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探索与失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表为建国以来中共中央关于“三农”问题的文件关键词(节选)

时间关键词
1949-1956土地改革法、征收公粮、互助组、农业合作化
1958-1976以粮为纲、人民公社、农村纠“左”、调整、农业学大寨、发展农村副业、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1978-1986包产到户或大包干“都是社会主义生产责任制”;土地承包期一般应在15年以上;取消了30年来农副产品统购派购制度
2004-2021农民增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强农业基础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农业现代化建设、乡村振兴战略、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从表格中选取一个阶段,并概述与评价所选取阶段的农业政策。(要求:明确写出所选取的阶段,对所选取阶段的农业政策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逻辑严谨。)
2022-03-09更新 | 186次组卷 | 5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2 . 下图是画家程十发1956年创作的中国画。描绘了工农兵大家庭齐聚一堂,正在听一位老妈妈放声歌唱的欢乐景象。该作品旨在

图3《歌唱祖国的春天》
A.说明妇女成为农村建设的主要力量B.宣传党开展合作化运动的方针政策.
C.强调城乡差别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D.倡导积极投身国家建设的社会风尚
3 . “三自一包”中的“三自”指自留地、自由市场及自负盈亏;而“一包”即包产到户。是刘少奇等人于1962年推行的农村经济政策,其推行期间遭到了来自党内保守派人士的强烈反对而最终夭折,但该政策却在日后成为农村经济改革的借鉴之一,并取得空前成就。这说明了
A.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遭遇重重阻力B.改革派官员占据了主要政治地位
C.方针政策需符合历史发展之规律D.体制改革需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
2021-12-19更新 | 13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广安市岳池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漫画《大豆过江》, 画中标注“此画为 1958 年秋江苏农民朱会然和华君武合作完成”,配诗“叶作风帆荚作船,长江飞渡若云烟;出身豆类成大器,家在东吴试验田。“该漫画反映出
A.农业生产关系调整成效显著B.八大经济建设方针得到落实
C.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热情高涨D.农村生产力水平的巨大提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56年党的八大的政治报告提出:“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建设,是不能够也不应该孤立进行的,它必须有各方面的配合,特别是农业的配合,农业是工业发展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这表明党
A.探索一条与苏联不一样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B.确立了发展农业生产为中心的经济方针
C.把经济建设的重心转向农业和轻工业
D.开始纠正经济建设中的“左”倾冒进思想
2021-09-25更新 | 13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白塔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1962年10月,中共八届十中全会正式通过《农村人民公社上作条例(修正草案)》,规定人民公社社员可以经营家庭副业,可以将家庭副业的产品拿到集市上出售。这一条例
A.是对农业合作化成果的彻底否定B.说明人民公社体制被正式废除
C.体现了党对经济建设政策的调整D.不利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7 . 下表:1957年——1961年全国主要农产品产量(单位:万吨)
年份粮食产量棉花产量油料产量糖料产量
195719505164.0419.61189.3
195820000196.9477.01563.1
195917000170.9410.41214.7
196014350106.3194.1985.5
19611475080.0181.4506.5

A.1958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显著推动了农产品产量增长
B.1958年到1960年农产品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左倾错误的影响
C.表格反映出“文革”错误波及到了农业生产领域
D.中央对国民经济实施“八字方针”政策后农村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
2021-09-12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仁寿第一中学南校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8 . 1959年夏,农业部副部长刘瑞龙主持1958年统计数字的核实工作,国家统计局于同年8月13日将核实结果报告给国家计委。其中,粮食总产量由公报数的7500亿斤下降为5000亿斤,棉花总产量由公报的6638万担下降为4200万担,其他农产品产量也都经核实后大幅度下降。这说明当时中共中央
A.已觉察到“左”倾错误B.尝试调整农业结构
C.准备提出“八字方针”D.质疑计划经济体制
9 . 20世纪60年代通过的《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中提出,在保证集体经济占绝对优势的条件下,人民公社应该允许和鼓励社员利用剩余时间和假日,发展家庭副业,增加社会产品,增加社员收入,活跃农村市场。这一草案
A.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基础B.推动了人民公社的出现
C.调整了农村的生产关系D.导致了左倾错误的泛溢
10 .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产业部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今农夫五口之家……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虐,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改。当具有者半贾而卖,无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矣。……明主知其然也,故务民于农桑,薄赋敛,广畜积,以实仓廪,备水旱,故民可得而有也。

——摘编自晁错《论贵粟疏》


(1)根据材料一归纳,晁错认为农民“勤苦如此”的原因是什么?政府针对这一现象采取的对策是什么?

材料二鸦片战争后中国农产品出口情况。


类别1843年1860年增长倍数
生丝1400担69000担49倍
茶叶13万担153万担11倍

(2)根据材料二,指出鸦片战争后中国农村经济的变化。简述这些变化对近代中国经济的影响。

材料三两幅反映建国后我国农村状况的图片。


图一农民踊跃报名入社


图二农民领取生产承包合同书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图两次农村生产关系调整的核心内容。
谈谈你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二者关系的认识。
2021-07-18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