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短暂的春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七年战争以后,英国出台了一系列针对殖民地的征税法案,以偿还战争的债务。北美殖民地人民抗议不息,并采取不进口行动等方式,联合抵制英国的商业。1770年,英国议会做出了让步,取消了除茶税之外的其他税收。但由于茶税的存在,波士顿茶商同英国东印度公司在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波士顿茶商对东印度公司的特权十分不满,愤怒的茶商在1773年将3艘英国商船上的茶叶倒入大海。不久,英国制定了打击波士顿的“波士顿港口法”。纽约、弗吉尼亚以及其他殖民地纷纷指责英国的措施违背宪法,危害了殖民地的自由。各殖民地表示将派遣代表召开大陆会议,他们将坚决执行大陆会议的决策。1774年第一届大陆会议召开,宣布抵制英货,特别是停止输入英国的茶叶和酒类,因为这些进口的饮料不够“爱国”。

——摘编自雷芳《“波士顿茶会”与第一届大陆会议的召开》

材料二 鸦片战争以后,列强依仗特权逐渐控制了海关,在中国大肆开设洋行以对华进行经济侵略。1915年因“二十一条”的签订,1919年因巴黎和会的外交失败和1927年固日本出兵干涉北伐战争并制造了“济南惨案”,中国先后多次发起了抵制日货运动,并得到了全国的学生团体、商人团体以及部分政府官员的积极响应。抵制日货运动得到了政府的认可,并成为北洋政府和国民政府的重要外交策略。在抵制日货运动的同时,不少明智的爱国企业家认识到抵制日货只是一种消极的行动,它不能从根本上摆脱我国经济衰落的困境,于是他们在积极发展国产精品的同时,大力推进提倡使用国货的爱国运动。在民国时期,抵制日货运动逐步发展为倡导国货、改良国货运动,推动了我国国货向前发展。

——摘编自王春馨《从“抵货运动”到“国货运动”看民族主义的发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美殖民地抵制英货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美殖民地与中华民国时期抵制外货的异同点。
2021-07-31更新 | 251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新余市第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