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背景、表现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数据统计可以通过数值关系的变化来反映事物的数量特征、变化规律及内在关系。下表是北洋政府统治时期三家煤矿成本分析。据此可知(       
1922年保晋、中兴、开滦煤矿税负比较
煤矿阳曲保晋煤矿枣庄中兴煤矿唐山开滦煤矿
资本性质民族资本官僚资本外国资本
每吨产煤成本2.0212.0251.500
每吨运费3.2311.2631.188
每吨税捐1.7310.2000.268
每吨总成本6.9833.4882.956
捐税占总成本比重(元)24.79%5.73%9.06%

A.列强侵略导致民族工业衰落
B.封建主义制约民族工业发展
C.民族工业自身的“先天不足”
D.民族工业发展遭到多方排挤
2023-02-23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据张之洞在《筹设炼铁厂折》中统计,1889年,“内地铁货出洋以锅为大宗,其往新加坡、新旧金山等处,由佛山贩去者约五十余万口,由汕头贩去者约三十余万口,由廉州运往越南者四万余口”。据此可知,晚清(     
A.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B.与世界市场的联系日益密切
C.冶铁炼钢技术获得了较大进步D.洋务派兴办企业取得一定成效
2022-12-13更新 | 284次组卷 | 4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产生后,历经曲折,风雨兼行。结合所学知识,根据下列研究数据,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1858—1911年新设民用工矿企业及其创办资本统计表(资本数单位:万元)
1858—1894年1895—1911年
总数年均总数年均
家数1534.1480047.06
资本数3803102.7816578975.18
每家资本24.8620.72

①近代民族工业兴起与初步发展   ②民族工业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
③城市手工业有了一定程度发展   ④民族工业发展出现第一个高潮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2020-01-17更新 | 953次组卷 | 21卷引用:云南省玉溪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促进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民国建立至全民族抗战爆发前,中国进入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发展新式工业的过程中,一些官员以官方代表的身份担任了监督、经理等职位,并在政府的鼓励下充当了投资者。从19世纪60年代起,先后有王韬、郑观应等人不断鼓吹新的社会价值观,对商业的重视甚至有点夸张,这种新的价值观终于在1903年得到官方确认。于是从传统社会中连渐分化出一个工商业精英集团。

—许纪霖、陈达凯主编《中国现代化史》

材料二中国历年新设商办面粉业数据统计表(1914~1923年)

年份

家数

资本(千元)

创办人或企业代表

1914~1918

63

10658

荣宗敬、荣德生等

1919~1923

65

17627

—杜恂诚《民族资本主义与旧中国政府》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近代中国“工商业精英集团”形成的主要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民族面粉业在一战后的发展态势和内在动因,简述民族工业十年的发展对近代中国民主革命进程的影响。

2018-07-16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市级联考】广西钦州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材料一   汉初尊崇黄老思想,实行无为而治,历经七十余年,给汉武帝留下不少遗产。一方面,“国家无事,非遇水旱之灾,民则家给人足,都鄙廩庾皆满,而府库余货财。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另一方面,“当此之时,网疏而民富,役财骄滥,或至兼并,豪党之徒,以武断于乡曲。……奴绝和亲,侵抚北边,兵连而不解,天下苦其劳,而干戈日滋。”

——据司马迁《史记》等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初“无为而治”给汉武帝留下了哪些历史遗产。

材料二 两宋时,国家建立了渐趋完善的商税制度,从而以法律的形式承认了民营商业的存在及其合法性,而商税也在很大程度上提供了国家维持魔大的官僚机构正常运行和两宋王朝赡军养兵的巨额费用。“以朝廷雄富,统言采山教海,一年商利不入,则成湖均需”。“州那财计,除民租之外,全赖商税”。唐宋以来,商业镇市的崛起和繁荣所带来的商税在国家财政收入中的地位显得越来越重要。宋代设镇的标准是“民聚不成县而有税者,则为镇。”官府积极促进镇市的设置。“州县官凡有所需索,皆取办于一镇之内。”

——捕编自冯芸、吴臣辉《宋代商税制度的确立与国家商业政策的调整》


(2)依据材料二,概括两宋时期调整商业政策的表现。结合所学分析其原因。

材料三   清朝的田赋和商税统计(1776年一1911年)


阶段 时间 田赋 工商税总额 对赋税结构的解读
数额(单位:元)%数额(单位:元)%
第一阶段 1776年42,771,3007315,930,20027
1842年42,293,2827613,030,58924
第二阶段 188549,829,4234853,405,20152
189051,999,6754466,323,10056
第三阶段 190357,269,1943892,143,42262西方国家资本输出进一步破坏自然经济,
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清末推行
新政,近代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工商
税成为政府财政的重要来源。
191174,076,07327202,723,65873

——摘编白林满红《银钱:19世纪的世界与中国》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仿照第三阶段对前两个阶段的赋税结构进行解读。
6 . 下表是对81家早期民族资本主义工矿企业主要创办人原有身份的统计结果。该结果反映出
A.早期民族资本家多由官僚及买办转变而来
B.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地域分布具有不均衡性
C.中国早期民族资本家拥有的资本数额较少
D.中国早期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举步维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