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如图是1949-1956年我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数量变化曲线示意图。图书馆数量的变化
A.是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结果
B.体现了社会变革和生产关系的调整
C.反映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文化事业的成就
D.-直呈现出持续快速增长的趋势

2 . 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孕育并产生了新的经济因素,这有利于中国经济逐渐走向近代化。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辅佐秦始皇治国的李斯的经济思想,在其石刻当中,可以窥见一斑。琅琊刻石言:“勤劳本事,上农除末,黔首是富。”石门刻石云:“男乐其畴,女修其业,事各有序……”

—钱穆《中国经济史》

材料二   机器制造创于泰西(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而效行于中国……天津麦面盛行,今秋又有宁人(指朱其昂)购来磨面机器一座,在紫竹林招商局下开张磨坊,名曰“贻来牟机器磨坊”。日计焦煤若干,及用机器司务两人外,又需小工十余人,开销似乎过费。然事半功倍,出面极多;且面色纯白,与用牛磨者迥然不相同。

—1878年12月14日《申报》

材料三   1957年工农业产品产量

品种1957年产量比1952年增加比旧中国最高年产量增加
1.95亿吨19%30%
164万吨26%93%
535万吨296%580%
1.3亿吨96%210%
193.4亿千瓦时166%320%
原油146万吨235%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李斯的经济思想和我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特点。

(2)据材料二,概括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出现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与当时的历史背景,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启动时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概述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

3 . 经济活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秋时期的社会状况较之西周发生了很大变化。在农业生产上,铁制农具开始出现,牛耕逐渐推广,水利事业发展,这都使农作物产量呈现出上升趋势。技术进步和产量提高增加了公社农民在“私田”上劳动的兴趣,乃至于多开私田并隐匿其收入,与此同时耕作“公田”的积极性却越来越下降,以至公田荒芜不治。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1)根据材料一,说明春秋时期生产力发展的主要表现。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由此产生的影响。

材料二

(2)根据材料二中粮食产量的变化情况,指出这一时期苏俄(联)经济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其作用。

材料三剑桥大学教授彼得·诺兰说:“我认为任由经济发展,不采取任何调控措施是不合理的。这样会给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人民的生活及福祉造成极大困难。我一直深信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早期以及70年代后半期之后,选择了一条最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

——《复兴之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20世纪50年代早期以及70年代后半期之后,中国选择了“最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的主要表现。

4 . 间是人类经济活动的载体,一定时期的经济空间布局反映了一定时期的历史发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明清时期各地集市变化统计表

省区嘉靖至万历顺治至雍正乾隆至道光
集市数集市数集市数
直隶132527537
陕西(关中)143238264
江西459545976
福建(不含台湾)131205511
广东12701959

(l)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各地集市变化的趋势,并分析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材料二

材料三50年代,苏联高级经济专家和政府首脑曾经提出:中国的经济建设要想快速发展,必须集中在沿海和东北地区搞建设。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与苏联方面进行了反复协商,最后决定106项民用工业企业的21项,建在西部地区,44项国防工业企业中的21项,摆在西部。

——摘自《国防工业与中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五计划时期与民国初年工业布局的差异及原因。

2017-09-14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49~1956年,我国农村生产关系变化的趋势是
A.地主土地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地主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
C.封建剥削制度→个体小农经济→人民公社
D.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6 . 经济结构和经济体制是学习、研究经济史的重要内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各行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变化示意图

材料二   

材料三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英国各行业就业人数比例的这些变化,反映出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出现这一趋势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据材料二,概括说明近代中国在工业方面出现了怎样的新气象?并分析出现这些新气象的主要原因
(3)据材料三,指出新中国成立后经济体制的两次根本性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出现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
7 . 下列四幅折线图中,最能显示十年“文革”期间我国工农业生产总值变化趋势的是
A.
B.
C.
D.
2012-02-08更新 | 475次组卷 | 17卷引用:2011年山东省威海市高一下学期期末模块考试历史卷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土地政策的变革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建党之后,开展了带领人民反抗剥削压迫的革命运动,此时为激发农民阶级参与革命的主动性,我党转变了土地政策,将原本的“减租减息、限租限田”政策转变为消灭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受为农民土地所有制。20世纪30年代,国内开始了抗日战争,在民族存亡的关键时刻,要求建立起最广泛的抗日统一战线,喊出“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口号。为动员社会中的一切积极分子参加抗日,中国共产党将土地政调整成“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抗战胜利后,国共之间的矛盾越发尖锐。为巩固群众基础,得到更多农民群众的支持,中国共产党颁布了《土地法大钢》,提出废止地主土地所有制。

——摘编自王玉《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演变研究》

材料二   第八条国家依照法律保护农民的土地所有权和其他生产资料所有权。国家指导和帮助个体农民增加生产,并且鼓励他们根据自愿的原则组织生产合作、供销合作和信用合作。国家对富农经济采取限制和步消灭的政策。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材料三   党的农地政策变革效应趋势


——刘聪、张露露《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的农村土地政策:演变历程、变革效应与后续展望》


(1)分析说明材料一中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的变化及其原因。
(2)材料二中1954年宪法对土地所有权的规定与当时农业改造的方向是否互相矛盾,请说明理由。
(3)指出材料三中阶段划分采用时间尺度的合理性,任选其中一个阶段谈谈你对这一阶段党的农地政策变革引起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效应趋势的理解。
2022-12-22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下表为1949—1956年农民货币收入状况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年份项目
全国农民净货币收入(亿元)人均净货币收入(元)
总数指数数量指数
194968.5100.014.9100.0
195087.4127.618.7125.5
1951111.4162.623.6158.4
1952127.9186.726.8179.8
1953153.2223.631.5211.4
1954167.7244.833.9227.5
1955168.9246.633.4224.2
1956194.8284.438.3257.0

——李文《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史(1949—2012)》


根据材料,说明农民货币收入呈现的趋势并分析其成因。
2022-05-10更新 | 212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10 . 下图为新中国某一历史时期工农业总产值变化图,从中可以看出

A.“一五”计划开局之年农业总产值呈现明显下降趋势
B.“三大改造”期间的工业总产值始终不及农业总产值
C.“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农业总产值进一步下降
D.20世纪50年代我国国民经济呈现持续健康发展趋势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