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05 道试题
1 . 1941年,《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中规定:“发展工业生产与商业流通,奖励私人企业,保护私有财产,欢迎外地投资,实行自由贸易”,边区的私营工业得到迅速的发展。1944年,《关于争取工业品全部自给的决定》规定“奖励边区地主、商人创立工业,并欢迎边区以外的工商业家来边区发展工业”。这些政策(     
A.标志着政府工作重心向工商业转移B.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探索
C.旨在巩固并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D.适应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方向
7日内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第八中学校高三下学期强化训练(三)历史试题
2 . 2002年,国务院印发《电力体制改革方案》。针对电力体制中省际之间市场壁垒等问题,推行“实施厂网分开,重组发电和电网企业;实行竞价上网,初步建立竞争、开放的区域电力市场"等举措。这一改革(       )
A.体现了改革发展的市场化方向B.加速了区域经济的同步发展
C.开始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探索D.推动了我国能源结构的调整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二十世纪初,在中国的一些出版物上已经有人开始片断地介绍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1919年以后,由于新文化运动的深入,唯物史观很快得到了传播。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先进知识分子不仅在介绍唯物史观方面做了许多工作,而且开始用唯物史观来重新观察历史……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实用性与传统史学的经世致用产生了高度的契合;同时,传统史学中“儒家的大同思想,以天下国家为己任的追求,讲求群体的观念以及道家无为而治的理想”等,都从不同的层面折射出社会主义的因素,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接受科学社会主义的认知障碍,奠定了他们接受科学社会主义的心理基础。

——摘编自《破旧立新与本土化开端——论马克思主义史学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与发展》

材料二 1943年,翦伯赞发表《略论中国史研究》一文,反映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家运用唯物史观的水准。比如,提出“真正的中国史,是大汉族及其以外之中国境内其他诸种族的历史活动之总和”。他还强调“中国史的变动,往往影响世界史的发展”“中国史之于世界史,正犹细胞之于人体”。

——《翦伯赞: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重要代表》

材料三 尊重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四史”)对青年大学生的凝心铸魂作用,强调要给学生讲清楚被实践证明了的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增强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定理想信念,使青年学生立志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

——摘自《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四史”教育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马克思主义史学在近代中国传播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翦伯赞的主要思想。各举一例史实阐释你对“中国史的变动,往往影响世界史的发展”“中国史之于世界史,正犹细胞之于人体”的理解。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党和国家加强“四史教育”的意义。
2023-05-23更新 | 14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23届高三适应性月考(十)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最初被用作货币的可能是海贝,夏朝二里头遗址出土了海贝,还有用骨头、石头做成的仿制贝;秦国在圈钱基础上将货币统一为圆形方孔钱,这种样式在此后被长期沿用。从秦朝铸造“半两”钱开始,铜币主要以重量为名。汉代的“五铢”钱,“重如其文”,直到隋代,都被视为标准性的钱币。由于盗铸、剪凿良币以取铜等原因,钱币实际重量与钱币上铭文不符的现象时常发生。隋末,劣币盛行,“千钱初重二斤,其后愈轻,不及一斤”。币值混乱,影响流通。针对这种情况,武德四年(621年)唐高祖下诏铸“开元通宝”钱,即在钱币上铸“开元通宝”字样(或误读成“开通元宝”),大小仿汉“五铢”,称作一文,亦称一钱,每十钱重一两。“新钱轻重大小最为折衷,远近甚便之”。这成为衡法由十六进位制变为十进位制的关键。“钱”取代“铢”成为“两”以下的重量单位。此后历代钱币均称“通宝”或“元宝”,钱币上不再标识重量。宋代以后,使用皇帝的年号作为钱名逐渐成为常制,如“熙宁通宝”“光绪元宝”等。宋元时期还出现了纸币交子、会子等,明朝中期起,白银逐渐成为国家财政和民间交易的基本支付手段,物价也多以银两计算,清朝完全承认白银的法定货币地位,与铜钱兼用。

——摘编自彭信威《中国货币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货币的演变趋势。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工资条”是用手写的,工资条上只有工资总额一项。……到了20世纪90年代,工资条上有了“绩效工资”“菜篮子”、高原补贴、艰苦补贴、高温补贴、取暖补贴等项目。以前发工资最大面值是10元,1987年开始有了50元和100元。以前都是工资和工资条一起领,到2002年后,单位实行电子工资条,直接发到电子邮箱,以银行划账的方式发工资。


