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9 道试题
1 . 如图是中国近现代四种经济形式的发展走势示意图,其中3所代表的经济形式是
A.民族资本企业B.洋务企业C.外国资本企业D.官僚资本企业
2022-05-19更新 | 175次组卷 | 43卷引用:2013届北京市丰台区高三第一学期期末练习历史卷
2 . 晚清时期,中国的商业经营形式产生了新变化。下列历史事件可以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①在广州设置公行,统揽对外贸易事务
②上海出现了最早专营股票的证券机构
③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家银行在上海创办
④第一家大型百货公司在香港成立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3 . 近代中国国民收入估算,从下表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近代中国
年份1850年1914年1936年1949年
国民收入(亿元)181.64187.64257.98189.48
人口数(亿人)4.16664.552345.107895.4167
人均收入(元)43.5941.2250.5134.98

①经济发展缓慢并伴有巨大的波动
②人口的过度增长阻碍了经济发展
③人民生活水平总体呈下降的趋势
④日本侵华战争严重破坏经济发展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1-03-07更新 | 184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2021届高三3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下表是《近代中国国内市场商品量估计》统计表(单位:亿两)。下列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1870年1890年1908年1920年1936年
国内生产品9.6810.3218.0257.61109.01
进口商品0.711.424.978.4911.16

①国内市场商品总量不断增加,商品经济日益发展
②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加深,自然经济失去主导地位
③列强倾销商品,中国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④国家政策调整和国际环境变化影响市场商品总量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表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工业企业创办情况表。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的民族工业企业
企业名称创办人的身份(当时或以前)资本关系
南通大生纱厂张謇(翰林院编修)领用官机,并征集商人资本
崇明大生纱厂张謇(翰林院编修)有恽莘耘(道员)王丹揆(按察使)刘聚卿(参议)股份
上海振华纱厂吴祥林(买办)中英合资,与怡和洋行有关
上海公益纱厂祝大椿(怡和买办)中英合资,与怡和洋行有关
①以经营重工业为主   ②以官督商办为主,标志近代工业起步
③出现新的经营形式   ④对国内官僚势力和外国资本有依赖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 . 经济政策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作出调整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武帝时期,由于财政危机,国家取消行之已久的盐铁特许制度,由政府自行经营盐铁。其时,王国的问题已经解决,山海资源的垄断权已全部收归朝廷。盐铁官营,国家不仅占有原有盐铁商人的利润,而且把农民对盐铁的消费纳入到国家的财政时常。国家一旦控制了盐铁,大量为豪族地主所隐占的人口,在盐铁官营之下,不得不出高价食官盐、用官铁,等于是向国家交税。“天下之利”尽由国家掌握,将商人排斥于流通领域之外,本质上是国家通过商业独占以榨取农业赋税的一种方式。

——摘编自程念琪《国家力量与中国经济的历史变迁》


(1)结合材料,分析汉武帝时期实行盐铁专营的背景和作用。

材料二   至两宋时,国家建立了渐趋完善的商税制度,从而以法律的形式承认了民营商业的存在及其合法性,而商税也在很大程度上提供了国家维持庞大的官僚机构正常运行和两宋王朝赡军养兵的巨额费用。“以朝廷雄富,犹言采山煮海,一年商利不入,则或阙均需”。“州郡财计,除民租之外,全赖商税”。唐宋以来,商业镇市的崛起和繁荣所带来的商税在国家财政收入中的地位显得越来越重要。宋代设镇的标准是“民聚不成县而有税者,则为镇。”官府积极促进镇市的设置。“州县官凡有所需索,皆取办于一镇之内。”

——摘编自冯芸吴臣辉《宋代商税制度的确立与国家商业政策的调整》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两宋时期政府商业政策的调整并分析其原因。

材料三   中国的出赋和商税(1776年—1911年)

田赋工商税总额
数额(单位:元)%数额(单位:元)%
177642771300731593020027
184242293282761303058924
188549829423485340520152
189051999675446632310056
190357269194389214342262
1911740760732720272365873

——摘编白林满红《银线:19世纪的世界与中国》


(3)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以社会经济与政策变迁为视角,解读赋税结构的变化。(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7 . 阅读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统计资料。出现投资加快的主要原因是
时间兴办企业情况资本额(1银元重7钱)
18720—1894年商办厂矿企业共170家投资总额879万两
1895—1900年新开设工矿企业104家新增投资2302.4万银元

A.列强加强对中国的资本输出B.甲午战争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
C.清政府对内经济政策的调整D.中国封建的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
2020-07-22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14届高三下学期查漏补缺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899年,张謇创办大生纱厂。大生纱厂《厂约》开宗明义写道:“通州之设纱厂,为通州民生计。”继大生纱厂之后,他又创办了广生油厂、阜生蚕桑染织公司、资生冶厂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张謇创办的这些企业
A.扭转了近代经济落后的局面B.标志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
C.是实业救国思想的生动体现D.弘扬了儒家传统的经济政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904年清政府任命候补道员谭学裴创办溥利呢革公司(北京清河制呢厂的前身),1908年破土动工。公司名为“溥利”,因为是官商合办,寓意官商可以普遍得到丰厚的利润。这家公司的创办
A.沿用洋务派兴办民用工业的某些做法B.标志北京地区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诞生
C.体现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D.得益于欧洲列强放松对华的经济侵略
10 . 甲午战争后,康有为、梁启超等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这一运动的社会经济背景是
A.传统自然经济彻底瓦解B.洋务运动创办军事工业
C.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D.民族工业出现短暂春天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