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民族工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6 道试题
1 . 如表为长江流域数省历年物价指数。它表明
代表城市1937年6月1939年1940年1941年1942年
江西赣州100156.4356.9845.43016.5
湖北郧阳100307.5583.51114.33201.6
湖南衡阳100279.8452.71020.44588.0
四川成都100182.8580.91525.44396.9

A.经济发展极不平衡B.经济深受战争影响
C.国民政府统治腐败D.民族工业日益萎缩
2022-05-08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山东省新高考模拟历史试卷(二)
2 . 据记载,1935—1942年间,陕西共设立大小新式工厂150余家,平均每年建厂19个;资本在10万元以上的有59家,100万元以上的有13家,资本总额5202万元,为民国前期新式工业资本总额的28倍。这表明抗战时期
A.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突出
B.抗日根据地建设效果明显
C.西部地区近代化取得成就
D.政府加大中西部发展投入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当代作家陈杰创作的长篇小说《大染坊》以陈寿亭艰难创业为主线,谱写了一曲民族工业的悠长挽歌。其中许多情节反映了晚清民国时期的重大历史现象,小说梗概:清朝末年,父母早亡的乞丐陈六子被善良的周村通和染坊周掌柜收留,留在染坊做小伙计,并改名陈寿亭。十年后,由于陈寿亭经营得法,通和染坊渐渐挤垮了其他的染坊,成了周村最大的染坊。之后,陈寿亭同张店大户卢老爷共同在青岛创办了大华染厂,留学德国学习染织归来的卢家长子卢家驹担任董事长,从此走上了工业印染之路。“五四”运动爆发后,陈寿亭拿出积压的窄幅布,让学生做成游行的横幅,既支持了爱国运动又为自己作了广告,大华染厂及飞虎牌染色布名震青岛,逐渐成为山东的第二大染厂。”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三省难民纷纷乘船到青岛逃难,陈寿亭又收留了一大批逃难的东北染厂的职工并加以抚恤。期间,陈寿亭断然拒绝了与日本商人的合作,借着抵制日货运动以及与上海林氏印染厂的合作,进一步发展成为青岛印染界的大亨。随着时局的艰难,陈寿亭改往济南发展。七七事变后,济南各界把韩复榘看成了救星,希望他能凭借黄河天险,挡住日本人。不料,韩复榘却弃城逃跑。陈寿亭对这个国家彻底失望,生日宴上吐血而亡。


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知识,从上述梗概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单写出所提取的小说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
4 . 据材料统计,1937年川陕等西部地区共有工厂237家,还包含一些作坊工厂。到1940年,西部地区工厂合计达1354家,仅重庆就有429家。这说明了
A.西部优越的资源条件有利于企业发展
B.重庆是抗战时期的经济中心
C.国民政府为持久抗战做准备
D.西部的开发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2018-12-01更新 | 332次组卷 | 19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山东省济南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937年国民政府对民营工商业的贷款为14.71亿元,1939年增至25.78亿元。政府还从国外购得五金、化学、电气等器材,以低价供给民营厂矿。国民政府扶持民营工矿业的主要目的是
A.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B.服务战时形势的需要
C.抑制官僚资本的膨胀
D.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2019-05-09更新 | 213次组卷 | 24卷引用:山东省邹城二中2019届高三4月份文综定时练历史试题
6 . 1938年,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大会决定:经济建设以军事为中心,对粮食、矿产、税收、金融、交通、物价等实行全方位的管制。国民政府这样做主要是由于
A.抑制官僚资本的膨胀
B.推行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C.经济建设服务于抗战
D.积极发展民族资本主义
2018-02-17更新 | 295次组卷 | 20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四中2019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块检测(2)历史试题
7 . 下图是青岛瑞蚨祥绸缎店利润额折线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甲段上升是因为受到洋务企业刺激
B.乙段上升是因为欧洲列强停止对华商品输出
C.丙段下降是由于政府限制民间设厂
D.丁段下降重要原因是受到长期内外战争的打压
2019-08-11更新 | 186次组卷 | 24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夏津第一中学2019年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251011日卢作孚、陈伯遵等13人发起,在合川县通俗教育馆同意组建一个公司,命名为“民生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265月,民生公司拥有了第一艘船“民生轮”19301935年间,民生公司合并或收购了华轮28般,外籍轮船15艘。到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前,民生公司基本上控制了川江航运……全面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决定迁都重庆。在短短40余天内,公司日夜兼程,在日机的狂轰溢炸下,将全部人员和军工业要物资抢运进川。其艰险程度和取得的成绩中外瞩目,被誉为“中国实业界的敦刻尔克”由于内战导致通货膨胀和国统区经济崩清,加之关货横行,多数投资事业开工不足,亏损惨重,甚至停业倒闭……19508月户作孚向周恩来总理提出的“公私合譬”设想正式得到中央政府的批准,成为了新中国最早实行“公私合营”的私营企业之一、《人民日报》在19561011日头版刊登《公私合营企业的一个范例》一文,赞扬民生公司的“公私合营”……