西北油漆厂工人王宝强工资表(月工资,单位:元)
1974年1977年1979年1980年1981年1984年1985年2009年
39.546616668722472149

——新华网《工资条里的新中国60年》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改革开放前后职工工资的变化及其原因。
2023-05-21更新 | 207次组卷 | 3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23届高三适应性月考(十)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到目前为止,全世界已形成三次现代化高潮:英国工业革命触发了第一次高潮,并在大西洋两岸形成现代化的始发区;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是第二次高潮,它使欧洲核心地区迅速卷入现代化,并且向其他地区强劲推进;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真正的全球性浪潮,世界一切地区几乎都身不由己地卷入了现代化潮流。

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是中国现代化的初始阶段,封建旧王朝体制下的清政府谋求封建王朝的延续和资本主义的改革。从1911年到1946年,中国的现代化虽然实现了向资本主义模式的转变,但处于自发的游离状态。新中国建立后,中国选择了适合自身国情的现代化道路,探索非资本主义现代化。1979年后开始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找到了顺应全球发展潮流、兼采各国发展所长、发挥自身独有特色的发展方式。

——摘编自钱乘旦《世界现代化进程》和罗荣渠《现代化新论》

材料二   西方人认为世界就像一部“自动扶梯”:各国根据其发展阶段的不同水平,朝着同一个方向前进,注定要像西方一样,站在自动扶梯的顶端。按照这种思维,现代化意味着整个世界的西方化。但问题在于它忽视了历史和文化,每个社会都被简化为在本质上与西方相同的社会。显而易见,不同的历史和文化深刻地塑造了不同的社会,这反过来又决定了它们现代化的性质和现代性的特征。

——摘编自[英]马丁雅克《西方化不是现代化的唯一标准》


围绕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以“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路径”为题,谈谈你对“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式现代化”的认识。(要求:围绕论点展开论述,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6 . 以下是1976—1980年中国代表团出访情况统计表(部分),这可以说明(        
年份中央党政代表团教育科技代表团
中央领导部委办经贸专题
1976.7—1977.613次93次49次25次
1977.7—1978.630次135次8次103次
1978.7—1979.637次112次63次70次
1979.7—1980.632次113次65次91次
A.全方位外交格局的初步形成B.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成为共识
C.经济建设成为党的工作中心D.对外开放融入世界的愿望迫切
7 . 中国的户籍制度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每一个时期的户籍管理又与当时的政治形态紧密联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381年,明太祖对户籍立法进行改革,实行黄册制度。黄册以里为单位(每110户为1里),登载各户的人丁、财产变迁情况。同时,又编绘鱼鳞图册以登录田土,所谓“鱼鳞册为经,土田之讼质焉,黄册为纬,赋役之法定焉”。明朝户籍有严格的类别区分,主要为民、军、匠三大类。尽管在明朝中后期,由于官僚机构的衰朽,这套制度不能很好地执行,但它的历史意义仍是不容低估的。

——选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

材料二   1911年,清廷制定了《户籍法》,作出关于户口及其变动事项的合法登记程序及管理机关的规定,标志着具有近代国际通行意义上的户籍原则和户籍登记管理制度的产生。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明确规定“人民有居住迁移自由”,此条文为民国时期历次宪法所承袭。同时,商品经济和城市化发展也有利于人口流动和自由迁徙。国民党南京政府成立后重新实行保甲制度,以户为单位,连保连坐,实质是将中国最基层单位——乡村中的居民捆绑在一起,以维护社会秩序,强迫民众承担各种义务。

