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体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5 道试题
1 . 1979年盛受时节。深圳蛇口码头建设工地一片死气沉沉。10月,工地实行定额超产奖励制度,工人每天必须装运40车的石料,但超过这个定额后,多拉一 车就奖励4分钱,工程进度大大加快。但这种超产奖励制度很快被有关部门叫停,工程进度又慢了下来。这一现象说明
A.分配体制改革是提升生产效率的关键B.人民公社体制弊端影响经济发展速度
C.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势在必行D.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历史的发展趋势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872年,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在中国第一次引入股份制。这种筹资方式,开阔了国人视野并促进了招商局的迅速壮大。此后十年间,中国的股份制企业增至20多家。《申报》评论:“招商局开其端,不数年间,风气为之大开,公司因之云集。”1877年,招商局收购美资旗昌轮船公司。据李鸿章估计:“创办招商局十余年来,中国商民得减价之益而水脚(水路运费)少入洋商之手者,奚止数千万。”此外,招商局还率先投资开平矿务局、上海机器织布局和中国通商银行等。招商局创造了历史上的第一次辉煌。

材料二:1979年,招商局在蛇口建立中国第一个对外开放区,提出“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等口号,试行干部聘任制、用工合同制、退休保障制度等改革。许多改革措施在全国得到推广。招商局还创建了新中国第一家企业股份制银行招商银行和第一家企业股份制保险公司平安保险公司,组建了当今全球最大集装箱生产企业中集集团,从单一的航运企业迅速发展成综合性企业集团。到80年代末,招商局总资产达180多亿港元(70年代末仅为1.3亿港元),再一次创造了历史的辉煌。                 

——以上材料均据虞和平等《招商局与中国现代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轮船招商局在促进中国早期现代化进程方面的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概括招商局创造“两次辉煌”的相似原因并予以说明。
3 . 从1988年到1991年,我国先后颁布了《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私营企业暂行条例》《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条例》等法律法规。这表明我国
A.基本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改变了以所有制性质为标准立法思路
C.逐步开展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立法D.经济法律、法规已经形成完备的体系
4 . 从1993年下半年开始,广东南海市逐步在农村推广土地股份制。即以村委会或村民小组为基础,将集体所有的财产、土地和农民承包权折价入股,建立股份经济合作社。这一做法
A.否定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促进了农村城镇化建设进程
C.恢复了农业生产合作化道路D.体现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
5 . 下表是“中国1957年和1978年的三农数据比对表”。据此可知,这20年间我国
A.农业现代化进程基本停滞B.城镇化推动了农村发展
C.农村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D.农业剩余人口问题严重
2020-04-30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福建省福州市高三4月质量检测文综历史试题
6 . 如表:1979—1986年中国军工企业生产产品(军用产品、民用产品)有关数据
项目年份1979年1980年1981年1986年
军品的国家年订货时指数(以1979年为100)10064.0402
民品产值占比指数(以军工企业总产值为100)>81560

该表反映这一时期我国
A.国内军品采购偏重于从国外进口
B.国防工业从备战状态向和平经济转变
C.民营企业大量参与国内军品生产
D.国内军工企业迅速打开国际军火市场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国有化曾经对饱受30年代大危机磨难的英国公众有很大的吸引力,在战后历次执政中,把公有制视为党章灵魂的工党大力推行国有化以缩小贫富差别和阶级差别。国有公司数目不多,但拥有巨大的经济实力,垄断了全部的电力、煤炭、铁路、邮政、电信,控制了造船、飞机制造和钢铁业的大部分。1979年,国有企业产值占GDP的10.5%。同年,奉行货币主义经济政策的保守党领袖撒切尔首相上台后,开始国有企业改革。1980年,通过《竞争法》,取消国有企业垄断权。撒切尔政府推行三个阶段的私有化,先易后难,分步推进,使国有企业由垄断行业的“看管者”向市场经济中的“竞争者”过渡。

——摘编自侯珺然《试论英国的国有企业改革》等

材料二   1979年7月,国务院下达了《关于扩大国营工业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的若干规定》等5份文件,开启了国家层面的国有企业改革。

1987年第一季度,预算内工业企业成本比上年同期上升5%,亏损面增加40%,财政收入下降2.3%。这似乎是经济滑坡的预兆。1987年5月,国务院决定在全国普遍推广承包经营责任制。

1994年11月初,形成了以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议和《公司法》为依据的、并经国务院原则同意的《关于选择一批国有大中型企业进行现代企业制度试点的方案(草案)》。

——摘编自汪海波《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实践进程(1979—2003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二战后推行国有化政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英两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相同之处,并说明其改革目标的不同。
2020-04-17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三明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检测历史试题
8 . 我国“七五”计划规定五年计划是宏观上对经济活动进行管理、调节和控制的主要依据;“八五”计划对改革开放总体部署做出规定;“九五”计划事实上取消了对工农业产品生产下达计划。这说明
A.计划经济体制的废除B.经济体制从微观干预转向宏观管理
C.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D.计划和市场是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
2020-03-12更新 | 316次组卷 | 3卷引用:福建省莆田市高三2020年3月线上教学质量检测文综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978 年之前,中国建立了高度集中的、以行政管理为主的国家垄断外贸体制,中央直接管理少数的专业性贸易公司进行进出口。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开始给地方更多的外贸经营权,有外贸经营权的企业数有了明显的增加,实行指令性、指导性和市场调节相结合,以调动外贸企业的经营积极性。1988 年后,开始实行外贸企业的承包责任制,扩大外贸经营自主权,弱化行政管理,强化经济杠杆的作用。1991 年以后,对外贸体制进行比较系统的改革。实行外贸企业的自负盈亏:打破外贸专业化经营的界限,引进竞争机制,大量民营.企业进入外贸经营领域;注意发挥市场的作用,逐步减少指令性计划的商品范围;对部分外贸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革,组建了各种形式的股份制企业。

--佟家栋 《中国外贸体制改革探讨》


(1)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90年代我国外贸体制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90年代我国外贸体制改革的特点。
10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清末民初中央经济管理机构变革概况

机构       
商部清承明制,六部的户部、工部主管财经。1903年,清仿西政改制,增设商部,制商法,鼓励实业。
农工商部1906年,工部并入商部,改为农工商部,颁布了一批章程。另设邮传部,主管交通,户部改为度支部,仍管财政。
实业部1912年1月,南京临时政府设财政、实业、交通三部。由于存在时间短,除颁布一些政策法令外,具体业务还未开展。
农商部1912年3月,北京政府将实业部细分为农林、工商两部。1912年12月,又合并为农商部。期间广采西法,初步形成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经济法规体系。

                                                                                             ——摘编自虞和平《中国现代化历程》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民初中央经济管理机构变革反映出的社会经济特点,并分析上述变革对中国近代化历程的影响。

材料二   1982年开始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第一次政府机构改革的组成部分。经过改革,国务院工作部门由100个精简到61个, 人员编制从5.1万人减为3万人,各部委组成人员平均年龄由64岁降到60岁。这次改革是一次有益的探索,但没有触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没有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

2003年开始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是在加入世贸组织的大背景之下进行的,改革以调整机构设置、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为主要任务。例如: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改组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其任务是研究拟订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指导总体经济体制改革;新设立的“国资委”负责指导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重组,新组建的商务部负责推进流通体制改革。

——摘编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次政府机构改革》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1982年和2003年的国务院机构改革的中心内容的不同,并分别说明两次改革的作用。
2020-03-03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届福建省福州市第一中学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