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民族工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6 道试题
1 . 抗日战争期间,日本曾印制了四十多亿高质量的法币假钞,投放到国统区。国民政府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在重庆设立日伪钞票的造币厂,制造出15000多箱假钞,并将假钞偷运到了日伪控制的地区。国民政府的这一做法
A.加剧了国民政府区域的通货膨胀
B.挫败了日本“以战养战”的企图
C.为持久抗战提供了一定经济支持
D.稳定了国民政府的战时财政体制
2 . 1942年国民政府财政部宣布:“茶盐为日用必需品,关系国民经济至巨,业经中央决定实行专卖,所有过去原有专商引岸及其他关于私人独占盐业之特殊待遇及权益,应即自专卖实行日起一律废除。”这一政策
A.推动了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开展B.其目的是适应抗战的需要
C.顺应了中国近代化发展的潮流D.抑制了官僚资本膨胀的势头
2020-09-27更新 | 91次组卷 | 18卷引用:山东省夏津县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卷
20-21高三上·广东·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下表是1936—1947年中国进出口贸易价值各国所占比重表(各时期各国总计为100)对其变化的原因分析,最确切的一组是
年份香港日本及台湾美国英国德国法国苏联其他
19361.916.619.611.715.91.90.132.3
19471.81.750.16.91.20.338.0

(说明:1936年台湾地区出入口贸易包括于日本以内,1947年,日本对华贸易不包括台湾)
A.两极对峙、西欧的衰落B.中美新商约签订
C.西欧的衰落、苏联崛起D.国共内战的爆发
2021-04-21更新 | 57次组卷 | 3卷引用:2020-2021学年学科网大联考高三11月考后强化历史试题(山东卷)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国民政府成立伊始,即接受了统制经济学的主张,开始筹划建立国有经济体系。1928年11月,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通过《建设大纲草案》,规定:“凡关系全国之交通事业……有独占性质之公共事业……关系国家前途之基本工业及矿业……悉由国家经营之。”30年代初“统制经济”受到学术界的广泛支持……1937年2月,国民党五届中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由蒋介石等四名委员提出的《中国经济建设方案》,提出中国的经济建设必须实行计划经济,其宗旨就是扩大国家资本,垄断全国的经济命脉。


根据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2018-06-26更新 | 198次组卷 | 3卷引用:【全国校级联考】山东省七校联合体2018届高三第四次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5 . 据《剑桥中华民国史》记载:1940年,云南昆明地区主要的工厂企业已达80个,仅次于重庆和川中区,居西南第3位,其中机械制造工业11个,冶炼工业6个,电器工业7个,化学工业25个,纺织工业18个,其他工业13个。这反映出中国
A.民族工业分布不平衡性有所缓解
B.近代轻、重工业的结构趋向平衡
C.西南官僚资本主导地位基本确立
D.战时经济的局部状况和发展特征
2019-03-17更新 | 134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山东省临沂市2019届高三2月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6 . 下表是民国时期(1912—1949年)民族工业发展的状况,依据表中读取的信息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1912—1949年中国大陆的工业生产指数(以1933年物价为衡量标准)
民国前期1912—192013.4%
一战后1921—1922—4.5%
国民政府前期1927—19368.7%
抗战时期1937—1945—2.45%
两党内战1946—1949—0.68%

A.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发展具有曲折性
B.帝国主义的侵略是我国民族工业发展的最大障碍
C.国内外战事直接制约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发展
D.“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推动了国民政府前期民族工业的发展
7 . 如图是1937年中国工业产品自给率,据如图可知
A.重工业产品外给现象突出
B.自然经济抵制作用明显
C.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效果显著
D.民族资本主义畸形发展
8 . 下面是1937年、1942年国民政府统治区重工业状况表。
年份占工厂总数比例占工业资本总额比例占工人总数比例
1937年16%4.4%7.3%
1942年58%78%49%

表中数据变化可以反映出(     
A.政府调整了工业布局B.官僚资本的壮大
C.工业结构随战争调整D.民营工业的发展
9 . 1935年11月,国民政府实行币制改革,发行统一的法定货币——法币。至1937年7月抗战前夕,法币发行总额约为14亿余元;1945年,法币发行额为5569亿元;1948年,为660万亿元以上。据此可知,当时中国
A.金融控制不断加强
B.外国操纵经济命脉
C.货币主权意识匮乏
D.经济形势持续恶化
10 . 1938年国民政府拟定《西南西北工业建设计划》,以促进西南西北地区工矿业、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同时在农业方面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国民政府这些措施
A.推动了第二次国共合作实现B.适应了民族战争的需要
C.改变了西部地区的落后面貌D.阻碍了沿海工业的发展
2020-12-04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B卷)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