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40 道试题
1 . 1980年1月,国家农委组织召开了全国人民公社经营管理工作会议。会议要求在生产关系、生产队规模上“稳定”下来,“不要变动”,但对自发搞包产到户的行为,“应当热情帮助搞好生产,积极引导他们努力保持并且逐渐增加统一经营的因素”。这说明,当时的中国(     
A.人民公社适应了新形势的需要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广泛推行
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未获得共识D.“左”倾思想影响改革开放历程
2024-04-30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商洛市高三下学期第五次模拟检测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1985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所综合调查组对群众进行了一次关于对国营企业破产的态度的问卷调查,详见如表。这一调查(     
问题回答比例
假如允许企业倒闭,您认为倒闭企业应该怎么办由国家全部包下来,重新安排工作50.3%
国家给予基本生活费,职工自己想办法另找工作(包括单干个体户)49.7%
假如您工作的企业倒闭,您怎么办自己找工作51.8%
假如您工作的企业倒闭,您怎么办自己找工作51.8%
想办法当个体户35.0%
找领导解决工作问题10.0%
只好等国家救济3.0%
A.反映出市场主导的配置机制B.体现了政府宏观职能的转变
C.折射出经济发展面临的困境D.坚定了经济体制改革的信心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开始了科技体制改革的探索。198537日,邓小平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发表了题为《改苹科技体制是为了解放生产力》的讲话,明确指出了科技体制改革的任务和目的:“经济体制、科技体制,这两方面的改革都是为了解放生产力。”6天后,《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苹的决定》(简称《决定》)正式公布,标志着科技体制改革进入有领导、有步骤、有组织全面展开的阶段。该《决定》明确提出,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使科学技术成果迅速地、广泛地应用于生产,使科学技术人员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大大解放科学技术生产力,促进科技和社会的发展”,并提出全国主要科技力量要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为经济建设服务。

——摘编自《中国经济发展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公布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公布的意义。
2024-04-04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华大新高考联盟2024届高三3月教学质量测评历史试题
4 . 1980年,重庆市提出并推行“商业四放开”“工业五自主”措施,即让国有商业企业在经营、价格、分配、用工上有自主权,国营工矿交通企业在生产经营、产品定价、劳动用工、内部分配、技术改造上实行自主。这些举措旨在(     
A.加快改革开放步伐B.调动企业的积极性
C.优化国民经济结构D.全面推动国企改革
2024-02-28更新 | 197次组卷 | 4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彩虹学校南校区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11次模拟考试暨一轮复习效果检测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02年,国务院印发《电力体制改革方案》。针对电力体制中省际之间市场壁垒等问题,推行“实施厂网分开,重组发电和电网企业;实行竞价上网,初步建立竞争、开放的区域电力市场"等举措。这一改革(       )
A.体现了改革发展的市场化方向B.加速了区域经济的同步发展
C.开始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探索D.推动了我国能源结构的调整
6 . “鸡毛换糖”是浙江义乌长期以来流行的一种小商品交易方式。新中国成立后,这种方式一度被视作投机倒把,遭到禁止。1982年,义乌宣布开放小商品市场。这一变化得益于(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广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C.改革开放释放了经济活力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7 . 下表为《现代汉语词典》不同版本收录的经济部分新词汇,其折射了我国新时期(     
年代及版次收录的经济部分新词汇
1978年第1版个体经济、集体经济、小农经济、小商品经济、计划经济、商品经济
1996年第3版市场经济、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私营企业
2012年第6版非公有制经济、三资企业、乡镇企业
A.计划经济体制的不断健全B.改革思想的不断解放
C.城乡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D.国企改革的逐渐深入
2023-05-30更新 | 216次组卷 | 5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西安中学2024届高三8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1978年9月安徽省委针对特大旱灾,决定采取“借地度荒”,规定凡集体无法耕种的土地,可以借给农民种麦种菜,鼓励多开荒和利用“四旁”(村旁、宅旁、路旁、水旁)空闲地,谁种谁收。这一举措(     
A.抑制基层政府生产自救的积极性B.为包产到户和包干到户提供契机
C.改变了当地农村地区的产业结构D.打破农村集体所有制的主体地位
9 . 20世纪80年代中期,天津市12个工业企业实行改革,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企业对上级主管部门进行经济承包;企业实行“包”“保”相结合的经济责任制;企业内部针对薄弱环节、关键工序进行单项经济承包,主要有产量承包及新产品开发承包和成本降低承包。这些做法(     
A.缩小了城乡经济差距B.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C.主旨是增强企业活力D.率先确立了现代企业制度
10 . 1978年我国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之比为1:2.4,至1984年这一比例变为1:1.70。这说明,这一时期我国(     
A.区域发展不平衡得到改善B.城镇职工收入水平逐渐下降
C.国民经济比例进一步失调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
2023-05-01更新 | 417次组卷 | 5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