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18 道试题
1 . 从1978年开始,国家提出扩权让利改革。国家在计划体制内逐步调整国企与政府之间的经营管理权和利益分配。政府把国有企业一部分生产经营管理权放给企业自主支配,并且把一部分利润让出,不断放松管理体制。其主要目的在于(     
A.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B.提高国有企业的经济活力和竞争力
C.促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发展D.努力形成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2 . 1978年,我国乡镇企业职工人数2826.56万人,占农村劳动力的9.2%,其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24.3%;1992年,乡镇企业职工人数10624.6万人,约占农村劳动力的25%,其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2/3。这说明,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A.发挥了市场经济的作用B.深化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C.扩增了农业劳动力数量D.推动了城乡一体化的实现
2023-06-26更新 | 586次组卷 | 4卷引用: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下图为我国某一时期农、轻、重比重变化情况(单位:%)这一时期(     

   

A.工作重心发生转移B.土地改革正在进行
C.“一五”计划即将完成D.大炼钢铁运动盛行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851年,英国一半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城市,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城市化国家。……在工业发达地区,新兴工业城市的发展远远超过老城镇,但城市街道曲折狭窄,城市建筑混乱无序,城市里普遍缺乏公共设施。1863年,伦敦开通了世界上第一条地铁,便捷快速的立体交通网络和现代化的金融服务、优良的港口区位优势,使得伦敦这个16世纪末的欧洲贸易中心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伦敦“250万人的肺和25万个火炉集中在三四平方英里的地面上,消耗着大量的氧气”。伦敦雾如“豌豆汤”般笼罩在伦敦上空,成为伦敦“景观”的有机组成部分。

——摘编自陆伟芳《先行者的探索:英国现代城市化》

材料二

年份总人口(万人)城市人(万人)城市化率(%)
194954167576510.64
1960662071307519.75
19636917211648.5616.84
19789625917249.6117.92
199211717.132374.3527.63
200012674345906.3136.22
201113473569078.6351.27

——摘编自国家统计局:中国城市化率历年统计数据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英国城市化进程的主要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化率的变化趋势,说明1978年后城市化率增长的原因。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现代城市化道路的认识。
2023-04-02更新 | 217次组卷 | 4卷引用:甘肃省平凉市陕西师大平凉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91年3月2日,上海《解放日报》发表了《改革开放要有新思路》的社论。文章说:“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越来越多的同志开始懂得:计划和市场只是资源配置的两种手段和形式,而不是划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标志,资本主义有计划,社会主义有市场……”这篇文章(     
A.说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成为共识B.利于推动思想进一步解放
C.标志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已全面展开D.受邓小平“南方谈话”影响
6 . 1991年10月8日,中共上海市委机关报《解放日报》刊发长篇评论,着重论述只有把生产力搞上去,才能在和平演变的挑战中岿然不动。文章明确提出苏联的“红旗落地”,并非在于“卫星上天”,社会主义国家唯有经受住新科技革命的挑战,红旗才能举下去,才能更高飘扬。这一评论(     
A.回应了实施“走出去”的开放战略B.未能认识到苏联解体的深层次原因
C.贯彻落实邓小平南方谈话的精神D.意在为扩大改革开放扫除思想障碍
7 . 下表所示为1992~1996年国有企业工业总产值占行业的比重变化情况(单位:%)。据表可知,这一时期(     
时间1992年1996年年均递减速度
全国总计6343.57.1
轻工业52.331.49.7
重工业71.152.65.8
A.经济改革释放发展活力B.公有制经济丧失了主导地位
C.经济发展结构趋于均衡D.计划经济开始转向市场经济
2023-02-13更新 | 130次组卷 | 3卷引用:甘肃省武威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8 .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现在)恢复和坚持了长期行之有效的各项经济政策”。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要突破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这一变化(     
A.有利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
B.表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完善
C.反映出当时彻底否定了计划经济
D.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相结合的产物
21-22高三·全国·课时练习
9 . 商业贸易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9世纪60年代后,随着中国近代新式商业和国家资本主义、民间资本主义工业的产生和发展,以及商品交换和商业经营范围的日益扩大,对资金的要求更加迫切,对信用的利用也越来越广泛,促成了兴办实业的洋务派和工商业者对近代银行创设的共同希冀和实际努力。他们在创办企业的过程中逐渐感到单是生产企业难与洋商争利,同时在与西方的长期接触中看到“西人聚举国之财为通商惠工之本,综其枢纽,皆在银行”的长处。与此相呼应,资产阶级改良派代表人物也大声疾呼“银行之盛衰隐关国本”,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反响。……随着甲午战后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设立银行的时机成熟了。

——摘编自周涛《清末民初中国银行业中的近代化因素》

材料三   邓小平在1992年的南方谈话中进一步强调: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为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

——据《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与唐朝长安相比,北宋东京城市格局的变化;结合所学,从经济角度指出发生该变化的原因。
(2)根据所学,写出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家银行的相关信息(包含时间、创办人物、地点、名称);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自办银行的作用。
(3)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概述南方谈话的意义并指出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
2022-12-20更新 | 97次组卷 | 2卷引用: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区大成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文中说道“社会主义到底什么样,对于我们来说,有许多地方还是未被认识到的必然王国”,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人类的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地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发展的历史。”据此可知,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迈进的关键是(     
A.改革开放、敢干敢闯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和平发展、合作共赢D.独立自主、科技创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