁路网单位:千公里

年份全世界欧洲美洲亚洲非洲澳洲
1870年21010593822
1880年3721691751658
1890年61722433134919
1900年760284402602024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材料四   京沪高速铁路是世界上一次建成线路里程最长、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京沪高速铁路建成通车后,将对加快“环渤海”和“长三角”两大经济圈及沿线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沟通交流,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产生重大积极影响。……京沪高铁是高铁技术的集大成者,科技创新造就多个世界纪录。对沿线地方经济发展产生了直接的带动作用,也促进了相关产业的转型升级。

——摘编自新华网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归纳轮船招商局在促进近代经济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并指出其在中国航运发展史上的地位。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交通工具的发展对世界市场产生的积极影响。
(3)阅读材料三,归纳19世纪后半期铁路交通发展的基本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特点的成因。
(4)根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分析京沪高速铁路的建成对我国经济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
3 . 煤炭•社会发展

材料一开平矿务局的股份票(如图所示)


材料二唐廷枢拟定开平矿务招商章程共十二条,要旨如下:(一)本局定名开平矿务局,专采开平一带煤铁各矿;(二)本矿系招商集股,官督商办;(三)拟集资80万两,分作8000股,每股津平足纹银10两,任人认购,若日后需再招新股,以20万两为限,合10万两;(四)每年余利,先提官利一分,后提办事人员花红二成,其余八成按股均分;(五)本局所出煤铁,照市价先听机器局及招商局使用,如有剩余,再行出售。

﹣﹣摘编自《唐廷枢时代开平煤矿成功的原因浅析》


(1)指出材料一与材料二史料的类型及各自的价值,并概括开平矿务局经营的特点。

材料三煤炭与英国

时间内容
16世纪晚期地产所有者开始获得煤矿开采权
17世纪以后森林资源被过度开采,煤炭被逐渐用作燃料
1700年煤炭产量300万吨
18世纪50年代末布里奇沃特公爵修建运河,将煤矿同曼彻斯特联系起来
1800年煤炭产量为1000万吨
1826年兰开夏郡的煤矿工人为反抗煤矿主的剥削,展开一系列罢工
1842年从煤矿中获得巨额利润的乔舒亚伯爵的儿子本杰明,发明了旋转的通风道,可以采掘更深的煤层
1842年英国颁布《矿山法》,保护煤矿工人的健康和安全,禁止雇用女工和十岁以下的儿童

(2)请以“煤炭与英国社会发展”为主题,对以上材料信息进行解读。(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4 . 随着中国大门被迫打开,西方先进的机器生产方式使中国人眼界顿开,先进的中国人引进进了西方先进的科技和生产方式,中国近代化从此开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抑臣尤有所陈者,洋机器于耕织、刷印、陶埴诸器,皆能制造,有裨民生日用,原不专为军火而设,妙在借水火之力,以省人物之劳费……臣料数十年后,中国富农大贾,必有仿造洋机器制作以自求利益者,官法无从为之区处。

——李鸿章《置办外国铁厂机器折》(1865年)

材料二   (1893年有人写信给张之洞说)方今机器之利,粤人知其益者,十之八九;两江闽浙,十之二三;河洛以北,万不得一。名卿巨公,以为是者半,以为非者亦半。

——《汉冶萍公司》

材料三   19世纪六七十年代至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简况表

年份新办民族工业总数/家新增民族工业资金总额/万元平均每年设厂数/家平均每年新增资本/万元
1869—189450多500多1.421.41
1895—1900100450016.7750
1901—1911300560031510
1912—191960013000751625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近代化开始的标志。归纳材料一中李鸿章对于机器制造的认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产生这一认识的主要原因。
(2)材料二反映了19世纪末中国近代工业发展中存在哪些问题?并列举19世纪后期中国人创办的不同性质的近代企业各一个
(3)材料三中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哪一时段初步发展?指出影响该时段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影响中国工业近代化的主要因素。
2019-10-16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黄石市大冶市实验高中2019年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影响下,中国工业化开始起步。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抑臣尤有所陈者,洋机器于耕织、刷印、陶埴诸器,皆能制造,有裨民生日用,原不专为军火而设,妙在借水火之力,以省人物之劳费……臣料数十年后,中国富农大贾,必有仿造洋机器制作以自求利益者,官法无从为之区处。

——李鸿章《置办外国铁厂机器折》(1865年)


