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分析下表,表中所示中国农产品产量急剧下降的主要原因是1958—1961年全国农产品产量(单位:万吨)
年份粮食棉花油料糖料
195820000196.9477.01563.1
195917000170.9410.1127
196014350106.3194.1985.5
19611475080.0181.4506.5

A.“文化大革命”的破坏B.社会主义改造的影响
C.“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危害D.“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实行
2 . 当时,文化部部署文化工作,要求人人能写会算、懂创作。而与之相应,多地出现了类似“每个县都要有鲁迅、郭沫若”的口号。这反映出
A.义务教育理念在实践中显现B.当时教育发展形势相当严峻
C.党急于改变教育现状的心态D.各校正常教育工作受到冲击
3 . 作于1958年的《采茶舞曲》有这样两句歌词:“多快好省来采茶,好换机器好换钢,好呀么好换钢”。这两句歌词从侧面表明当时
A.茶叶收入成为工业资金的主要来源
B.农业为工业化服务的客观事实
C.广大农民强烈要求实现农业合作化
D.人民群众渴望建成社会主义制度
4 . “花生壳,圆又长,两头相隔十几丈,五百个人抬起来,我们坐上游东海。”这是20世纪50年代中国某一地区农民的劳动号子。如果将上述劳动号子作为史料,可以用来印证
A.“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
B.“大跃进”运动中的浮夸风
C.人民公社欣欣向荣的气象
D.“文化大革命”的严重错误
2019-06-13更新 | 279次组卷 | 21卷引用:内蒙古北京八中乌兰察布分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三)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在这些一步登天的乌托邦梦想中间,一种实用主义情绪开始抬头,强调计划中的现实性和技术操作中的专业性。要实现真正的经济发展,仅仅靠精神的力量还远远不够,这一点变得越来越明显。”此话中的“乌托邦梦想”指的是
A.土地改革
B.三大改造
C.“大跃进”运动
D.“文化大革命”
6 . 下图为中国1952——1960年工农业总产值变化图,对此分析符合史实的是( )
A.“过渡时期”农业总产值始终超过工业总产值
B.“三大改造期间”工业总产值均高于农业总产值
C.“一五”计划完成时工农业总产值都大幅度的提高
D.大跃进使工农业总产值增长呈现背离状态
2019-01-30更新 | 2903次组卷 | 66卷引用:内蒙古北京八中乌兰察布分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三)历史试题
7 . 50年代末到改革开放前,安徽凤阳流行着一段花鼓词说:“凤阳地多不打粮,碾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出现上述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
A.社会秩序长期动荡B.经济体制一大二公
C.小农经济保守落后D.自然环境制约发展
8 . 1959年9月20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市场形势的回顾和展望”的社论,提到“关系民生最大的粮食零售量,今年上半年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7.9%,比去年下半年增长了30.9%”。这说明
A.人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B.大跃进造成中国城市人口猛增
C.中国市场经济建设成绩斐然
D.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粮食短缺
9 . “你是英雄咱好汉,高炉旁边比比看,你能炼一吨,咱炼一吨半;天上繁星点点,地上红光闪闪,王母惊呼玉帝打颤,感叹天上不如人间。”材料中反映的运动
A.提高广大人民生产积极性
B.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C.片面强调了公有化的程度
D.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2016-12-13更新 | 471次组卷 | 35卷引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化德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1958年,《红旗》杂志转引毛泽东的话说:“我们的方针,应该有秩序地把工、农、学、商、兵组成为一个大公社,从而构成我国社会的基本单位。”这反映出当时党和政府
A.要实现合作化,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
B.忽视生产力发展水平,片面改革生产关系
C.要变革生产关系,实现“一五”计划的指标
D.忽视客观规律,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