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古代中国农村的家庭纺织图(见下图)

材料二   洋布、洋纱、花边布、洋袜、洋巾入中国,而女红失业;煤油、洋烛、洋电灯入中国,而东南数省之桕树皆弃为不材;洋铁、洋针、洋钉入中国,而业治者多无事投闲……华民生计,皆为所夺矣。”

——郑观应《盛世危言》


(1)材料一中图片反映了古代中国社会的哪种基本生产模式?它有哪些特点?材料二反映了什么新的社会现象?

材料三   一组反映建国后我国农村状况的图片


(2)仔细阅读材料三图片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后农村生产关系四次调整的表现并概括其核心内容。
2018-10-18更新 | 93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统考历史试题
2 . 2012年是“十二五”关键之年,下面是《中国青年报》的特别报道《变迁:从“一五”到“十一五”》的部分主题词摘要
时期主题词
“一五”(1953~1957)自力更生、工业增速
“二五”(1958~1962)大跃进、赶英超美
“六五”(1981~1985)走向改革开放
“八五”(1991~1995)小平南巡、改革潮涌
“九五”(1996~2000)宏观调控、经济软着陆
“十五”(2001~2005)指令性计划退场、市场配置资源
“十一五”(2006~2010)改革开放、坚定不移


《中国青年报》对从“一五”到“十一五”主题词的概括,反映出我国(   
①经济建设指导方针出现过“左”倾冒进错误
②经济发展环境经历了从被封锁包围到与世界联系越来越密切的变化
③经济体制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
④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
A.②③④B.①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