材料二   江南机器制造局已刊未刊各种译著共241种。翻译馆已刊行的193种译书分类如下:政史8种,外交5种,商学3种,教育3种,数学、物理、化学28种,天文、地质测绘9种,农学10种,医学11种,矿冶15种,机械、工程15种,工艺、制造30种,船政7种,军事39种,地图两种,译名表4种,连续出版物4种。

——那世平《江南制造局翻译馆的西书翻译及其特点》


材料三   与近代经济思想家不同,洋务派官员可能尚未意识到工业化的重要,但是他们的实际行动却促使中国逐步走上工业化的道路。

——朱伯康 施正康《中国经济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李鸿章对于机器制造的认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产生这一认识的主要原因。
(2)据材料二,概括西书翻译的突出特点。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三的结论写一篇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200字左右)

6 .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是文化传承的平台,学校发展铭刻着时代的烙印。

材料一宋朝简明学制图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

注:

国子学:最高学府,招京朝七品以上子孙为学生。

太学:招八品以下子弟或平民优秀子弟为学生,主要学习儒家经书、《内经》《道德经》《庄子》等。

辟雍:太学分校。

四门学、广文馆:准备参加科举的预备学校.武学:宋朝始设,为应对外患培养军事人才。

律学:设断案和律令两个专业。

书学、画学:主要学习书法,绘画专业课程及《论话》等理论课程

(1)依据材料一,概括宋朝官学教育的特点。

材料二东京大学于1877年成立。东大模仿德国大学的做法,国家主义色彩浓厚,文理科比例为6:4,鼓吹“法科万能”,为日本现代化培养出数以万计的政治、技术官僚和高级研究人员。到19世纪末,日本大部分阁僚均毕业于东京大学。到世纪之交,日本的医科大学借助于兰学时代的雄厚基础,已接近国际水平。1878-1900年共培养35200名大学毕业生,基本上满足了日本近代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对高级专业人才的需求。此外,日本认真学习西方的实业技术教育制度,注重中等技术专科人才的培养,到1900年中等实业技术学校已有290所,为正在进行工业革命的日本工厂,企业输送了数以万计的熟练、敬业的技术员和技工。明治时期的教育成果不断转化为生产力,推动日本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各项事业迅速发展。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东京大学创办的背景,并简述其对日本的影响。

材料三1898年7月,光绪帝批准总理衙门上奏的《大学章程》,置仕学院。12月京师大学堂开学,设诗、书、礼、仪及春、秋六科。1899年,中西并学,除经史外,开设算学、格致、化学及英文、德文、法文、俄文、日文等普通课程,另立史学、地理、政治专门讲堂。为中国近代国立大学教育的开端。

1902年,师范馆开学招生,甄拔各省绩学之士。振兴实业为其办学宗旨之一.1907年,进士馆改为法政学堂。1909年,始筹办分科,设经、法、文、格致、农.工、商七科,各科俱以预科及译学馆毕业学生升入,近代意义的大学初具规模。

1912年,改称北京大学校,总监督改称校长。1917年,蔡元培任大学校长,整顿校规,祛除弊习,停办工、农各科,专办文.理、法三科。全校学生增至两千人,校中又创设各会,如进德会、哲学会、理科化学演讲会、雄辩会,体育会、技击会、阅书报社、学生储蓄银行、消费公社等。

——摘编自《北大简史:京师大学堂到2l世纪的北京大学》

(3)阅读材料三,对北京大学的发展历程进行解读。

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2018-01-20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杜佑《通典》中记载:“(唐朝科举制度)考核资叙郡县乡里名籍父祖官名,内外族姻……(严禁)刑家之子,工商殊类(应试)。”当时有人说唐朝科举是“五十少进士,三十老明经”,唐代诗人赵暇诗曰,“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材料二

1888年清政府准设算学科取士,首次将自然科学纳入考试内容。
1898年加设经济特科,荐举经时济变之才。
1901年清延实行“新政”后,各地封疆大吏纷纷上奏,重提改革科举。恢复经济特科。
1904年清延颁布《奏定学堂章程》,作为第一个经由政府顺布并在全国范围内付诸实施的官方学制文件,其颁布标志着中国近代学制的诞生。
1905年袁世凯、张之洞奏请立停科举,以便推广学堂,威趋实学。
1906年始清延诏准所有乡试,会试一律停止。

材料三1949年12月教育部召开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明确了新中国教育工作的目的,即“为人民服务,首先为工农服务,为当前的革命斗争与建设服务”。

