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1 道试题
1 . 如果为下列图片拟定一个学习主题,最恰当的是(       
A.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B.“一五”计划的辉煌成就
C.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D.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成就
3 . 下图反映的是新中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农业经济发展状况,出现图中b点到c点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建设没有计划性B.自然灾害迅速蔓延
C.“左”倾错误严重泛滥D.“文化大革命”扩展到经济领域
4 . 1958年,毛泽东到河南新乡七里营视察,之后在谈话时说:“它的好处是可以把工、农、商、学、兵结合在一起,便于领导。”毛泽东赞扬的“它”是
A.人民公社B.大跃进C.三大改造D.一五计划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在20世纪50年代编制的国民经济草案中出现了“三本账现象”。“中央两本账,一本是必成的计划,这一本公布;第二本是期成的计划,这一本不公布。地方也有两本账,地方的第一本就是中央的第二本,这在地方是必成的;第二本在地方是期成的。评比以中央的第二本账为标准。”这一现象
A.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B.改变了国民经济的构成
C.加快了国民经济的发展D.造成了国民经济的失衡
6 . 下图反映的历史现象给我们的教训是
A.生产关系调整应适应生产力状况B.要尊重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C.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D.要坚决杜绝“右”倾错误
7 . 流行词汇可以反映时代的主题。下列词汇最有可能在大跃进时期高频率出现的是
A.土地改革、农民翻身B.农业合作社、公私合营
C.人民公社好、大炼钢铁D.包产到户、包干到户
8 . 新中国成立至1978年改革开放前,我国形成了以单一公有制经济、按劳分配、计划调节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这种经济制度
A.严重阻碍了我国工业化发展B.借鉴了苏联经济建设经验
C.极大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D.开辟了中国特色建设道路
9 . 下列关于新中国经济建设的表述,正确的是(     
A.新中国成立,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社会主义阶段B.“大跃进”期间,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C.20世纪50至70年代,经济建设在曲折中前进D.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城市取得突破
10 .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一些农村吹哨上工,农民听到“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这一顺口溜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农村的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
B.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C.这是由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最好形式
D.片面追求经济建设高速度
2021-01-19更新 | 217次组卷 | 49卷引用:2011-2012学年内蒙古包头三十三中高一下学期期中Ⅰ考试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