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洋务运动失败和评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6 道试题
1 . 江南制造总局采用机器生产的无烟火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但整体而言,其军备生产品质并不好,且生产成本高于直接购买,出现了“造枪不如买枪”“造船不如买船”的局面。主要原因在于
A.外国资本主义企业的压制
B.西方国家享有协定关税等特权
C.洋务派崇尚西方技术产品
D.洋务企业缺乏科技人才与管理
2019-11-03更新 | 64次组卷 | 3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2021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861年以后,航行于中国沿海及内河的各国商船增多。清政府担心漕粮运输受制于外轮,又无力筹集全部资金统管局务…于是,李鸿章向同治帝上书,要求公开发行股票,通过股票募集资金,然后进行轮船招商。材料表明轮船招商局的创办
A.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初步发展
B.为清廷镇压农民运动提供了资金
C.有利于打破外国对中国航运的垄断
D.开了近代中国股份制的先河
3 . 如下图,早在鸦片战争前清军就已大量装备抬枪。19世纪中后期当欧美军队使用散兵线战术后,其实用价值直线下降。1899年,清军还在大量生产抬枪,英国议员贝思福对金陵机器制造局考察后表示:“所有第一流的现代化机器,都用来生产一些无用的军械。”这说明了

A.清军武器长期领先世界
B.因循守旧加深民族危机
C.洋务运动取得显著成效
D.战术运用决定战争成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以下是张海鹏先生主编的《中国近代通史》前五卷的目录,其中第三卷的卷名最有可能是
A.从《北京条约》到《马关条约》
B.制夷、自强与实业救国
C.从太平天国到洋务运动
D.早期近代化的尝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古代中原王朝对周边少数民族实行“羁縻”政策,即用军事和政治手段控制,以经济物质利益抚慰。道光、同治、咸丰三朝,“羁縻”一词充斥在君臣有关中外关系的上谕和奏折中;光绪以后,这个词不多见了,庚子之后更为罕闻。这一变化表明
A.外交日益半殖民地化
B.近代外交观念改变
C.列强完全控制清政府
D.近代民族国家意识觉醒
2019-06-17更新 | 67次组卷 | 2卷引用:【上好课】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同步备课系列(选择性必修1) -第11课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备作业)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我国城镇人口由1843年的2070万人,至1893年增至2350万人,从占总人d的5.1%上升为6.6%。至1949年增至5766万人,从占总人口5.1%上升至10.6%。从"五口通商”始,至甲午战争前,全国通商口岸34个,这些口岸一般是被迫开放的。中国各地工厂有外资工厂、官办和官商合办工厂、民族资本主义工厂三大类。

——摘自皮明庥《洋务运动与中国城市化、城市近代化》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后,城市的建立和发展受政府支配,城市的功能结构偏重于工业,呈现出工业型城市化。政府是城市化的主导,能通过各种措施限制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自由转移,同时可使政府采取强有力的方式从农业中积累城市化、工业化初始阶段的建设资全。尤其是往前30年,我国城镇人口比重由9.05%上升到13.68%,平均年增长率为0.15%,而同期世界城市人口比重由22%上升到40%,年增长率达0.4%。

——摘编自《新中国城市化建设初探》


(1)据材料,归纳中国古代城市发展变化的总体趋势是什么。
(2)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3)据材料三,概括新中国成立后30年内中国城市化的主要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因素。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8世纪英国手工业生产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为英国提供了大量资金和技术。随着飞梭的应用,棉纺织业纺与织两大部门间的平衡被打破。经过一系列机器的发明和应用,纺纱部门机械化技术革新已基本完成。随着工业革命的展开,蒸汽力取代水力作为机械动力,生产要素得以突破地域限制。蒸汽鼓风设备的发展完善了焦炭冶铁法,使英国的冶铁业出现了新的飞跃。铁路运输业的兴起和发展,对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到19世纪40年代,机器制造业开始发展起来,为机器大工业生产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摘编自王觉非《近代英国史》

材料二:经过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和农民起义的冲击,统治集团一部分官僚主张改弦更张,学习西方长技。自19世纪60年代始,洋务派官僚先后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金陵机器局等军事工业。这些军事工业虽然就生产关系而言还不能说是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但它们从外国购进设备来生产船舰、枪械、弹药。这一时期洋务派还委派商人招揽民间资金创办上海机器织布局、汉阳铁厂等民用工业。除制造业外,洋务派还创办了上海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天津电报总局,从而建立了中国自己的近代采矿、航运和通讯事业。

——摘编自刘芃《历史学习精要》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英国工业革命与中国洋务运动开展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洋务运动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洋务运动特点的形成原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在中国封建社会,重农抑商政策被视为“国策”,洋务运动标志着清政府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开始发展工业。在洋务运动中,洋务派最成功、最有远见的举措是
A.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B.创办新式学堂
C.创办近代民用企业
D.创办近代海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轮船招商局成立后首先遇到美国旗昌轮船公司的竞争。旗昌公司联合其他外国船运公司将运价压低一半,力图一举击垮新组建的轮船招商局。招商局通过吸纳商股、延揽漕运等方式度过了难关。旗昌公司在竞争中败下阵来,股票下跌一半,濒临破产。轮船招商局决定购并旗昌轮船公司。材料主要说明
A.洋务企业一定程度上抵制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侵略
B.民族资本主义与外国资本竞争激烈
C.洋务企业在夹缝中艰难生存
D.洋务企业实力强于外国资本主义企业
2019-05-13更新 | 333次组卷 | 31卷引用:【单元测试】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尖子生选拔卷(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提分小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中医是中华民族的瑰宝,鸦片战争后不断受到西医冲击。19世纪70年代,一些洋务人士和绅商有感于西医的功效,纷纷捐资筹建西式医院,各地就诊西医人数大大增加。20世纪初,大量中医人士也学习西医。据此可知,西医传入中国
A.缘于洋务运动的开展
B.推动近代医学的进步
C.是对中医价值的否定
D.是西方文化侵略的产物
2019-05-08更新 | 925次组卷 | 23卷引用: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第六单元医疗与公共卫生单元练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