195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明确提出“党的教育工作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同时指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社会主又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文革”时期,人才选拔制度概括为十六个字“自愿报名,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上大学盖几个章就行,还有补贴,工农子女有优势。1977年,《人民日报》头条刊出,高考招生范围为“工人,农民,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和回乡的知识青年,复员军人、干部和应届高中毕业生”。

(1)归纳材料一蕴含了唐朝科举制度的哪些信息?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概括清朝教育领域改革的特点,并指出其社会背景,

(3)结合材料三及所学,分析新中国成立后不同时期教育政策变迁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

2017-11-05更新 | 21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2018届高三毕业班模拟演练(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61年,曾国藩创办安庆内军械所。

1862年,北京设立京师同文馆。

1865年,李鸿章筹办江南制造总局。

1866年,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局。

1866年,设立福州船政学堂。

1867年,崇厚建立天津机器局。

1872年,李鸿章在上海设立轮船招商局。

1872年,曾国藩派遣容闳率领首批30名幼童赴美留学。

1878年,李鸿章在天津设立开平矿务局。

1885年,天津设立陆军武备学堂。

1887年,南洋、北洋、福建三支海军初具规模。

1888年,北洋舰队建成。

1890年,张之洞建汉阳铁厂。

1893年,设立湖北自强学堂。

——摘编自陈恭禄等《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维新派认为,就当时形势来看,先要变通的就是富国之法、养民之法及教民之法。富国之法有六项:钞法、铁路、机器轮舟、开矿、铸银和邮政;养民之法有四项:务农、劝工、惠商、恤穷;教民之法也有四项:普及教育、改革科举、开设报馆和设立道学。此外,康有为还建议光绪帝裁撤冗官、紧缩机构、澄清吏治和改革官制。

——摘编自陈可畏《康有为〈公车上书〉与〈应诏统筹全局折〉之比较》

(1)根据材料一,归纳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并说明其积极作用。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维新派在近代化探索中的进步之处。
9 . 近代中国工业化的探索

材料一   近代中国主要企业、工业城市及工业集中区域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   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轮船招商局,简称招商局,1950年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港全资国有企业,1979年招商局在深圳创办了中国第一个对外开放的工业园区。1876年创办的开平煤矿即开平矿务局,1999年改制为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中国特大型能源化工企业。


围绕“中国近代工业区的形成”这一主题,从①京津冀地区和③长江下游地区中,选择一处进行解读。
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2021-04-11更新 | 275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1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中科学家占38位。下图两位科学家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两人的科技成果决定时代的发展。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用具体史实说明“两人的科技成果决定时代发展”的理由。

材料二       上海轮船招商局成立于1872年,是晚清洋务运动中官督商办企业之一。作为中国第一家近代民族工商企业,招商局进行了诸多的探索。……在招商局的带动下,兴办股份制企业在中国迅速蔚成风气。1872年,股份制企业只有招商局一家,到1887年,在《申报》上公开登载股票价格的企业就达36家。招商局对中国近代经济的开创作用,还表现在它以其先行一步积累起来的资金、人才、管理经验等,或直接创办、或参与投资、或派员管理,带动了一批新兴民族工商企业的兴起。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归纳轮船招商局在促进近代经济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并指出其在中国航运发展史上的地位。

材料三       1984年中国政府正式推行贸易改革,简政放权,减少中央对贸易的集权控制。到1985年,只有约100种产品根据指令性计划出口,另外,有约100种产品根据指导性计划出口,国家只下达这些产品的总出口指标,其余产品全由市场决定。各省市和部委逐步被批准建立自己的外贸公司,广东和福建还享受一些特殊的外贸政策。1988年开始推行承包责任制,生产企业和外贸公司独立经营,自负盈亏。

——摘编自赵志芳《中国工业化的历史变迁与对外贸易政策》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政府在20世纪80年代推行外贸体制改革的原因。

材料四       兴起于1518世纪早期的重商主义以英国托马斯·孟为代表,认为货币是财富的唯一源泉,货币来自于对外贸易,争取外贸顺差,以防止货币外流和增加金银财富。18世纪中晚期,以英国亚当·斯密为代表的古典政治经济学派提出自由放任的经济主张,认为价格是市场调节的“看不见的手”。1936年,英国凯恩斯出版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主张国家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通过增加需求促进经济增长。20世纪70年代,出现了以美国弗里德曼为代表的新自由主义学派,主张制止通货膨胀和反对国家干预。

——摘编自颜昌盛《近现代西方经济思想的变迁与趋势及其影响分析》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方经济思想的变迁反映了资本主义发展怎样的时代特征。
2021-03-01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武清区杨村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检测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