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如图时事漫画中有中高低三株竹笋,生动反映了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漫画作者丰子恺以“一夜风吹一尺长”的雨后春笋寓意
A.社会主义改造要求过急贪快B.国民经济比例呈现严重失调
C.社会主义事业将会蓬勃发展D.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基本完成
2 . 下图是1953年的一幅漫画,描绘了资源勘探队员来到深山,手持“邀请函”叩响山洞大门的情景。这反映了当时我国
   
A.已经初步改变工业落后局面B.开始进行对矿产资源的开采
C.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D.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正在展开
2018-06-09更新 | 8085次组卷 | 96卷引用:新疆阿勒泰地区布尔津县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如图是1952—1965年中国国民生产总值指数图。(1952年=100)该统计数据反映了
A.国民经济结构日趋于平衡
B.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C.“一五”计划期间工业体系基本形成
D.”大跃进”期间国民生产总值持续下滑
4 . 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国语·晋语》有“宗庙之牺,为田亩之勤”的记载,意思是说原来作为宗庙祭祀品用的牛,如今变成田亩耕作的畜力。……春秋时期后期,人们取名命字,往往将“牛”与“耕”相连,如孔子学生冉耕,字伯牛;司马犁,字子牛。

——引自林炳文著《中国古代史》上册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对中国古代的生产关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二       


                                                        
(2)据材料二的两幅图,指出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先后发生了哪两次重大的变革或调整?(要求写出时间和概念名称)

材料三 1979 年,在中国最贫困的省份,中国领导阶层开始了叫做“生产责任制” 的某些变革。……到 1983 年底,甚至集体农业的痕迹,也大量从中国农村消失了。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3)材料三中“生产责任制”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它的实施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从图一到图二的变化中,你能获得的正确信息有 (  )。

①反映了农村土地所有制形式由私有制变为公有制 ②开始了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 ③实现了农业现代化 ④生产关系严重超越生产力的表现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下图是中国近现代四种经济形式的发展走势图,对该图解读正确的是
A.①的发展主要得益于英国对华资本输出
B.②的变化主要原因是日本对华军事侵略
C.③的趋势表明我国基本完成所有制的转变
D.④的产生促进了抗战时期民族企业的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