——马福云《当代中国户籍制度变迁研究》

材料三   下表是新中国成立后户籍制度变迁的相关文件。

时间

文件

摘要

1958

《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

第一次明确将城乡居民区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两种户籍

1964

《公安部关于处理户口迁移的规定(草案)》

限制户籍从农村迁往城市、集镇

1984

《国务院关于农民进入集镇落户问题的通知》

有经营能力和技术专长的农民可以进集镇落户,同集镇居民享有一样权利

2013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

2014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

取消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建立完善积分落户制度。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代户籍制度的主要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该制度。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近代中国户籍制度发展的主要因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主要趋势,并简析其意义。
2023-02-26更新 | 219次组卷 | 5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月考(六)历史试题
8 . 1978年9月,重庆百货商店在全国商业系统率先进行扩大自主权试点,进行超额利润分成,职工第一次拿到了奖金并逐年递增;之后在1983年重百被重庆市列为首批实行经理负责制企业,其后企业规模不断扩大。这反映出(     
A.企业活力得到增强B.国企改革全面展开C.市场经济体制确立D.现代企业制度形成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迷惘的一代”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前的青年们视“拯救民主”“伸 张正义”“为和平而战”这些口号为自己的理想和使命,积极报名参军。战争结束后,曾让 青年们无比骄傲欧洲的传统文明瞬间崩塌。参战青年发现自己非但没有成为理想中的英雄人物,就连过去的工作也已经被没有参加战争的人代替了,城镇和家庭生活对于他们来说变得很难适应,社会上只追求眼前的经济利益,而轻视追求高尚情趣等现象也令这一代青年感到迷茫、困惑、无所适从。没有了旧的根基,又没有新的道路引导,他们只能以对主流社会系统“迷失”的外观情绪来抗议社会。但他们在“迷惘”的外表下,在更深的程度上追求个人自由,不轻易向任何人妥协。

——摘编自车继雁《造就“迷惘的一代”:格特鲁德·斯泰因及其作品研究》

材料二   现代中国重要青年运动年表(部分)

名称内容
保家卫国斗争中的青年运动在抗美援朝战争中,青年团积极响应党的号召,青年指战员占了志愿军部队总数的66% ,战斗连队中青年占80%以上,基层干部大部分是团员,他们继承和发扬了老一辈的献身精神,为祖国人民和朝鲜人民的和平与幸福,作出了重大贡献。
全国青年学雷锋活动1963年3月5日,《人民日报》发表了毛泽东的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在中共中央倡导下,全国各地掀起了学习雷锋的热潮,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的巨大精神力量,各条战线涌现出许许多多雷锋式的集体和个人。
争当新长征突击手活动1978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地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各地团组织相继开展各种形式的劳动竞赛,形成比、学、赶、帮、超的热潮,提高了青年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本领。
新时代中国青年运动进入新时代,广大青年奋战在脱贫攻坚主战场、科研攻关最前沿、抗疫斗争第一线、捍卫国防最前线、基层实践大舞台,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候冲得出来、勇挑重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而奋斗。

——摘编自黄蓉生《青年学研究》;贺军科《续写新时代中国青年运动的精彩篇章》


(1)根据材料一概括“迷惘的一代”形成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战前后西方青年精神世界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现代中国青年运动的共同特点,并简析其意义。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建国后,新解放区极其重要的任务是进行土地改革。在土改开始阶段,党的干部组织农会,实行减租减息和反“霸”斗争。1950年6月,中央颁布了土地改革法以指导这项工作,新的法律肯定了“解放农村生产力”和“为工业化铺平道路”的观点。1950年夏末,关于农村社会中根深蒂固的力量的报告引起了领导人的注意,同时中国介入朝鲜战争加剧了社会紧张,导致新的土地方案强调阶级斗争与动员群众。土改工作组从贫农和中农中吸收大量的新领导,通过诸如“诉苦会”和公审等方式,动员全村反对地主。土地改革将43%的中国耕地重新分配给约60%的农村人口,决定性的事实是,农村旧秩序已经证明毫无力量,农民现在可以满怀信心地支持新制度。

——摘编自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二经济学界有人认为,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型企业不能改制为股份制企业。这种情况直到1992年春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在报刊上公开发表以后才发生变化。1997年,党的十五大正式提出“国家和集体控股,具有明显的公有性,有利于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的主体作用”,这无疑是理论上的重大突破。于是,理论界一部分人对股份制性质的质疑就逐渐消失了。为了便于更多的企业包括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企业和纯粹的民营企业能够上市,1998年12月,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以高票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我国的股份制改革和企业上市从此有法可依了。

——摘编自厉以宁《中国股份制改革的历史逻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建国后新解放区土地改革的特点并简析其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90年代我国企业股份制改革取得成功的原因。
2023-01-19更新 | 440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艺术班)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