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民族工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2 道试题
1 . 读近代中国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示意图,图示中两次发展低谷出现的共同原因是

A.帝国主义经济势力的影响
B.中国社会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C.中国政府经济政策的重大调整
D.中国官僚资本的经济垄断
2019-05-13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八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英国各行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

(1)材料一图示反映了从1801年至1851年的50年间,英国各行业就业人数的比例发生了什么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       一战期间沪宁杭地区民族工业发展概况示意图

——《必修2历史图册》


(2)根据材料二图示信息,概括沪宁杭地区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一战期间这一地区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原因。
材料三   新中国诞生时,旧中国遗留下来不多的工业70%集中在占全国面积不到12%的东部沿海地带,内地和西部几乎没有像样的工业。“-五”期间,苏联援建的156项大型项目中80%在内地,694项重点工程,中西部占68%。
1956年,中央明确提出:“第三个五年计划必须立足于战争,从准备大打、早打出发,把国防建设放在第一位,加快三线建设,逐步改变工业布局。”在此期间,国家投资2000多亿元,兴建2000多个大中型骨干企业,大部分集中在内地和西部。
(3)据材料三,概括新中国建立后至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工业布局的特点。并分析这种布局形成的主要原因。

3 . 自1840年中国步入近代后,中国传统经济社会结构的近代更生常常伴随着迷惘和阵痛。历史学家陈旭麓认为,在这一过程中,“除了旧生产方式逐步解体所产生的苦难之外,还应当有新生产方式破土而出的生机和朝气。如果忠实于历史唯物主义,就不能不承认:历史的主题应当是后者而不是前者。”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洋布、洋纱、洋花边、洋袜、洋巾入中国,而女红失业;煤油、洋烛、洋电灯入中国,而东南数省之桕树皆弃为不材;洋铁,洋针、洋钉入中国,而也冶者多无事投闲……华民生计,皆为所夺矣

——清朝郑观应《盛世危言》卷七

材料二一战期间沪宁杭地区民族工业发展概况示意图

材料三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近代中国传统经济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动?为新的经济发展创造了什么条件?

(2)根据材料一图示信息,概括沪宁杭地区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一战期间这一地区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原因。

(3)材料三中1927-1936年民族工业发展的情况是怎样的?出现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4)材料三中“蛀虫”代表什么势力?“冰雹无情”反映了当时民族工业怎样的发展状况?

(5)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并指出其根源。

2018-04-12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永安第十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下图示为中国100元法币购买力,据此图可知(   )
A.中国金融市场受到了世界市场的冲击B.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的公信力最低
C.表明了美国一直大力扶植国民党政府D.反映了国民政府的统治危机不断加深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材料   下图100元法币购买力图示



1945—1949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处于怎样的境地?参考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国民政府政策措施的角度,简述导致民族工业处于这一境地的原因。
2021-09-23更新 | 4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知识点专项专练(选择性必修1)-第15课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第1课时)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世纪以前,西欧的物价在数百年内一直是比较稳定的。只有当战争、歉收、瘟疫时才会发生暂时波动。但在16世纪欧洲各国流通的贵金属重量增加了3倍,相应地从16世纪30年代起,物价一直迅速上涨。……到16世纪末,西班牙的物价比16世纪初平均上涨了4.2倍,法国物价指数比16世纪初高2.2倍,英国高2.6倍,荷兰的主要城市高3倍,阿尔萨斯、意大利和瑞典高将近2倍。

——萧国亮、隋福民著《世界经济史》

材料二   当然,对于货币领袖这样的地位,任何国家都会觊觎。美元是否能够打破英镑盛极而衰的宿命,形成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长久主导权?美元如日中天,甚至出现“美元荒”时,有人说,美元可以基业长青;而2008年金融危机肆虐,美元态势减弱时,有人说,美元的好日子到头了。

——《货币变局:下一秒,谁将改变世界》

材料三   


100元法币的购买力图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动16世纪欧洲物价上涨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美国是如何觊觎货币领袖地位的?材料中说“美元可以基业长青”和“美元的好日子到头了”这两和观点,你赞同哪一种,简要说明理由。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现象?导致该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2019-12-03更新 | 76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晋江市(安溪一中、养正中学、惠安一中、泉州实验中学四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出国班)期末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民国初期)是中国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一直处于不发达状态的中国资本主义是在辛亥革命之后才得到蓬勃发展的。

——【法】白吉尔《中国资产阶级的黄金时代》

材料二   当美、英和其他工业国家失去一切秩序感和平衡感,忙于采取各种补救办法和应急措施以应付危机时,中国在1929年后仍然能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

——【美】费正清等《剑桥中华民国史》下卷

材料三   100元法币购买力图示


——【美】伊佩霞《剑桥插图中国史》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述民国初期民族工业发展的状况。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1927~1937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态势,并分析这一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条件。
(3)1945~1949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处于怎样的境地?参考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国民政府政策措施的角度,简述导致民族工业处于这一境地的原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民国初期)是中国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一直处于不发达状态的中国资本主义是在辛亥革命之后才得到蓬勃发展的。
——(法)白吉尔:《中国资产阶级的黄金时代(1911——1937)》
材料二
当美、英和其他工业国家失去一切秩序感和平衡感,忙于采取各种补救办法和应急措施以应付危机时,中国在1929年后仍然能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
——(美)费正清编:《剑桥中华民国史》下卷
材料三 100元法币购买力图示

——(美)伊佩霞《剑桥插图中国史》
(1)结合材料一合所学知识,概括民国初期民族工业的发展的状况。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1927——1937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态势,并分析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对中国民族工业的影响。
(3)1945——1949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处于怎样的境地?参考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国民政府政策措施的角度,简述导致民族工业处于这一境地的原因。
2019-01-30更新 | 206次组卷 | 16卷引用: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文综历史部分
9 . 以下四幅图示中最能客观反映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的是
A.
B.
C.
D.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1年至1913年我国注册设厂72家,平均每年设厂24家,1914至1918年五年间,注册设厂达183家,平均每年近37家,其中以棉纺厂、面粉厂为最多,……这一时期,全国的钢铁冶炼厂只有9家,全国华商机器采煤量从1912年的180万吨,仅增加到1919年的330万吨。
——王方中《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衰》
材料二                       1919年全国注册工厂数(单位:家)
江苏(含
上海)
直隶(含
天津)
浙江
广东
山东
福建
奉天
湖北
陕西
黑龙江
广西
甘肃
其他各省
155
45
42
33
31
20
19
19
3
3
1
1
0

——根据陈真《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提供的统计数字
材料三
当美、英和其他工业国家失去一切秩序感和平衡感,忙于采取各种补救办法和应急措施以应付危机时,中国在1929年后仍然能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
——(美)费正清等编:《剑桥中华民国史》下卷
材料四                                 100元法币购买力图示

——(美)伊佩霞《剑桥插图中国史》
(1)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民国初期民族工业发展的状况。
(2)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1927-1937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态势,并分析这一时期影响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
(3)1945-1949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处于怎样的境地?参考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导致民族工业处于这一境地的原因。
2016-12-13更新 | 12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黑龙江哈尔滨六中高二下期开学考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