——据《时局变化和民生公司的兴衰》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出一个观点并简要阐述。(要求:观点明确,表达通畅,史论结合,论证合理)
2022-05-31更新 | 83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高中名校2024届高三12月统一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9 . 探寻“下落不明”的一群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剑桥中国史》中认为:“在中国历史长剧的发展中,中国商人阶级没有占据重要的位置。它只是一个配角——也许有几句台词——听命于帝王、官僚、外交官、将军、宣传家和党魁的摆布”。吴晓波在《跌宕一百年——中国企业1870——1977》前言中把“中国近代企业家”称为一个“下落不明”的阶层,并认为这显然是一种不公平的现象。

近代著名民族企业家


陈启沅
1859年赴安南(越南)佐兄料理商务,经商致富。1873年,回国创办继昌隆机器缫丝厂。该厂采用自己设计的机器设备,雇工人六、七百人,出丝精美光洁,远销欧美,为中国第一家民族资本经营的机器缫丝厂。1881年该厂因同业竞争,被视为异端,南海知县下令停产。

张謇
1894年,张謇考中状元,1895年,奉张之洞之命创办大生纱厂。1905年,张謇与马相伯在吴淞创办了复旦公学1910年,连续三次在京发起以设立责任内阁和早开国会为号召的请愿活动。1915年,因袁世凯接受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部分要求,愤然辞职。1917年,在张謇支持下,同济医工学堂同济大学前身)在吴淞复校,此外还陆续创办了图书馆、盲哑学校等。19181023日,与熊希龄、蔡元培等人发起组织了“和平期成会”。

卢作孚
1910年,加入同盟会,从事反清保路运动,投身辛亥革命。1925年,创办民生公司,陆续统一川江航运,迫使外国航运势力退出长江上游。1938年秋,卢作孚领导民生公司组织宜昌大撤退,用40天时间抢运150万余人、物资100万余吨,挽救了抗战时期整个中国的民族工业,受到国民政府嘉奖。

依据材料中近代企业家的足迹,并结合所学知识,还原中国近代民族企业家的历史价值与作用。
2020-10-22更新 | 139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诸城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九一八”事变后,国民政府作出多项开发西北的决议,包括移民屯垦,发展农工牧业、矿业、水利、交通等。1932年,西北问题研究会成立,《西北问题季刊》等杂志涌现。行政院与中国农民银行、中央银行等联合成立办事处,并设立各级分支机构。1933年,西安集成三酸厂(硫酸、盐酸、硝酸)成立,带动了制革、印染、矿冶、火柴、造纸等工业的发展。1934年,陇海铁路开通至西安,从西安通往西北各地的公路也相继通车。1936年,商办大华纺织厂成立。全面抗战爆发后,蒋介石提出“西北是建国的根据地”。1938年,内迁陕西的企业以面粉加工、棉毛纺织、火柴制造等为主。1941年,西北经济研究所成立,一批学者提出物资调节和优化物价统制等办法,还对各种经济门类展开了大量的研究,有的还注意到要协调各行业发展与自然资源之间的关系,如西北土地的利用,土地的改良等。

——摘编自王红岩《抗日战争时期西北经济开发述评》等资料


围绕材料中抗战时期西北地区开发,结合所学知识,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